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诗句”考查特色题型全景透视
2018-09-25王广清
2017年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提出从2017年开始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着力全面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文化、艺术、审美等各环节,贯穿于基础教育等各领域。就基础教育而言,这与当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不谋而合。其实,近几年高考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自主命题卷都呈现出回归传统文化的新常态。其中,以诗句为载体的特色题就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那么,这一题型有哪些可能的命题视角呢?
一、考查用诗句概括社会现象的能力
[2017年高考北京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析:本题既考查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又考查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从原文出发,理解题干所说的“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的含义,然后分析所给诗句的含义,仔细对比,不难推断。A强调的是乐曲的典雅,B强调成名前的默默求索,C是对友人的劝慰,只有D符合题干要求。
二、考查诗句与漫画情境的吻合
[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解析:准确地说,这实际上不是漫画,而是唐诗写意画。同学们必须仔细审视画中的人物及景物与原诗意象的呼应。该画中有杨柳树,树上有黄莺,且遇人而不飞,说明与人相识了;树在江边,江边有船,人正撑篙;岸上有两人往船的方向走去,一前一后,后面人手提肩背,样子是送行,由此可推断答案为D。
三、考查诗句与语境的衔接
[2017年高考山东卷]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國,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A.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
解析:本题是一道新题型,将对诗句的理解渗透到文段阅读和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能力的考查中,重点突出对语言表达连贯、准确能力的考查。“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春郊》,意思是东风是最称职的报春使者,逢着花草都催促它们发芽萌生。“万柄莲香一枕山”出自宋代韩琦的《北塘避暑》,写的是盛夏时节,莲花盛开的景象。“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而“只恨春归我未归”从陈述对象的一致性角度来说也不统一,故选C。
四、在阅读中考查审美鉴赏能力
[2017年高考山东卷]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题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解析: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之一,本题需要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运用文章里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选项中的问题。D项,“只属于青山的”错。文章第三段说“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第四段也有明确说明,此时应是物我合一,物中有我,我中有物。
五、根据诗句描写场景
[2017年高考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解析:解答本题要明确题干要求,即要运用第三人称,要有心理描写,在描写过程中结合诗句中的各个意象展开,这需要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多运用修辞,使语言生动、表现力强。同时要注意,不管什么描写,都要有一个主题,本题场景表现的主题是“他”仿佛回到了童年。
答案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六、考查所引诗句与语境的切合
[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解析:A项诗句表达的是时光流逝、人事变迁;B项诗句表达的是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C项诗句表达的是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D项诗句是残春,暮春,并不是“初春”,这是李煜的诗词,表达的是对江南故土的思念,此项后面所表达的意思是正确的,可以作为引用者表达对江南情思的引句。故答案为D。
七、考查诗句蕴含的理趣与故事的切合
[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
相传,古希臘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便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如何鉴别真假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解析: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也是语文教学着力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首先,要读懂材料的核心内涵,这则故事强调由于偶然而寻得了苦思不得的答案,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的一项,A项重在求索过程中执著的信念,与材料核心主旨不符,故选A。
八、考查诗句中运用的修辞
[2015年高考江苏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解析:比拟即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A、C、D三句分别将东风、芍药、蔷薇、南风拟人化,这容易辨别。B句有点难度,难在同学们对“见”与“闻”的主体到底是“谁”,容易混淆,如误解为“浮萍”与“小艇”,则此句就会被判为拟人句;其实联系上下句,“见”与“闻”的主体应为船上的人,因而此句不存在比拟修辞手法。答案为B。
九、考查诗句的对仗
[2014年高考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解析: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结构相同(主谓、动宾、定中等)可知:“墙头”可与“水面”和“楼上”(名词性偏正结构短语)相对,“雨细”只能与“风回”(主谓结构)对仗,故选A。
十、考查诗句联姻
有一次,唐代诗人韦蟾在宴席上即兴楚辞两句“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请座上宾客续成完诗。假如你在现场,请选出能够与之联姻的最佳诗句( )
A.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C.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
D.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解析:韦蟾集“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宋玉《九辩》)二句集成联语,送别情意俱在言中,犹如浑然天成。A出自南北朝诗人庾信的《春赋》,描写统治阶级春游时的狂欢极乐,与上两句意境显然不协调;B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与上两句意境显然也不协调;C出自宋代王令的《瀹瀹》,“桃李东风”“杨花自在”,是暖色调的风景,与“悲莫悲兮生别离”相左;D“武昌”、“新柳”、“杨花”,不仅点明时间、地点、环境,而且渲染气氛,以杨柳写离情,使不尽之意,复见于言外,而“杨花扑面飞”,境界独到,简直把景写活了。故选D。
十一、考查诗句的年代
下列书法作品肯定属于伪作的是( )
A.颜真卿手书: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赵孟頫手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王羲之手书: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D.董其昌手书: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析:本题间接考查名句作者所属年代,选C。A诗句出自三国曹植《白马诗》,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大家;B诗句出自宋代陆游《示儿》,赵孟頫是元代书法大家;C诗句出自唐代李商隐《锦瑟》,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大家,显然不可能书写;D董其昌是明代书法大家,诗句出自元代王冕《墨梅》。
十二、考查诗句与节令的对应
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②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③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①中秋 ②除夕 ③端午 ④元宵
B.①中秋 ②元宵 ③重阳 ④七夕
C.①重阳 ②七夕 ③端午 ④元宵
D.①重阳 ②除夕 ③元宵 ④中秋
解析:文化理解与传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本题要抓住诗句中涉及的重要意象及民俗活动来推断。各诗分别为:①(唐)王缙《九日作》;②(唐)罗隐《七夕》;③(宋)梅尧臣《五月五日》;④(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从诗中所描述的相关传统民俗活动不难推断答案为C。
十三、考查诗句中隐含的文化常識
下列对诗句所涉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三春”是指正月孟春、二月仲春和三月季春。
B.“三尺青锋怀天下,一骑白马开吴疆”,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帛绢上,故“三尺”常成为“法律”的代称。
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古代常用来做传书的信使。
D.“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里“梅花”指《梅花落》歌曲。
解析:文化常识是近年来考查的热点。B项“三尺”有多个含义:①纸发明以前,法律条文刻在三尺竹简上,故而“三尺”又指代法律,如“胆大泼天,目无三尺”“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又引申为法则、准绳,如:“近沉寧庵吏部后起,独恪守词家三尺”(明沈德符《野获编·诗曲·填词名手》)。②指剑:如“三尺青锋”“手提三尺定山河”“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汉书·高祖本纪》)。③指小儿,如“三尺童子”“最愁人一捻娇姿,更难抛三尺啼哇”(明陈汝元《金莲记·捷报》)。④士人指称自己,如“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唐王勃《滕王阁序》。本句显然指剑。
十四、以诗句含义来立意作文
[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命题人提供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等六个名句,要求同学们据此抒写自己的感触与思考。这些取自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包含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直面困难、勇于担当、自我内省等丰富内涵,六句并列,暗含一部中华人文简史,涉及个人“小我”及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历久弥新,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传承。
总之,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将会成为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核心立意,同学们必须熟悉往年相关“母题”,与此同时,还要有前瞻意识,如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广清,江苏省兴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