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化天下 文化孕根魂

2018-09-25孙小强杨博

中国德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韩城司马迁校园

孙小强 杨博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在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立足厚重校园文化,营造优质育人环境

人的认知来源于对环境的观察和体验。在与环境的信息交换中,个体才得以不断成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们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可见,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人格养成和行为习惯培养至关重要。为此,象山中学立足于文化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书香校园、绿色校园、文化校园。

(一)创建书香校园

学校设立校史档案馆,传承光荣革命传统与深厚历史文化。设立名人苑,望眼便是先辈校长校友的题字篆刻,以教育后学,传承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永不言弃之精神。设立图书馆、阅览室,使学生有书可读,有地可去。班级设立读书角、开设阅读课,学生互相交流,以出新知。学校努力创设—种“处处有书读、人人爱读书”的良好读书氛围,让书香滋润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行。

(二)创建绿色校园

春季百花开,漫步校园,鸟语花香,春意萌动;夏季绿意浓,林荫道畔,三两学生,书声琅琅;秋季落红美,银杏作毯,叶落归根,护花如故;冬季万物寂,松柏长青,岁寒犹存,警醒众人。四季风光四时存,四方学子四面赏。学校还鼓励学生对班级、宿舍进行绿化和美化,一盆盆绿植或置于教室内外,或置于宿舍案头,无声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学生对班级和宿舍的绿植进行自主管理和养护,在养护的过程中,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生命多了一份理解和珍惜。

(三)创建文化校园

象山中学现代化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完善。学校建有标准化塑胶运动场、校园广播电视台、荣誉室、宣传橱窗、LEDE示屏、文化长廊、名人园等,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橱窗、宣传板、黑板报等校园宣传阵地传播传统文化。置身校园,醒目的励志标语、名人名言随处可见;走进教室,墙壁文化、黑板文化入眼入心。

学校积极开拓思路,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创建文化校园。从韩城锣鼓到韩城秧歌、从剪纸到书法、从《史记》讲座到孔子论坛,不一而足。同时,充分抓住各种传统节日习俗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进而热爱传统文化。为了使文化真正融入每一个学生内心,学校努力促进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綠意盎然、整洁大方的教室展示着班级静态文化,学生在优雅的环境里接受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富有特色的班名、具有指导性的班级理念、充满正能量的班训、班级誓言,将学生牢牢凝聚在一起。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每个学生展示自己、锻炼能力、发展个性、发挥创造力的过程。学校还积极开展经典诗文朗诵或励志演讲,让学生进行心灵碰撞、思想交流、情感共享,在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中坚定信念,健康成长。

二、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校园特色活动

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可以丰富学生的成长体验。将传统文化与系列特色活动有效结合,可切实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树立崇高理想。为此,象山中学立足学校实际,依托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特色活动。

(一)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

象山中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每年的四、五月举办,有“道德大讲堂”“教师大讲堂”“诵读经典,体物明德”朗诵比赛、大型读书知识竞赛、“宏词论道,辩理明德”辩论赛、话剧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天地大舞台、舞台小世界。校园文化艺术节上三个小时左右的文艺汇报演出,歌曲、舞蹈、学生自编自导的话剧、小品、相声,充分显示出传统文化就在身边、就在师生心中。

(二)参加传统文化交流活动

我们采用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引进来”,学校积极邀请专家名家来校座谈,“优秀家风家训进校园”“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国家课题组来校研讨,开展传统成人礼仪式讲座等等;“走出去”,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汉字拼写大赛、传统文化相关作文大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一系列特色活动立足于传统文化,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让文化内化于心,成为他们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精神源泉。

三、结合深厚地域文化,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韩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荟萃,有“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8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11处,如司马迁祠墓、党家村古民居、文庙、城隍庙、梁带村遗址等。基于此,学校充分利用地域历史文化,改革教学方式,研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以史育人、以文化人。

(一)历史文化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

韩城享有“小北京”之称,明清四合院民居建筑保存完整,尤以党家村最为典型,被国内外专家赞誉为“世界民居之瑰宝”“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具有1,500年历史的韩城古城,依塬环山,面水而建,大小72道街巷,纵横交错,城内庙、寺、观、坊、台,星罗棋布,是全国有名的六大古城之一。老城小巷道的楹联牌匾,彰显着祖先的荣耀。

学校把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结合新课改精神,在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引导学生从司马迁的生平开始,到《史记》的内容、《史记》的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交流,探讨研修。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或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历史剧《司马迁与李陵之祸》,或填词赋诗作文评述司马迁精神,或以《史记》蕴含的成语故事为线索,穿插历史文化常识,形式多样、精彩纷呈。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小组合作成果展示,了解司马迁生平,感悟司马迁精神之真谛。在历史、美术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中国建筑基本知识,深入了解元以后的建筑特点和精华,结合北京四合院相关建筑资料,熟悉“世界民居瑰宝”党家村的建筑文化和成就等,让学生感悟中国古建和传统民居的恢弘之美与文化内涵。

(二)实施校外“行读课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定期举办“行读华夏,人文韩城”的研学旅行活动,作为校外行读课程来开展,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最广阔的文化天地去。每学期,组织学生行读古城景区、党家村、司马迁文史公园、梁带村博物馆、临潼兵马俑、临潼华清池等人文景观,体物察情。学生在行中学、学中研、研中思,与历史碰撞,与文化同行。

校外行读课程在校内课程之后,此时学生已积累了司马迁与《史记》相关的文史知识,在心中描绘了司马迁之生平,体悟了司马迁之精神,为行读奠定了基础。实地考察中,学生或采访过路行人对于《史记》与司马迁的了解,或绘画以录,或作文以载,或从自己角度拍摄纪录片,或争当人文景点小小解说员、志愿者,在体物察情中塑造人文之魂。研读结束,孩子们意犹未尽,兴致勃勃地展开交流研讨活动。通过研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研发德育校本课程

一系列的德育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对本地悠久厚重历史文化的强烈兴趣、增强了学生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意识,更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们都认真将活动介绍、活动过程、收获体验等写进材料里,日积月累,形成了《史记韩城、风追司马》《韩城名胜、古迹探寻》《韩城元代建筑初探》等校本德育教材,为后续德育活动的开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象山中学始终坚持“为老师与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育人,为培养具有“爱国情怀、文明素养、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个性特长、健康体魄”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李至善

猜你喜欢

韩城司马迁校园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鹰爪功
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韩城分论坛隆重举行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暗香依旧
另一种善良
司马迁拒受玉璧
不可鄙薄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