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栽培技术推广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018-09-25颜翠
颜翠
摘 要:更先进、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栽培技术,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一项新的栽培技术,在技术推广阶段面临着重重难题。本文基于栽培技术推广的角度,探讨如何创新技术推广,以此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希望对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栽培技术;技术推广;现代农业;农业生产;农作物
全国的栽培技术推广部门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不断创新栽培技术推广,由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这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农作物缺乏突破性品种;第二、缺乏农作物防治病虫害有效措施;第三、栽培技术推广的条件建设不够完善;第四、缺乏开展栽培技术创新的必要手段,对于旱坡和丘陵的作物栽培地区,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等。
一、栽培技术推广面临的农业生产格局与形势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颁布,为农业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解决了技术推广存在的体制等深层次问题。根据此法律的颁布,各级政府也愈加重视农业栽培技术的推广,认识到栽培技术推广对于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技术推广的经费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难题。
1.城镇化、工业化约束了耕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截至2017年底,我国耕地保有量为20.23亿亩,相比于2010年耕地18.18亿亩的耕地保有量,增加了2亿亩。但不可忽视的是,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我国人口已达到13.83亿人逼近14亿人大关,对于农业资源的利用持续减少,同时对粮食以及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
除了耕地資源,我国还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由于水资源的缺乏进一步制约了农业生产。由于部分地区缺乏农业用水,使得农业生产呈现干旱与水土流失问题交错发生。在突破性栽培技术较少的背景下,只能通过多项技术集成配套,尽最大可能提升单产潜力。但是,在没有革命性栽培技术的前提下,在我国高基数、高起点的农业生产起点上,单产水平难以提高。
2.农业劳动力转移趋势明显。相比于传统的农业生产的低产出和高强度劳动,农村的劳动力更愿意到城市去就业,由此呈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的趋势,2017年农村劳动力人口达到1.79亿人,同比增长1.80%,留在农村的务农劳动人口平均年龄超过45岁。这样的务农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年龄结构,其劳动能力和技术素质偏低,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问题,使栽培技术推广向技术轻简化水平的方向转变,同时更加注重栽培技术的机械化、信息化,从改进品种、改进栽种方式促进农业产出水平提高。
3.农业生产格局发生巨大改变。我国农业生产从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方向转变,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种粮大户有68.2万个,这些种粮大户占全国农户数量的0.2%,前者粮食产量达7.46千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12.7%。栽培技术的推广应根据农业格局和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技术推广方案。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根据他们的生产需要和服务诉求,提出贴合他们农业生产情况的技术方案,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创新栽培技术推广的对策
1.解决关键栽培技术瓶颈。在玉米各主产区推广试种1~3个新品种,这些试种的玉米应贴合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并且玉米机械化采收水平必须达到50%。对于水稻也采用过这种推广模式,在双季稻主产区推广1~2套高效技术模式,且保证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得到50%。其他作物,如土豆、油菜、花生、甘蔗等都采用这种推广模式,通过试种,培育起一批优质的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农作物品种,以此替代部分进口品种。
预计到2020年,规范化播种技术推广,小麦种植面积为2.5亿亩,水稻插秧面积1.5亿亩,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1亿亩,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推广达3千万亩。除了提高以上农作物的先进栽培技术推广面积外,还要提高农作物的单产能力。预计到2020年,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菜、棉花、蔬菜亩产产量分别达550kg、500kg、2000kg、150kg、110kg、2500kg、6t。
2.创新机械化栽培技术推广。现代农业建设不仅是要改进农作物品种,使其单产能力提高;还要选用更加高效的栽培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因此推广栽培技术,本质上说就是淘汰落后的农艺措施,以机械化生产替代传统农业生产低效的生产手段。
推广容易实现的机械化生产栽培技术成果,首先是推广抗病性强、成熟期短、更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品种。以玉米为例,要确保玉米栽培垄距、行距指标适配所推广的机械化栽培技术,同时要提高技术对玉米种植的采收效率;油菜栽培需要经过开沟、免耕、松土、施肥、播种等环节,根据这些栽培需求集成一体化的播种技术,调整间作套种的行间距、幅宽指标。
上文提到农村的劳动力人口减少,并且务农人口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所以推广的栽培技术应具有轻简化的特征,通过技术简化栽培管理、合并田间作业程序,促进农业生产高效、低成本、省时省力。推广轻简化农作物品种,以此适应轻耕机的栽种、采收需要;推广少免耕、少花费、少中耕的栽培技术,以此减少上述环节的人工操作,简化田间管理;推广的技术,要尽可能满足合并田间作业工序的要求;推广的技术应适应多种不同耕地类型、气候条件、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中小型作物采收机械。
3.增强技术创新意识。栽培技术推广不仅是让先进农业机械、栽培技术用于农业生产中,还需要在这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栽培技术。各级栽培技术推广部门要提高对创新栽培技术的认识,强化各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将技术创新作为衡量推广工作的重要指标。要强化推广人员对于最新农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认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激发技术创新内在动力。
不仅要加强与科研单位、技术机构、农机企业等单位的联系,随时了解到最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理论动态,同时也要跟踪农业生产实践,从中发现实践技术创新点,并对实践经验进行结语,从中提取有益经验进行推广。
三、结语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和农业生产格局的重大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对于栽培技术推广,也要做出适当的改变。本文介绍了解决关键栽培技术瓶颈、创新推广机械化栽培技术、增强技术创新意识三种对策,以此促进栽培技术推广创新,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岚.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策略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20):193.
[2]袁志全.杂交水稻稳穗攻实粒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