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研讨

2018-09-25王福凤

农家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

王福凤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现代农业种植技术能有效的节约资源,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特别是有机农业的发展更是能极大的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就有机农业的种植土壤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就土壤培育和化验分析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有机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种植农业,它能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不利影响,在不危害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为大家提供健康的有机农业食品。但是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种植环境不同,它对土壤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有机农业的种植土壤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关于I类土壤的要求。所以探讨其中的培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机农业土壤的培肥途径

1.有机农业土壤培肥的基本要求。根据相应的种植标准,适合有机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比较具有自然肥力高、土质质量好、土壤层深厚等特点,且其壤的有机质应该控制在3%~5%之间,碱解氮>120mg/kg、速效磷>10mg/kg、速效钾>120mg/kg,水、热、肥、气等各个方面较为协调。因此这对有机农业的土壤培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扩大有机肥源,加大有机肥料的投入量。针对目前有机肥投入量稍有不足的情况,需要加大对有机肥的投入力度,特别要进一步的提升秸秆的肥料使用力度。有机农业是以有机肥为基础的农业,为了促进有机农作物的生长,必须扩大有机物肥料的来源,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有机农业作物的生长。

3.多元化的发展有机肥

(1)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生产量。绿肥是一种非常有效果的且能让土壤变得更加有营养的生物肥源,通过绿肥的种植不仅仅可为土壤开辟新的肥源,还能让土壤的有机物变得更丰富。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绿肥的种类其实很多,而且也特别容易栽培。所以,在選择绿肥的时候应该注重品种的多元化,将生物的多重生物功能发挥到极致,提高土壤的有机农作物的单位面积生产量。

(2)引入动植物性肥源。有机农业种植土壤的培肥方式还包括引入动植物肥源。例如,在作物秸秆焚烧之前可将其和动物新陈代谢的粪便结合,让动植物的有机肥源得到充分的腐熟。由于动物的粪尿中有包括氮、盐在内的化学物质成分,所以可对土壤的增肥起到非常不错的作用。这能让含有有机成分较少的土壤的有机成分增多。总之,动植物的结合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土壤培肥措施。

(3)矿物肥源。由于有机农业对土壤的有机成分要求比较多,故而需要在土壤培肥的时候注重多种培肥技术的使用。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需要对钾、磷、氮等进行合理调节。特别是要注重利用矿物质肥源来进行施肥。在大自然的影响下,矿物质里面的氮、磷、钾原料相当齐全且天然性较好。故而可利用矿物质来对土壤进行施肥。

(4)微生物肥源。微生物肥料通常是以细小的生物为基础,通过这些生物的全部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定的肥料源。有的时候微生物自身就可被加工分解为原料进而充当培肥作物;而有的时候需要以微生物降解的其他生物为原料,并加工成为肥料。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有机物的有效分解,提升农作物的存活率和产值面积。

(5)利用蚯蚓培肥地力。为了给土壤培肥,可在土壤中适当的增加蚯蚓的数量。通常情况下蚯蚓会吸收和消化掉土壤中的动植物杂碎,同时它还能让土壤变为更疏松,让外界的营养成分渗透到土壤中来,

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让原本土壤中没有得到完全分解的有机物质快速分解。的蚓也是含氮丰富的动物蛋白,分解之后为作物提供丰富的氮源,促进了作物的生长。

二、有机农业土壤的培肥技术

要对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增肥,除了拓宽其肥源外,还应该把握培肥技术。特别是科学合理的化验技术对农作物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1.根据有机肥的化验特性进行施肥。很多时候,有机肥中的化学物质和含量差别很大,而对于很多作物来说,大家对于营养物质成分的需求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在之前对有机肥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化验分析,找出不同含量对应的不同作物,这样就能因地制宜的做好施肥培肥工作。有机分为化验应该在专业的实验室进行,通过化验掌握作物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一般来说,作物生长中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的需要不同的肥料的。这些都必须通过分为分析和技术化验来提前得出科学结论和准备。

2.做好土壤性质的化验分析,进行合理施肥。土壤的特性会影响到有机农作物的成长,而且不同的土壤的特征也不同,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壤的水分、湿度、盐碱度、温度以及微生物含量可能都存在差异。为了解决这些差异性对作物成长造成的影响。首先要提取土壤的样本,并对其进行化验,通过化验来掌握土壤温度的高低、微生物含量的多少。如果发现土壤的活动力和有机物质较为匮乏,则需开展有机肥增肥工作,以此促进有机质的转换,让农作物吸收到更多的有机物营养成分;再比如对于相对湿润的土壤也需要摄入大量的有机肥,这样才能规避营养流失给作物造成的影响,进而为作物提供养分。

3.合理轮作、间作,提高土壤肥力。为了提升土壤的肥力,应该合理的做好作物的布局,通过合理的吸收来改善和维持土壤的肥力。例如,豆类植物的根瘤菌就可在一定的条件和形式下把空气中的氮气物质给转化为土壤所需要的氮源,当作物逐步成熟后,根瘤菌本身的氮源却还可以给土壤增肥。

4.合理耕作和灌溉。合理耕作能有效的改善土壤皮层,确保土壤可吸收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并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所以应该多疏松土壤层,让土壤中的水分、有机物质、肥料等相互磨合。继而保障根系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转换;此外,合理的灌溉也很有必要,这样能补充土壤中的水分,当水分足够的时候,才能促使土壤对有机肥的吸收。

三、结语

有机农业的土壤培肥是一种复杂的技术行为。培肥技术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有机农业的发展,需要树立平衡施肥的观念,合理的使用有机肥,把有机肥的特性和土壤的特性充分的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培肥方案,只有统筹规划,合理密植,才能使得有机农业得到高效的发展,农产品才能更优质、高产。

参考文献:

[1]王丽颖;于宏伟.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03).

[2]王丽颖.有机农业中允许使用哪些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02).

[3]武春梅.无公害蔬菜生产怎样施肥[J].河北农业科技.2017(19).

[4]王玉新;戴佩宏.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技术[J].农民科技培训.2017(07).

猜你喜欢

有机农业种植
中国有机农业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金融支持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中国农业需避免落入产业化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