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贮藏期四种真菌病害的种类及综合防治的措施

2018-09-25石立航张雅奎吴凌娟

农家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调查马铃薯

石立航 张雅奎 吴凌娟

摘 要: 调查结果表明,贮藏期马铃薯主要有4种真菌病害分别为:干腐病(Fusarium spp.)、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

关键词: 马铃薯; 贮藏期;真菌病害; 调查

一、马铃薯贮藏期主要真菌病害

经调查分析马铃薯贮藏期间主要有四种真菌病害分别为马铃薯干腐病、马铃薯黑痣病、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

1.马铃薯干腐病(Fusarium spp)

马铃薯干腐病发生非常普遍,同时给马铃薯产业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巨大的。该病主要危害马铃薯贮藏期的薯块,严重时可导致整个薯窖腐烂。据报道在2003年4月上、中旬期间,从调查甘肃省定西县40余户农户家的贮窖可知平均病薯率为27.59%,其中88.5%为黑色干腐型病薯。而在加拿大和美国每年由干腐病所导致的马铃薯产量损失可达6%~25%,特别是在马铃薯的贮藏期侵染率可达60%以上,随着马铃薯市场的不断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鲜薯的贮藏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贮藏周期很长,加之贮藏设备的不完善,使得此病在马铃薯贮藏期的侵染速度非常快,造成加工、食用、种用的质量明显下降。

2.马铃薯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

马铃薯黑痣病又称茎基腐病、立枯丝核菌病、黑色粗皮病、丝核菌溃疡病,常以带菌土壤和种薯进行传播的病害。此病在1858年就有过报道,而在我国的台湾和广东分别在1922和1932年发现过此病,由于当时该病的危害不是很重,所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几年来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也随之扩大,连作问题普遍存在,这对于依靠土壤和种薯进行传播的病害来说,对病害的发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致使近几年来该病日趋加重,一般可使马铃薯减产15%左右,危害严重的可使全田毁灭,在贮藏期该病害的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危害薯块表面,所以严重降低了马铃薯的商品价值,同时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

3.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毁灭性病害,无论从危害程度、还是从防治难度以及对粮食安全所造成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小麦锈病和水稻稻瘟病,已被国际认定为第一大作物病害。晚疫病在19世纪中期大面积发生从而导致了震惊世界的爱尔兰大饥懂。晚疫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已经遍布全球。在中国马铃薯产地都有发生,西南地区较为严重,东北、华北与西北多雨潮湿的年份为害较重,如1950年大流行年,这些地区损失30%~50%。该病已成为马铃薯种植区的主要防治对象,病薯入窖后可作为初侵染源,来侵染其它健薯,使得病害逐渐加重,严重时可导致烂窖。

4.马铃薯早疫病 (Alternaria solani)

近几年随着贮藏病害种类的增多,马铃薯早疫病在贮藏期间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贮藏期块茎表面产生黑色或暗褐色近圆形的凹陷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淡褐色海绵状干腐。该病在华北地区近几年逐渐增加,当大面积发生时造成的危害不亚于晚疫病,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二、马铃薯贮藏期真菌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1.在马铃薯入窖前先把窖壁用清水喷湿,并把窖底和窖壁旧土铲除,晾晒通风7 d以上,同时用石灰水喷洒或用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也可用硫磺粉( 15 g·m-3)熏蒸 24 h。

2.薯块在入窖前先放在避光、通风、干燥处晾2d~5d,一定要防止雨水淋湿,并且严格淘汰烂、病、伤、破损薯, 除去附着在薯面的泥土, 促进薯皮伤口愈伤组织和木栓化的形成。

3.在装卸、搬运、入窖时要做到轻拿轻放,尽量避免从窖口直接倒入。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伤口的发生,进而降低了病害的侵染几率。

4.入窖前薯块要进行处理。目前在生产上推广和应用的药剂主要有两种:25%的咪鲜安(施保安)乳油500~1000 倍液喷雾,或用45%的噻菌灵(特克多)悬浮剂400~600 倍液,待药液充分晾干后再入窖贮藏。

5.窖内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严格控制窖内温湿度。值得注意的是贮藏容量不宜过大, 一般占窖内容积的 1/2 至 2/3 為宜, 薯堆高度一般不要高于1.5m,同时用玉米秆或麦秆扎成通气孔立放在薯堆内,通气孔要比薯堆高40㎝。

6.薯窖应根据马铃薯贮藏期间生理反应和气候环境变化由专人负责管理,薯块入窖后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管理:从入窖至11月底,块茎正处在预备休眠状态,放热多,呼吸旺盛,窖内温度较高。此阶段的管理应以降温散热为主,通气孔和窖口要经常打开,尽量通风散热使得窖内温度及时降低。随着外部温度逐渐下降,通气孔和窖口应改为白天大开放,夜间小开或关闭。如果窖温过高时,也可以倒堆散热,并剔除病烂薯块。从12月上旬至第二年二月末,此时正是严寒冬季,外部温度很低,块茎已进人深度休眠状态,散热量很少,呼吸微弱,易受冻害。此阶段的管理主要是保温防寒,对窖温要经常检查,要密封通气孔和窖门,必要时要在薯堆上盖草防冻吸湿。3~4月,外界温度逐渐升高,块茎已通过休眠期,窖温急剧上升易造成薯块的发芽。此阶段管理重点是保持窖内低温,且勿使逐渐升高的外部温度影响窖温,以免造成薯茎大量发芽。当白天避免开窖,若窖温过高时,可在夜间打开窖口通风降温,也可倒堆散热。

参考文献:

[1]何苏琴, 金秀琳,魏周全,等. 甘肃省定西地区马铃薯块茎干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3).

[2]曹春梅, 李文刚, 张建平, 等. 马铃薯黑痣病的研究现状[J]. 中国马铃薯, 2009, 23(3).

[3]宋伯符, 谢开云. CIP的全球晚疫病防治倡议与我国的参与[J]. 马铃薯杂志, 1997, 11(l): 51–55.

[4]马荣群, 宋正旭, 黄粤,等. 马铃薯早疫病菌 rDNA-ITS 区序列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 : 21-22.

猜你喜欢

调查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给马铃薯“开窗”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