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簧管演奏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2018-09-25李婉纯

艺海 2018年8期
关键词:管弦乐队

〔摘 要〕双簧管具有明晰、清亮的音色特点,在乐队中常以主旋律乐器以及调音基准乐器的定位出现。本文从特点和功能两个角度入手,对双簧管的个性特征进行阐释,围绕个体控制、团队协调等方面,重点分析双簧管演奏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双簧管演奏技巧;声音活力;管弦乐队

双簧管起源于17世纪中期,是现代乐团重要的木管乐器之一。在双簧管乐器的演奏实践当中,演奏者要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作用,在实现与乐队其他乐器相互协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优势,以提升乐队整体的音乐传达能力和演奏水准,增强受众的感官体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双簧管演奏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进行分析研究。

一、双簧管概述

1.双簧管的特点

第一,声音特点鲜明。双簧管的哨片常采用竹、芦苇等韧性植物作为基料,并入清水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软化,已保证其震动能力,进而使双簧管发出圆润、无瑕疵的音色。基于这样的工艺特点,双簧管演奏出的声音保留了木质乐器所特有的柔美田园风格,并通过震动共鸣形成了一定的金属特点,在管弦乐器中独树一帜,呈现出了强穿透力、高活性的音乐辨识度;第二,情绪表达能力强。双簧管的音色柔美深邃,常被冠以“抒情女高音”的美名。據此,通过演奏者演奏技巧的变化,双簧管既可表现清新、自然的欢愉情绪,也可表现出哀伤、凄婉的悲情色彩。此外,双簧管可以实现独奏(较少),也可以作为重奏中的组合部分,大部分曲目的演奏中,都需要至少两只双簧管,广泛的应用也对双簧管演奏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

2.双簧管的功能

第一,基准乐器的功能。基于双簧管相对固定的结构特点,其在管弦乐器乃至所有乐器中的音准水平都是十分优秀的。同时,双簧管小字一组的A音,恰好与国际规定的标准音振动频率完全一致,使得当前大多数乐队在演奏前都以双簧管A音进行定音。由此可见,双簧管乐器在管弦乐队中的调音功能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第二,片段独奏的功能。双簧管具有良好的音区适应能力,当其演奏低音区时,音色饱满,并发出类似鼻音的共鸣音;当其演奏中音区时,会呈现出甜美、柔和的音色,带有极强的感情承载力和表现力;当其演奏高音区时,会发出明亮、强烈的金属音色,给听者以别具一格的声音震撼力。基于此,双簧管演奏者常担任着独奏、领奏柔美音乐片段的重任。

第三,团队协调的功能。上文多次提到,双簧管兼具木质音色与金属音色,故其在乐队中往往还会在不同编制、声部乐器间起到过渡、通润的功能作用,进而使各类乐器的演奏转换趋于整体化,呈现出和谐统一、相互交融的团队表演效果。

二、双簧管演奏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双簧管声音辨识度非常高,具备较强的表现力,但是演奏者使用双簧管在管弦乐队中演奏时,不能过于凸显双簧管的特点,会导致管弦乐队出现不和谐现象。因此,双簧管演奏者需要具备如下专业素养,确保双簧管在彰显其个性的同时,和管弦乐队的其他乐器相辅相成。

1.个体控制素养

双簧管演奏者不仅要保障音高、速度以及节奏的准确性,更要控制好双簧管的音色、音量及其强度变化。首先是双簧管音色的控制,双簧管属于一种个体性乐器,具备固定的音色和音质,也就是“自然音色”,能够在管弦乐队中发挥较大的优势。但是因为双簧管在高音、中音和低音区域的音色有很大的差距,使得双簧管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控制好音色,避免双簧管出现高音、中音和低音区域出现不同的音色和音质。音色控制上,要求演奏者首先熟悉基本的演奏技巧,一般建议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基本的练习曲目入手学习,了解不同曲目的基本特色,在熟练掌握后,再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为音乐的练习提供了重要支持,联系者可以应用计算机或者其他智能终端下载一个学习软件,选取某一曲目去除其中的双簧管部分,在练习时,应用软件以自身表演作为原曲目中双簧管部分的替代,并对整个过程进行录音,完成录音后对曲目进行分析,了解自身双簧管表演中的不足。

然后是双簧管音量的控制,双簧管演奏者演奏的音量,需要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和不同的乐队指挥来决定。为了确保双簧管的音量在适当的范围内,不同声部的双簧管演奏者需要具备控制双簧管音量的意识,还需要具备采用适当音量吹奏双簧管的能力,防止因为音量失控而导致管弦乐队失衡的现象。也就是说,双簧管演奏者需要确保自己演奏声部的音量和整个管弦乐队的音量维持平衡。在针对音量控制的练习中,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及其他智能设备,方式与上文所述类似,为强化对音量控制的感知能力,建议练习者选取半封闭环境,在相对理想、噪音低于30分贝的情况下,采取渐变手法感知音量。所谓渐变手法,是指先将曲目的整体音量保持在较低水平(30-40分贝),进行一次以上的分析,了解双簧管的音量级别;之后将曲目的整体音量略加提高,保持在(40-50分贝)左右,进行一次以上的分析,了解双簧管的音量级别。在该原则指导下不断提升乐曲音量,分析音量的可优化空间。为强化对音量的感知能力,可以应用耳机取代外放式分析,直到掌握音量控制的技巧。

最后是声音强弱变化的控制,管弦乐队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不同声部和不同乐器的演奏者,需要根据作品进行声音强弱的变化。针对音乐作品中“渐弱”或者“渐强”变化以及不同乐器之间的衔接,不同声部的双簧管演奏者需要具备较强的控制能力,这样才能够确保音乐作品的展现。强弱变化的控制对表演者的能力要求最高,由于不同曲目的强弱变化存在差别,借助现代信息设备的情况下,也只能从简单实践的视角给予帮助,如果着眼于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最可行的方式是拟定练习计划,持续不断地从不同角度综合优化自身能力。一般在双簧管练习的初期,可以选取复调独奏曲目,将自身练习曲录制下来,与原曲进行比较,利用复调曲目的特点,了解练习曲的不足之处,并在后续练习中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完成独奏曲目练习后,再选取三至五分钟的片段式重奏曲目,利用上述方式进行练习,在熟练掌握后,再应用大乐章进行练习,逐步提升自身对声音强弱变化的控制以及双簧管演奏的专业能力。

2.群体协调素养

通常来说,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中需要两支双簧管进行组合,共同完成双簧管的演奏工作,这两支双簧管中有一支首席双簧管负责主奏,另一支负责辅奏;三管编制的管弦乐队中需要三支双簧管或者两支双簧管加英国管进行组合,共同完成双簧管的演奏工作,其中有一支首席双簧管负责主奏,另外两支负责辅奏或者助奏。如果管弦乐队需要演奏较为特殊的音乐作品,可能会由英国管负责主奏。

在进行演奏时,双簧管乐器组需要做好分工工作,确保所有双簧管工作者都能够进行默契的配合,保持步调一致。因为首席双簧管的演奏者负责主奏,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双簧管演奏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演奏技艺和高层次的音乐素养,还需要具备独奏与领奏的能力以及领导与组织协调能力;作为辅奏的双簧管演奏者,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辅助首席双簧管演奏者进行演奏,特别是在双簧管演奏的音色、音量以及声音强弱等方面,需要向首席双簧管靠拢,这样才能保障双簧管乐器组的和谐和统一。双簧管的哨片在发音的时候,反应灵敏度比较低,而且辅奏的双簧管在演奏时,主要负责低音区的部分,使辅奏双簧管演奏者的演奏难度比较大,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演奏的气息、力度与音量的控制。为保证练习的效果,双簧管演奏者和其他演奏人员可以在练习前进行沟通,确定整部作品的基调、变化幅度、范围、持续时间等等一系列内容,并在随后的练习中借助乐队指挥的指令进行表演。

然后,双簧管和其他乐器的协调,完整的管弦乐队包括很多种乐器,双簧管乐器组需要和其他乐器组保持协调的步调,才能保障演奏的完整性,这就要求双簧管演奏者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比如敏感的听觉、多向思维以及宽广的视野等。双簧管演奏者在演奏之前,需要明确自身在演奏中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任务,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的演奏表现需求以及乐队指挥的相关意见。尤其是乐队指挥对于不同乐器组之间的衔接,这种衔接不仅是双簧管和其他乐器组的旋律衔接,更是演奏音乐作品的和声中,各个乐器组的衔接。在这两种衔接的要求下,双簧管演奏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听清并辨别乐队的演奏变化,并及时进行双簧管演奏的变化。在管弦乐队表演的复杂环境中,了解突出和克制双簧管的时机。比如,在进行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中某一片段的演奏时,主要通过单簧管和双簧管共同演奏,但是单簧管需要作为演奏的核心,这就需要双簧管演奏者克制演奏的音量,不能超过单簧管。

参考文献:

[1]宋鵬.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运用与音乐表现探究[J].艺术教育,2016,(10):108-109.

[2]杨华玉.试析双簧管演奏者的乐队角色意识[J].音乐探索,2014,(02):112-115.

[3]李婉纯.演奏心理学在双簧管教学中的运用[J].艺海,2016(06):134-136.

猜你喜欢

管弦乐队
阅读理解专练(四)
竖琴在管弦乐队中的艺术表现探析
琵琶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应用的几点体会
浅谈青少年管弦乐队的发展问题
“中国梦”的音乐阐述
——《逐梦——为二胡与管弦乐队而作》
大号在管弦乐队和重奏中的重要性及演奏技法分析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一)——管弦乐队构建与训练
管弦乐队构建与训练(三)——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题表现为例
管弦乐队
完形填空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