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8-09-24李淑辉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和人才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加,“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论调成为正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日趋严重,对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和危害,并进一步探究避免这一不良倾向、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实践措施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幼儿园教学模式逐步演变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难度不断提高,学习任务趋于繁重,忽略了学龄前儿童的实际成长需求;同时,学前教育领域涌现了大量特长班,进一步加重了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压力。为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教师和家长有必要采取措施,避免这一不良倾向。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与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来自多方面。我国一直以来传承的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对除卷面成绩以外一切非智力因素均持轻视态度,这一不良趋势正逐渐由中小学教育辐射到学前教育层面。同时,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家长普遍对孩子的前途保有担忧和危机感,从而倾向盲目地给孩子布置更多的学习任務,认为“让孩子越早学习越多的知识越好”。此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为满足自身的炫耀心理与攀比心理,忽视孩子的实际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为孩子布置了大量的课内外学习内容和特长课程,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目前,部分私立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此种功利心理、从而从中赚取利润,不惜冒险违反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开设特色班、提高班与特长班,吸引生源;同时由于教育部门在该方面的执行不力等原因,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屡禁不止。
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学龄前儿童能力发展的规律,使本该处于积极学习基本技能、积极探索世界阶段的学龄前儿童过早进入了接受应试教育的时段,其活泼好动、爱玩、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求欲的天性遭到不正当的压抑,会对学龄前儿童的心智健康造成危害。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展与能力形成还不尽完善,在此时教授过量的知识,会导致学龄前儿童大脑疲劳、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等问题,还会影响学龄前儿童各类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导致厌学情绪,从而对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危害[1]。
二、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一)积极转变对学前教育的整体观念,重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为规避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学龄前儿童造成的危害,家长和教师应积极加强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健康的重视程度,积极转变对学前教育的整体观念,为处于学龄前阶段的儿童创造轻松、健康的整体学前环境,并积极立足于实际情况,有效培养孩子的求知天性、思想品格等一系列非智力因素,为其接下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与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对此,家长应积极对学龄前儿童的心智发展规律进行了解与认识,而幼儿园应对家长进行最基本的的幼儿入学知识教育,通过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和重点培养方向。家长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龄前教育应始终以非智力教育为主,应将有效培养学龄前儿童对学习与求知的兴趣、积极发展学龄前儿童的天性与个性为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在开展学龄前教育过程中,任何提前灌输课本知识、强行加重学龄前儿童学习任务的行为,都是违背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行为。
在实际生活中,家长也应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规律进行正确认识、并尊重、遵循这一成长规律,积极与学龄前儿童进行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天性与非智力素质,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并及时基于帮助,而不应完全掌控、主导学龄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或为满足自身的炫耀心理与攀比心理而将自己的孩子当成炫耀资本,忽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积极提升师资素质、促进教学方式的合理化
在加强相应宣传教育的同时,幼儿园也应积极致力于提升师资素质,具体措施可包括:进一步提升幼师的入职门槛,积极招募、并吸纳该方面的专业人才前来执教;积极组织幼师素质与能力培训、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在培训过程中及时转变与学龄前儿童成长规律不相符的教学方法、积极顺应学龄前儿童的天性特征,将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兴趣、沟通能力、互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促进思想品格的健康发展等方面。
为有效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可进一步加强与学龄前儿童的互动,积极开展手工、绘画等游戏类、娱乐类的集体活动,寓教于乐。这对于幼师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幼师也应积极加强对各类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穿插唱歌、跳舞、讲故事、做游戏等游戏类的活动形式,在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兴趣、沟通与互动能力等的同时,也推动了学龄前儿童思想品格的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规范学龄前教育行业,整改超纲课程班
为积极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这一不良倾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当地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国家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基本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并完善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与法规,从而进一步对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进行规范。在实际执行相应法规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审查当地各公立、私立幼儿园的开办资格和执教资格;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任何私立幼儿园违反规定开设超纲课程班,以求吸引生源、谋取利益的行为,应及时对违规幼儿园加以惩处、并勒令其限期整改,尽可能减少乃至杜绝幼儿园中的超纲课程班,从而保证相关规定的执行力度,通过法规实现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有效保障,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为有效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各方的互相理解与沟通。对此,家长需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幼儿园应及时转变教育方式,积极提升师资素质与水平;而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则应积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规范与整改力度,从而有效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保障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
作者简介:李淑辉(1992-),女,河北省秦皇岛市人,汉族,学历:本科,单位: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潮河小学,职称:二级教师。
参考文献:
[1]于琬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对策[J].职业技术,2017,16(07):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