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探析
2018-09-25申杰
申杰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也认识到了美术教育中创造能力的重要、创新教育的价值。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强调素质教育,推崇创新教育,学生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传统美术教育是围绕临摹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的结果是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模仿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了也要临出独特的个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明显的创造性,尤其在绘画创作中,恰恰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个性的绘画才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的源泉。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每一位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新能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具有美术学习的兴趣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一节设计应用课中,我让学生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把日常生活中丢弃的纸盒、瓦楞纸、旧电电线、易拉罐、快餐盒、蛋壳等收集起来,利用这些材料的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做成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学生开始想身边的事物。
二、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一个民主、自由、和谐、开放的教育氛围和环境。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绪是互为影响的。教师心平气和,学生则情绪自然,教者情绪饱满,学生则劲头十足。所以,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和绘画中遇到的困难。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学生在绘画时可站可坐,也可以小声哼着歌曲,不时大家做做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和听听学生们讲的笑话。在黑板上没有统一的构图要求和造型标准,老师只规定主题和提供一些创作中需要的简单造型参考。创作过程中不随意批评否定学生,消除其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特别是学生回答的答案不合理时,教师就不能用“不对”“太差”此类话扼杀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而要用勉励性的话委婉地说出“不对”之类的话,鼓励学生勇于发问,鼓励他们敢想敢猜,表扬他们点滴的思维成果,以激发他们探求结果的兴趣,达到标新立异。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想象是一种思维方式,想象是人在感知客观事物和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想象是美术的重要能力,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艺术构思,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造。如果没有想象,飞机也不会产生,电视机也不会存在,电报、电话也不会出现……总之,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是创造的阶梯。
儿童是最富于幻想的,地上的花草、树木、河流等,一切都会令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当然,由于学生的艺术秉赋、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不尽相同,他们在作画时可能会出现多样的表现方法,甚至有千奇百怪的想法,真实自然地流露在画面上,有时教师也难以理解。但这时,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学生不合常规的想法,或动辄以“异想天开”“白日做梦”“胡编乱造”等带有明显贬义的话训斥学生,那样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鼓励和启发他们自信地去画想画的东西,画他们感受最深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样,一种轻松自由的作画氛围就建立起来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学生的支持者、权威者,又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
四、通过竞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想教学生如何画、如何做,那么不但教师教得呆板,学生也学得无趣,课堂上自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得不到发挥。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欲望,那么怎样来提高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才能呢?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竞争的方法,给学生创设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做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大大地提高,并在比赛中促使自己不断进行创新。
在“圆形物”一课中,笔者就采用了添画比赛的方法,让学生在圆形内外添几笔画,使之成为另一个物像。结果,学生们添出了许多新的物像,有钟表、有太阳、有花朵、有杯子、有线球、有娃娃脸……通过比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整个课堂教学气氛也很活跃。类似的笔者还进行了三角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的添画比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赛不仅可以在个别学生之间开展,还可以进行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班级比赛。通过比赛,可以使学生正确积极地估价自己,并得到一个向别人学习的机会,还能增强他们的群体意识,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大胆地进行创新。
五、开辟美术的第二课堂
当前的美术教学缺乏创造力的培养功能,忽视生活经验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是又一原因。由于我們长期以来对美术的教学性质未能全面科学地把握,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导致美术越来越远离生活,成为天才儿童的象牙塔。美术一旦失去生活这一活水,创造力自然枯竭。因为美术创造依赖于充足的材料、一定的知识。学生必须把握好从美术教材中学到的系统基础知识,但把知识局限于教材,学生的视野将是狭窄的,很难有创造性的作品产生。因此我们要非常重视丰富的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如写生、绘画比赛、美术知识比赛等,使学生从多渠道汲取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
总之,创新能力是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必须把学生从狭小的空间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实现自己的创作欲望,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动脑动手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思维,使其素质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