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道德失范的类型成因及建构路径

2018-09-25于冬梅韩贝贝

神州·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道德失范计算机网络

于冬梅 韩贝贝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的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深入到中国社会内部,网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计算机网络促进了全球社会的虚拟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这种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的道德结构结构从集中化向分离化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出现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分析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类型,揭示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建构应对网络道德失范的路径,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道德失范;类型成因;建构路径

1.网络道德失范的内涵与种类

所谓网络道德失范,是指在网络信息生活中,由于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的缺失与混乱而产生的、有悖于现实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现象。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网络道德失范分为不同的类型。

1.1从网络传播角度分

1.1.1网站失范。表现为一些以网站为依托的网络论坛、个人或组织微博为提高关注度,夸大负面新闻,使用消极语言攻击争议事件中没有主见者,暴力事件中的当事人与理性者,将个别现象扩大化、典型化、普遍化,引发、扩散、升级事件的危害行为。

1.1.2即时通讯失范。表现为大量发送垃圾邮件,妨碍国内国外网众正常在线生活,造成国家国内国际形象的受损。

1.1.3搜索引擎失范。表现为了满足网民对信息的需求,网络信息被分为导航类、信息类和事务类等多种形式,但这些本源性信息被断章取义、以讹传讹后,引发诸多不良事件及其危害行为。

1.2从网络安全角度分

1.2.1网络利益冲突。表现为在某国政府的支持下,特殊的网民非法侵入他国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篡改、伪造数据或破坏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网络设备为目的,干扰其他国家网络系统运行。

1.2.2网络暴力事件。表现为有些网民将裸照、色情图片、淫秽视频等不健康信息上传到公共的网络平台,对他人造成严重威胁和伤害,从而引发犯罪的事件。

1.2.3信息伦理贫乏。主要指网络媒体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不顾社会责任,反复渲染未经核实的消息,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网络营销商和技术提供商为了获取高利润,无视职业伦理,非法使用各类商业信息的现象;黑客非法侵入、攻击或破坏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甚至传播病毒,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

1.3从网络心理角度分

1.3.1网络抑郁。表现为部分网民过度依赖网络空间提供的虚拟生活,导致出现焦虑、郁闷和压抑等状态,削弱其社会承受能力,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1.3.2网络排斥。表现为有些青年网民把网络角色与现实角色混同,难以明确承担起自己的角色责任;部分成年网民因害怕新事物,拒绝网络,对网络信息的价值盲目否认。

1.3.3网络成瘾。表现为网民对网络色情类信息、网络交往对象、网络交易产品、网络游戏等过度迷恋,危害其身心成长。

2.计算机网络道德失范原因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凸显的社会课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2.1网络主体因素

据报道,目前我国网民有6.6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8.8%。其中10-29岁的青少年占总网民数的55.2%。在网络人群中,青少年是网络道德失范的高发群体,这与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息息相关的。

2.1.1求知欲日趋旺盛。网络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但是,青少年仍处在“三观”形成时期,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对于网络中不良信息,缺乏正确判断,有的采取“拿来主义”,更有甚者,本能叛逆心理更倾向于接受负面信息,从而做出有违网络道德的举动。

2.1.2沉迷虚拟网络,实现心理需求平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少年面临多重压力,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和解决,他们就会越来越倾向于背离现实社会,寄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得到心理需求的平衡。

2.1.3自律意识淡薄,思想观念扭曲。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有些青少年摆脱了现实社会中诸多伦理道德的束缚,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

2.2网络自身因素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探析导致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时,不能忽视网络本身这一诱因。网络的开放性,使网民经常接触到国外的淫秽、邪恶、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网络的虚拟性使网民可以尽情地发泄个人情绪;网络的多元性,促使青少年价值观念多元化,易导致虚无主义、个人主义等。原有伦理道德体系中的某些内容已同网络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而相应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网络道德失范就会滋生。

2.3外部环境因素

所有的伦理道德失范,离开了现实的外部环境因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源。当前复杂的社会、学校、家庭等综合因素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各类价值观的激烈冲突,是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不容忽视的具体背景。

3.网络道德失范的建构路径

3.1健全網络法律法规

为规范网络行为,加大对网络犯罪打击力度,健全法律与法规显得十分必要。目前,世界各国都已开始重视网络立法工作,近年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对网络进行管理的法律与法规。笔者认为,国家还应加强执法力度,应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如此才能有力地防止或减少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发生。

3.2加强网络技术控制

基于网络的技术本性,充分发挥技术控制技术方式,规约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建构新型网络道德。人类依靠技术才能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创新是网络道德建构的基础。一是利用网络技术干预网络传播,二是利用网络技术维护网络安全,三是利用网络技术创新网络管理。

3.3优化网络空间

除了发挥网络技术的保障作用外,还要重视网上网下政治、社会、教育空间的创设,防范网络道德失范。一是加强网络问政建设,二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三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保证、疏导功能,可以积极调动网络成员的自我反思与自我管理。此外,以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构中国式的网络精神。

总之,只有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建设的的合力,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培养健康向上的网民。

参考文献:

[1]彭小兰,李 萍.网络道德失范的类型、特质及其应对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社版),2012,(5):65-66.

[2]邓 验,曾长秋.论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J].伦理学研究,2011,(1):122-123.

猜你喜欢

道德失范计算机网络
基于模式匹配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关于计算机网络存储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商业性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道德失范及原因研究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学术生态视角下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
休闲体育的道德失范及伦理救赎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