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2018-09-25李海珀

农家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栽种玉米管理

李海珀

摘 要:玉米的种植具有一定的特点,即种植的范围比较广,同时种植技术实现了提升。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对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种植技术实现产量的提升。选择良种、对土地进行精耕、在适合的时间进行重视等措施都能实现产量的提升。本文阐述了玉米种植技术的提升和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关键词:玉米;栽种;管理

现代技术水平的提升使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开始在农业中使用,这大大促进了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提升更新,同时实现了产量的增加。此外,一些新兴的栽培技术也开始相继出现。玉米具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是病虫害是影响其产量的关键因素,必须重视对其防治。

一、玉米栽培新技术分析

1.耕地的翻整

在玉米的种植中,精耕细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细致的翻整,应该依据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翻整,避免造成一定养分和水分的流失。在当前的农村种植中已经开始使用机械耕地。整地的合理性不仅能够保证玉米的出芽率,同时还能保证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2.种子的处理

不同的土地、气候和土壤所选择的品种也是不同的,应该结合这些条件进行玉米品种的选择。在种植之前,需要对种植进行一定的处理,如进行浸泡、搅拌和晾晒等,这样做不仅能够实现提升种子抵抗力的目的,同时能够保证出芽率。可以依据实际的情况对搅拌的药剂进行适当的更换。另外,浸泡和晾晒的时间必须进行控制,对种子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能够保证种子免收病虫害的侵袭,同时提升出芽率。

3.播种策略

播种时间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地区气温不同,播种的时间也不同,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选择适合的播种时间。在一般的情况下,北方地区主要在五月份进行播种。此外,在播种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种植的密度进行控制,目的是为了保证水分和养分能够充分的吸收。在一般的情况下,种植的密度以30厘米比较适合。

4.水肥管理

在玉米的后期管理中应该重视施肥和灌溉,为其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施肥的话,氮磷钾肥是比较常使用的肥料,在进行施肥之前,种植者应该结合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肥料的选择,同时注意对施肥量进行控制,氮磷钾的比例需要调整好。在玉米生长的前期阶段需要施氮肥和磷肥,主要是为了提升营养的,进而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二、玉米病虫害防治策略

1.病害防治

为了提升防治病虫害的效率,应该对影响玉米的各种害虫进行明确的了解。只有明确了具体的害虫种类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在北方地区,纹枯病、黑粉病以及小斑病是比较常见的病害。其中,纹枯病不仅常见,同时对玉米的生长影响比较大,一旦发病的话可能造成玉米植株的死亡,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该种疾病主要是影响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阻碍其生长。一旦发现该种疾病的话应该进行及时防治措施,可以进行药物的喷晒。黑粉病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黑粉菌,对种子进行处理是预防该种疾病的重要手段。对种子进行处理的话,可以选择粉绣宁,将种子放入其中进行搅拌。此外,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种子的选择,可以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实现发病率的降低。此外,还应该对耕地进行细致的处理,对上一年度的秸秆进行及时的清除,只有田间环境改善了之后才能保证玉米种植环境的良好,这也是减少病害发生的措施之一。在夏季七月和八月的时候,玉米小斑病呈现爆发性的趋势,该时期气温比较高和潮湿,其发病的概率也大大提升,通过选择良种的方式是预防该种疾病的重要措施。另外,田间管理是也是预防病害的手段,因为良好的通风和排水能够阻止病害的传播。

2.玉米虫害的防治

玉米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还有虫害,因此必须重视对虫害的防治,不同的虫害进行治理的方式是不同的,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手段进行预防,实现玉米质量的提升。在玉米虫害中,玉米螟和玉米蚜是主要的害虫,其中,玉米螟比较小,不容易被发现,其颜色是褐色,其主要寄存在玉米的植株上面,之后再进入到玉米的体内,对玉米的穗进行破坏。对该种虫害进行防治的药物有辛硫,将药品放入玉米植株中,此时需要对药物的用量进行控制。另外,还可以将该种药物制作成乳剂,对发病的部位进行喷晒。玉米蚜虫主要集中在玉米的植株上,危害很大。同时该种病害的繁殖速度比较快,如果一旦发生不采取措施的话将会出现大面积的虫害。瓢虫是玉米螟的天敌,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式进行治疗。此外,还可以采取敌敌畏等化学药剂进行喷晒。

三、结语

综合上面的闡述可以知道,玉米栽培技术的创新和机械生产在农业种植的使用能够大大提升种植的效率,同时还能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不断研制新技术,同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玉米的抗病害能力,促进玉米产量提升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冠.玉米偏垄通透栽培密度对比试验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

[2]陈国平 , 王立春 , 赵明 . 近年我国玉米超高产田的分布、产量构成及关键技术 [J]. 作物学报 ,2012(1).

猜你喜欢

栽种玉米管理
不同栽种密度对香港四照花生长的影响
收玉米啦!
惊蛰吟
我的玉米送给你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咖喱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