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开口傩”的演奏形态及音乐构成
2018-09-25聂萌慧
〔摘 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在国家非物质理念的影响下,各地悠久的民俗文化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喜爱。万载“开口傩”作为我国江西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演奏形态与音乐构成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开口傩;演奏形态;音乐构成
万载“开口傩”拥有悠久的发展历程,历经数代民间老艺人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随着我国文化部门对万载“开口傩”文化的不断重视,万载“开口傩”文化一直流传至今,在现代文明发展中绽放异彩。因万载“开口傩”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备受国内外历史研究学者、艺术研究学者的重视与关注,在不断研究与传承中将万载“开口傩”文化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深入挖掘出来,其独特的音乐演奏形态和音乐构成为我国音乐艺术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使我国音乐艺术文化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下,彰显出独特的中国民族特色,提高我国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发展地位与价值。
一、万载“开口傩”文化简要概况
“傩”是中国古代驱鬼逐疫、娱神娱人、求福求安的一种重要意识,该仪式开展时人们载歌载舞,此时所跳的舞蹈被称为“傩舞”,在唱歌、跳舞的过程会利用腰鼓、班鼓、大鼓进行伴奏。中国万载“开口傩”文化拥有悠久的发展历程,应用地域相对比较广,在我国古代《周礼》《论语》《后汉书》等文学典著中均有涉及“傩”的相关文化与活动。目前,我国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贵州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区具有傩文化的遗存,其中江西省的万载“开口傩”文化表现最为突出,是首批进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域性文化内容。
万载“开口傩”文化同其他民俗文化中“闭口傩”的唱歌、跳舞或者是具有较强程式化的“傩戏”有所不同,在万载“开口傩”文化中,傩面具中的嘴部是可以任意活动的,舞蹈演员可以一边跳舞、一边唱歌。万载“开口傩”文化保留原有舞蹈艺术的各项特征,并吸取古老戏曲中的精华,傩舞逐步朝着傩戏的方向发展。不少国外历史研究学者、艺术研究学者、文化研究学者对万载“开口傩”文化给予高度评价。
万载位于江西省的边界地区,南边与湖南省浏阳市相接壤,在古代称“吴头楚尾”地区。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从道光年间所编制的《万载县志》中了解到,万载县的傩文化产生于元末明初时期。明清时期,“开口傩”文化在万载地区十分盛行,现如今“开口傩”文化依然是万载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表演过程中分“生”“旦”“净”“末”“丑”五个角色,表演内容主要有“唱”“念”“做”“打”四项内容,每一个角色均涉及“唱”。万载“开口傩”是一种具有家族传承性的文化活动,程序严谨、规矩,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承。万载“开口傩”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学术界中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从仅有的学术文献来看,开口演唱是万载“开口傩”文化的重要特点,其唱词自然,能够将事情发展的各种情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文化传承与推广中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万载“开口傩”音乐艺术特征
1.伴奏乐器特征
万载“开口傩”是一种融舞蹈、说唱、锣鼓为一体的表演形式,在整个表演过程中锣鼓是主要伴奏乐器,将傩文化夸张、豪放、淳朴的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配班鼓、号角、牛角、唢呐、长号、小锣、小钹等辅助性乐器,使傩文化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由锣鼓所组成的打击乐是整个傩文化的伴奏主体,以前奏形式、间奏形式、尾奏形式在傩舞中表现出来,演奏者通过控制音响的轻、重、缓、急,使万载“开口傩”音乐演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多样性与艺术性,根據舞蹈表演者的表演内容,灵活控制音乐伴奏的节奏,营造出良好的“开口傩”表演氛围。
2.声腔特征
《土地》和《关鲍大战》是万载“开口傩”表演中的两个重要节目,均运用清唱方法,唱腔特点具有较强的叙事性,能够在说唱音乐中将故事情节的复杂性与曲折性直观地传达出来;其唱词内容大体上没有任何的变化,在表演过程不可对唱词进行随意改动或者是删减。从唱词结构来看,主要有三言、七言、九言、六句、八句等形式,整体结构十分灵活。《土地》和《关鲍大战》的表演过程,主要以“清唱”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以间奏的形式用伴奏乐器进行伴奏,演唱者在整个演唱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自己的嗓音,将音乐旋律的声调变化流畅、自然地展现出来;叙事性曲调是表演节目的主要形式,在演唱过程运用当地方言,看似没有任何形态的曲调,但在人们在聆听过程有种说唱的感觉。
3.节奏特征
打击乐是万载“开口傩”伴奏乐器的主要形式,在实际演奏中主要运用2/4拍、3/4拍、4/4拍等基本节拍类型,上下两句的乐段形式是主要的音乐结构,能够将当地浓厚、古朴的乡土风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例如,在万载“开口傩”《土地》这一节目表演中,整个曲目仅有两个小节是利用班鼓进行反复演奏,这种单乐句自成一段的形式在乐曲结尾部分增添有补充小节,为重复提供便利,将终止音着重表现出来;在《关鲍大战》节目的结束部分,曲式的终止部分位于调式主音,能提高歌曲的稳定性,给欣赏者一种结束的感觉。
三、万载“开口傩”的演奏形态
万载“开口傩”作为一种具有较强地域性的民俗文化表演形式,融舞蹈、说唱、演奏为一体,在视觉、听觉、触觉上给欣赏者一种较强的冲击力,使欣赏者能够在欣赏过程对万载“开口傩”文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知与理解,在欣赏过程领略江西地区夸张、古朴、粗狂的地域风情,备受当地人民群众所喜爱。从万载“开口傩”文化活动的演奏形态来看,锣鼓是万载“开口傩”演奏的主要形式,呈现“半台锣鼓半台戏”演绎形态,导致不少群众对万载“开口傩”有了错误的认知与理解。
伴奏是万载“开口傩”音乐演奏的主要形态,在整个演奏过程中,“锣鼓”占据主要地位,在实际应用中,“锣鼓”又被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即“腰锣”“班鼓”“大鼓”,通过利用“锣鼓”进行“伴奏”,控制音乐的各种节奏,使舞蹈者与音乐表演者之间能够协调一致,达到歌舞合一的表演效果,提高万载“开口傩”表演效果,增强万载“开口傩”表演的艺术性。
万载“开口傩”文化是一种民间艺术,所有的伴奏乐器均来源于民间。在万载“开口傩”艺术表演的形成初期,乐器演奏者通过对乐器进行加工,形成“土鼓”这种乐器形态。相关历史资料显示,“土鼓”产生于先秦时期,在历史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土鼓”的形态逐步发生改变,最终形成“锣鼓”这一艺术形态,万载地区劳动人民在开展“开口傩”表演活动时,特将“锣鼓”引入其中,增强“开口傩”表演的艺术性。由此可见,“锣鼓”的发展与演变,将万载“开口傩”表演形态的发展直观地展现出来,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对万载“开口傩”演奏形态形成更直观的认知与理解。万载地区劳动人民通过将当地的音乐文化与“傩”文化有机融合到一起,形成具有江西万载地区特有的“傩”文化艺术形态,增强“开口傩”演奏形态的艺术性与感染力。
从万载“开口傩”演奏形态视角分析,乐器伴奏是该文化形态的灵魂所在,是音乐艺术的价值体现。在万载“开口傩”表演过程中,该民间文化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彰显得淋漓尽致,增强了万载地区傩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与感染力,营造出良好的演奏艺术氛围,将表演者的心情间接彰显出来。
四、万载“开口傩”音乐结构特征
从万载“开口傩”音乐构成角度分析,该音乐表演形式具有较强的单一性、独特性与完整性,突出万载地区的地域特色以及傩文化的民族特色。从音乐结构角度分析万载“开口傩”的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1.音乐结构的单一性
音乐伴奏是万载“开口傩”艺术表演中的主要音乐形态,该音乐伴奏中所运用到的曲式结构具有简单性、明了化,是由上下两句所组成,在重复、循环演奏中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韵律的音乐形式。因此,从曲调结构角度来看,万载“开口傩”的音乐演奏过程简小、单一、精悍,韵律感和节奏感较为突出。锣鼓作为万载“开口傩”音乐演奏中的主要乐器,整个演奏过程以打击乐的形式展现出来,渲染出相应的艺术氛围,彰显表演者驱鬼逐疫、娱神娱人、求富求安的心情。例如,“一乐段式曲式结构”,是万载“开口傩”艺术表演中的常见应用类型,音乐演奏者在借助腰鼓等打击乐的作用下,根据傩舞表演的艺术形态,灵活运用打击乐演奏技巧,通过反复演奏,将万载“开口傩”音乐艺术有序展现出来。
2.音乐结构的独特性
“开口傩”作为江西万载地区独有的傩舞演奏形式,在整个民族意识发展史上具有较强的独特性。音乐作为傩舞表演的重要辅助工作,其演奏形态与傩舞表演方式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音乐表演者在开展音乐演奏时提高对傩舞表演内容的重视,将音乐演奏与傩舞表演充分结合在一起,使二者能够协调统一、相辅相成。因江西万载地区的“开口傩”是傩舞表演中独有的一种开口式傩文化表演形式,音乐演奏者在演奏过程应与“闭口傩”形式的傩文化表演有所区别,根据“开口傩”形式舞蹈表演特征,灵活运用打击乐演奏技巧,将“开口傩”舞蹈形式与打击乐音乐演奏形态有机融合到一起。因此,万载“开口傩”音乐演奏形态与“开口傩”舞蹈表演形式一样,在傩文化的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独特性与创新性。
从音乐曲式结构角度分析,万载“开口傩”所具备的曲式结构是将一个乐句进行多次重复,构成一个完整的乐段结构;从音乐演奏角度分析,其结构、音高是在不断变化的,整个演奏过程具有较强的自由性;从地方民谣视角分析,地方民谣的乐句结构在组成上均是由两个以上(含两个)乐句所构成,上下两乐句之间具有较强的对称性。
这种固定、自由、对称的音乐结构是万载“开口傩”音乐表演中所特有的一种形态,是区别于其他傩文化的一种艺术形态。例如《鲍》《土地》等来源于万载地域的“开口傩”音乐演奏曲目,以重复说唱的形式展现出来,各音乐主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将乐句形式的乐段运用在音乐结构的结尾部分,能够提升“开口傩”表演形态的音乐艺术内涵,增强演奏效果,增加音乐感染力。
3.音乐结构的完整性
纵观万载“开口傩”音乐艺术的发展与演变进程,该音乐艺术体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保护工作下,整个艺术体系具有较强的完整性、系统性与整体性。从对万载“开口傩”音乐的整体布局来看,整个音乐结构是由重复演奏单句的形式展现出来,易于传唱,有利于万载“开口儺”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使万载“开口傩”音乐表演形态能够有效融入到现代化音乐发展历程之中,推动万载“开口傩”艺术作品的发展与进步。
五、万载“开口傩”的音乐价值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物,与人类进步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生活、娱乐,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与娱乐活动,音乐作为人类文明与发展的重要产物,在我国地域性民俗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与发展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傩舞音乐同传统纯音乐有所不同,傩舞音乐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在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在傩文化的音乐演绎中,其艺术性与社会性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二者之间在音乐演绎中又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傩文化中的音乐形式具有较强的独特性与发展性。因万载“开口傩”中所承载的音乐产生于基层劳动人民驱鬼逐疫、娱神娱人、求福求安的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时社会基层劳动人民的思想意识,具有较强的历史性与社会性,是历史与社会的发展产物。
结?语
在整个万载“开口傩”艺术活动中,其独特的音乐演奏形态与音乐构成备受国内外历史研究学者、艺术研究学者、社会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万载“开口傩”音乐演奏形态入手,分析万载地区“开口傩”的音乐构成,明确傩文化中“开口傩”与“闭口傩”之间的文化差异,将“开口傩”音乐文化中的单一性、独特性与完整性逐一凸显出来,旨在推动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付小芬,李莉.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乐种个案研究——以赣西民间乐种三星鼓为例[J].艺术评鉴,2017(21).
[2]付小芬,刘培发.试论民间乐种三星鼓的演奏形态及音乐构成[J].艺术评鉴,2017(19.
[3]张娜.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D].赣南师范学院,2012.
[4]张家林.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5]程璐怿.江西万载潭埠鼓吹乐“得胜鼓”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0.
[6]黄沁.万载傩舞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7]冯立,徐敏.赣傩文化艺术传承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0,25(05).
[8]丁武军,王健,付美蓉.江西傩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01).
[9]聂萌慧.论万载“开口傩”的艺术特征与艺术价值[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05).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S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