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郯城木旋玩具:老手艺“旋”出多彩童趣

2018-09-25晋华

百姓生活 2018年9期
关键词:郯城棒槌技艺

晋华

在我国,用木材制作玩具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至明清时期,木制玩具的制作技艺不断提高,各种木制玩具在造型、色彩和制作工艺上日趋成熟。其中的木旋玩具,曾经陪伴一代代人度过童年,给无数儿童带来乐趣。山东省郯城县港上镇樊埝村就是闻名遐迩的“木旋玩具之乡”,这里的木旋玩具制作工艺已有600多年历史。2014年11月,郯城木旋玩具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郯城木旋玩具技艺的创始人和他的第15代传人

出生于1950年的樊继美,是郯城木旋玩具的第15代传承人。樊继美的祖先樊木是木旋玩具的创始人。相传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8),江苏省赣榆县的小伙樊木,为讨生活携全家老小来到山东郯城县沂河岸边落户。樊木自幼学习祖传木工手艺,是一名身怀绝技的木匠。樊木夫妇共育有9个孩子,为了哄孩子玩,樊木用木头制作了能发出声响的玩具,没想到乡邻的孩子们也竞相讨要。心灵手巧的樊木,根据手拉皮带使钻头转动的原理,制成了简易旋车,提高了玩具制作的效率,并逐渐摸索出一套制作木旋玩具的技艺。

后来,樊木把这门技艺传给子女,从此樊氏子孙,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制作木旋玩具售卖。木旋玩具制作手艺,成了樊氏家族一项养家糊口的技能,也成为一种宝贵的民间艺术。樊木当年落户的地方,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樊埝村。

樊继美从六七岁时就跟着爷爷、父亲学做木旋玩具。他1970年应征入伍,1977年从部队退伍后,回家继续做木旋玩具。这个时期樊埝村制作木旋玩具,都是家庭式的手工作坊,主要生产哗啦棒槌、燕车、高低棒人等,产量并不大。改革开放后,郯城木旋玩具这一民间文化遗产受到当地政府重视。1985年,由樊继美牵头,樊埝村成立了“木旋制品研究开发中心”,专门研发木旋制品。后来,樊继美又被请到新成立的郯城工艺礼品厂担任厂长。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樊继美的带领下,郯城工艺礼品厂研发出自动的“旋车”机器,使木旋玩具由手工制作向机器生产转变,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与此同时,樊继美发现原来使用的颜料质量太差,拿在手里把玩时,颜色会粘在手上。经过试验,他改为用油漆来上色,这样颜色既亮丽,又不会掉色,保存的时间也长,使木旋玩具得到更多人的欢迎。

家家旋车响,户户彩绘忙。生产工具的改进,使樊埝村的木旋玩具进入生产高峰时期,郯城木旋玩具的名气越传越远,经常有国内外的客户拿着样本到厂里让他们加工。1987年,美国一家叫一美的工艺品公司,送来一件“胡桃武士”的样品订货。樊继美连夜攻关,做出了第一个“中西合璧”的木旋“胡桃人”,客商非常满意,大批订单随之而来。在1985年至1989年间,又陆续有几家美国工艺品公司,慕名前来定制木旋玩具。樊埝村的木旋玩具生产,进入鼎盛时期。

精妙有趣的木旋玩具

郯城木旋玩具以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木材为原料,每一件木旋玩具的制作过程都要经过备料、风干、下料、车型、披灰、砂光、上色、打眼和组装9道工序。先是在旋车上把木头旋成各种毛坯,做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毛坯。毛坯做好后,就开始上颜色了,首先是打底也叫“上粉子”,即在木头表面涂一层滑石粉跟水、胶混合的粉子,待晾干后再在上面上颜色。传统的木旋玩具常用的颜色为桃红、草绿、艳黄等艳丽的颜色,根据不同类型玩具绘以各种花卉、动物等纹样。颜色和图案都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上好颜色,再放到太阳下晾干,然后进入后面的打眼、组装环节。

樊埝村生产的木旋玩具主要有:高低木棒人、哗啦棒槌、虎头棒槌、老和尚打鼓车、手推燕车、青龙刀、梅花枪、花篮、宝剑等。

老和尚打鼓车是由车、木头人、鼓3部分组成。车轮转动,就会带动车轮两边的铁丝拉动木头人手上的小铁片一张一合不停地拍打,小鼓也跟着不停敲打。手推燕车由车和木头燕子组成,原理与老和尚打鼓车相同,车轮转动就会带动燕子双翅扇动,从而带动燕车上的小鼓打出“咚咚”响声。哗啦棒槌的造型多样,粗细大小完全由旋木艺人根据木料来决定,将棒槌里面掏空填入沙子或是粮食类,儿童拿着一摇晃就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这些小小的木旋玩具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玩具所表现的主题多与民间传说有关。据樊继美介绍,高低棒人的原型是郯国国君与王后。郯国国君郯子仁爱亲民,在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高低棒人就是郯子与王后的平民化身。哗啦棒槌源于东海孝女的故事,传说当年于公手摇葫芦做的棒槌进京告状,终使孝女冤案昭雪。而燕车与老和尚打鼓车则与孙膑、庞涓马陵古道上斗智有关。

樊埝村的百姓通过制作和销售木旋玩具,改善了生活、传播了文化,给儿童们带来了欢乐。“樊家埝,靠沂河,家家户户做耍货。耍货虽然无大用,娃娃拿着笑呵呵……”这首流行于樊埝村一带的歌谣,是木旋玩具融入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老手艺的创新与发展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电动玩具大量进入市场,郯城木旋玩具受到了冲击,市场严重萎缩,工艺礼品厂渐渐走入困境,樊继美无奈离开了厂子。回家后,不甘心放弃的樊继美又开始筹备生产木旋玩具,他说:“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木旋玩具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的工艺跟不上时代步伐了,必须改进技术,创新品种,让木旋重新回到玩具市场。”他设计了一些如京剧脸谱、木偶人、西游记人物等现代样式的木旋玩具,颇受市场欢迎。

2002年6月,一个做外贸生意的商人来到樊埝村,要做500个木制日本娃娃。村里没人敢接这个活,因为日本娃娃谁也没做过。樊继美却迎难而上,接下了这个单子。他把自己关在家里琢磨了一个星期,终于把日本娃娃做得像模像样。这笔订单的顺利完成,把樊继美的思路打开了。后来,他针对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在颜色上进行了改造,使用中国人喜欢的喜庆色彩,并给每个娃娃加了中国结。改造后的日本娃娃造型时尚,在旅游景点卖得非常好。接着,他根据这个原型又创新了几十款玩具投放市场,款款都热销。

“传统的东西,不加以创新,市场上老卖一种,老百姓也不喜欢。”尝到甜头的樊继美把眼光盯在了传统产品与时尚元素结合的创新开发上。2003年,樊继美带着自己设计的木旋玩具参加青岛啤酒节,结果他创新研制的玩具被抢购一空。在挖掘保护老产品的基础上,樊继美不断创新,使木旋制品销往日本、德国、美国、韩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樊埝村,木制陀螺是每家每户必做的一个传统产品,每年的生产量达到一两百万只。为了传承和发展木旋玩具这门古老的技艺,樊继美在村里创办了“郯城木旋玩具传习所”,带领樊埝村的艺人们不断开發新品种,使这一古老的技艺历久弥新。他们生产的木旋玩具精巧别致,图案新颖,色彩艳丽,形象逼真,乡土气息浓郁,深受国内外专家和消费者的好评。樊继美也因技艺精湛,在2010年济南举行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荣膺“传承人展示奖”。他制作的《西游记系列》《民间人物系列》等玩具作品,不但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赛中获奖,还被中国美术馆、台湾中华艺术馆、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收藏。山东建筑大学还特聘樊继美为客座教授,并授予聘书,使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了大学校园。

在樊继美的带领下,樊埝村600多户村民,家家都有自己的创新产品。靠着创新产品,使木旋玩具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迎来了新的春天。

猜你喜欢

郯城棒槌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邹汉珍十二生肖作品展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棒槌花边的传承与发展
My Mother Taught Me About……
郯城县渔业养殖现状分析及对策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山东郯城:多肉种植成花卉苗木产业“新宠”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2种模式下2001—2016年郯城主要粮食作物气象适宜度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