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式”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科学领域教育能力
2018-09-25苏丹
苏丹
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之一,有利于促进幼儿科学认知的发展、科学素养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是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幼儿动手动脑和科学探索中充当着观察者、引导者、促进者、记录者的角色,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具有适应现代幼儿科学教育的科学意识、经验知识和教学能力。本文旨在探索通过科学教育“体验式”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科学领域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对幼儿科学教育的要求。
一、幼儿教师科学领域教育“体验式”培训的提出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培养及累积过程,幼儿科学教育已不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教师要更加注重启发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运用各种感官,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自主探究也交流合作,这就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目前多数幼儿教师对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有一定畏难情绪,原因不仅是教师自身缺乏丰富的基础科学知识和经验,并且科学领域教育能力和教学技能相对其他领域的教学来说不够擅长。比如,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幼儿自己动手去做就是探究,当幼儿提出问题或者寻求帮助时,容易直接告诉幼儿答案或者应该怎么做;有些教师在科学教育知道中容易陷入模式化和程序化的误区,使幼儿科学探究流于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一的科学教育,要求教师应深入了解幼儿感知、理解科学的特点,努力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要允许幼儿在反复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对科学现象进行语言概括,要让幼儿有相互交往、表达想法的机会,在“认知冲突”中,促进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得到提高。本文提出的“体验式”培训,就是要让教师亲自参与体验科学探究和动手过程,并尝试通过幼儿的“眼睛”去观察,通过幼儿的“双手”去探索,通过幼儿的“思维”去感知,体验过程是教师丰富自身科学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是理解幼儿科学兴趣培养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体验结束后,参与培训的教师相互分享交流体验感受和观察结果,进行交流探讨,认清教师和幼儿在科学教育和探究中应扮演的角色,总结归纳出教育教学原则和技巧,最终运用到实际的科学领域教学中,并且新的实际教学体验中不断总结提高,这样一来,相信幼儿教师在科学领域的教育能力会有实质性地提升。
二、幼儿教师科学领域教育“体验式”培训模式
(一)丰富科学知识经验
由于幼儿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和复杂,而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他们难以理解和发现事物间隐蔽的、间接的关系,而且幼儿具有好模仿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他们。因此在科学领域教育中,教师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他们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对于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活动材料的准备、科学活动过程的指导,对于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自主探究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通过“体验式”培训可以让幼儿教师了解科学教育的过程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发展智能、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在于培养幼儿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要激励、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总之,教师对科学教育的理解,对科学教育的态度,会影响到其科学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根据皮亚杰的有关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去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构建、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受到旧有教育意识的影响和教学计划及生活常规的限制,时常会不自觉地遏制幼儿的探究愿望,使得幼儿失去在实践中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的机会,不利于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体验式”培训,旨在让教师突破传统幼儿科学领域教学模式,重视探索过程,即过程重于结果。
“体验式”培训是充分利用幼儿科学实验活动室等,创设有利于科学探究场景,增强科学教育培训的实践性,让幼儿教师亲自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一方面满足学员实践学习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能够体验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幼儿自己“做”出来的科学比教师“讲”给他们的科学更容易让幼儿理解和学习,从而在课程设计和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中更能贴合幼儿认知、思维和行为特点,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环境和氛围,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最终让教师明白,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指导幼儿探索活动过程的引路人,应尊重幼儿的探索需求、科学发现和动手操作获得的结果,要鼓励幼儿勇于探索,要有方法让幼儿乐于探究,要善于在观察幼儿及幼儿的活动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
(三)教学实践反馈交流
“体验式”培训采取实践案例方式开展教学,一方面请参训教师体验幼儿角色,参与课程科学探究体验;另一方面,明确参训教师以教师身份做好实践案例总结、学习笔记、课堂体验、提交教学实践成果等任务,也就是参训教师要把握儿童思考、探索过程和教师引导、指导方式方法两条线。比如,以“秋天的落叶”为主题的实践案例教学培训,首先让教师观察秋天的院子里的落叶,并将采集的落叶带回培训课堂,分组开展讨论,对于落叶可以展开的科学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对于教师的引导方式方法提出相应的见解。培训结束后,幼儿教师回到所在幼儿园,以培训的内容为主题,在本班开展幼儿科学教育主题活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运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另一方面注意观察幼儿的实际表现,根据与幼儿一起探索的实际情况对自己预想中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并对教学过程进行5分钟的微课程錄制,作为培训课程作业,在下次培训课程前提交到班级群,课堂上采用案例学习和参与式讨论,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再反思,在培训结束时学员提交符合培训要求和本园幼儿特点的完整课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陈英.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3]何逸.在科学实验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05).
[4]陈赛华.以幼儿探究为中心 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6(05).
[5]夏芳.有效开展科学活动 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