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翻译难题的应对策略
2018-09-25夏晓华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学究竟难在哪里?如何有效应对?本文根据试验研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三大策略。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翻译难题应对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部分明确了高中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感受﹒ 鉴赏”目标是这样阐述的:“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按照2017年的考试说明,古文阅读仍然定位于“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并且仍然限于传记类文本,2014年全国新课标Ⅱ卷题型为考查单音节实词、断句、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翻译四个小题。2015年新课标Ⅱ卷、2016年新课标III卷则固定为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翻译题。也就是说,和2014年相比,古代文化常识判断取代了实词考查题。同为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2016年比2015年相比,考察的范围更广,也更细致。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备考过程中,必须要向教学内容的广度和作答的精度进行扩展。
然而事实上,我们在更集中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文言文的教学中,深感艰难:教师很努力,文言课堂却没有活力,教学效果也不佳,且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生过不了翻译关。
鉴于此,我们确定了把文言文教学中的翻译难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小组首先把附中教师的文言课堂教学现状作为研究的立足点,从微观的角度把握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与需求,探寻高中文言文教学更有效的模式,力争突破翻译难题,消除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隔阂感,让学生成为文言课堂的主人,从而实现文言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目前我校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模式比较固定,基本上采用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学生听和记的传统授课模式。我们通过对昭通学院附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为期一年半的研究,确立了与传统模式区别很大的文言教学新模式,主要采用独立自学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课堂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听教师翻译变为学生自己翻译,从而更有效地解决翻译难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三大策略:
策略一 獨立自学:解决基础问题
高中阶段,许多语文教师把文言文的预习工作放在课后,希望学生自觉完成。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有二:客观上,学生的课余确时间有限,当在其它书面作业和预习课文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选择预习课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其二,没有主观意愿,因为翻译的难度大,许多学生自然失了兴趣。因此,我们的第一个改变就是将文言文的预习(即初步学习)放在了课堂上,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通过朗读、查阅资料,结合注释,自己解决文中60-70%的文句的翻译。并把不会的勾画出来,放到课堂讨论环节中去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了时间的保障,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从实际效果来看,也能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即解决60-70%的文本翻译问题。
策略二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完成自学任务之后,进入文言文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合作学习。这个阶段主要有三个环节:首先,是组内交流,各自把自学阶段不会的字词和句子提出来,小组内共同解决;其次,小组把大家都不会的词句写出来,提交班级讨论解决;最后,全班一起解决翻译中的共同性问题。
在实验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学生在此阶段表现出来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估计和判断。绝大部分问题都能在这个阶段得以解决。
策略三 课堂检测:解决积累问题
文言教学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文言重点实虚词的积累。我们以为通过教师反复讲解就能帮助学生巩固,但是长期以来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在此次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把及时检测作为解决翻译难的一个策略,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调查学生,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因为主观上希望通过检测,学生在课堂上会更加认真。而客观上,通过对重点实虚词、句式、难句翻译的测试,进一步强化了记忆,自然也就提升了积累文言词汇的数量与质量。
毋庸置疑,文言文教材作为审美载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液,联结着中华儿女的心,是我们汉民族的文化之根。学习文言文就是要学习民族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呵护炎黄子孙圣洁的心灵和智慧的大脑,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因而文言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更深层面的意义: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的成熟。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通过课堂变革,通过有效的策略使学生逐渐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进而能自觉阅读一些经典文章,既可以提高我们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又能弥补审美主体的不足,进而帮助学生修身养性,提高个体做人与为文的品位。
作者简介:
夏晓华 云南昭通学院附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