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我往
2018-09-23吴新财
吴新财
编辑与作者之间是需要接触的,两者是选择与被选择关系。作者写成了稿件就想发表。稿件只有在发表后才能得到社会承认,才能算为作品。作者想发表稿件是需要投稿的。作者向网站、电台,或是报纸和杂志投稿,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发表,投稿对象都是编辑。作者的稿件得由编辑接收,让编辑审阅、编排。编辑收到稿后要从政治角度、学术深度、媒体适用范围等情况来挑选和整理适用的稿件,不是什么稿都可以选用、刊登的。作者与编辑之间通过稿件建立了联系的纽带。
作者与编辑的观点、思想及对稿件的手法方式上有时是不同的,或许还有分歧,这就需要交换看法和沟通,进行调整了。
作者跟编辑之间你来我往的交流是常见的。
我既是作者,也是编者。从作者的角度上算,我是从学生时代开始写作的,应该算是老作者了。从编者方面上算,我从上世纪90年代在北大荒国营单位主编过一份小报。虽然那时没有电脑,编的是没刊号的打字小报,但那是我最早以编者身份出现的人生经历。我从1995年开始编辑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内刊。弹指一挥间,转眼近三十年过去了。
人生的旅程由起点走到了中途,生活的风景闪过了一程又一程。在文学创作方面断断续续,我以作者和编者的双重身份出现,做着跟写作及发表有关的事。
我以作者身份投稿时,会对编辑客气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创作的出发点,表达谢意,授意编辑可以对稿件进行修改,也非常愿意倾听编辑的意见和看法。我以编辑的身份出现时,会根据综合情况选择稿件,录用稿件,修改稿件。
编辑修改稿件是正常工作,是要付出劳动和时间的。可是无论多么出名的作家、学者,写出的稿,在发表时,在编排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修改的。而这种劳动经常是被忽视的。
有一次,我答应一位作者刊用他的一篇稿。因为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以前发表的稿少,没发表过像样的稿。他很在意这次发表机会。他问我多少字的作品,我说一个版的散文,约1500字左右吧。他说他有好多这样的稿件。我说我没时间细看和挑选,也没时间修改,你找最满意的一篇给我,最好是一个字也不用动的稿。他把稿件发来了。此前没看过他的稿件,他在电话中一直介绍他写的稿好。我想这么自信,又是不长的散文,怎么也会达到发表水准了,没在意,直接排版了。当第一遍清样出来时,我认真看清样稿时,没想到他写的稿件那么差,顿时傻眼了。如果让他换一篇,应该不行,因为他找的是最好的稿。如果换别人的稿,可我已经答应采用他的稿了。他这么在意,如果不用他的稿,他会认为我不讲诚信。我只能帮他修改了。经过一遍、两遍、三遍修改后,认为能刊用了,稿件由1500字改成了几百字。如果不是答应采用他的稿了,如果不是为了讲诚信,这篇稿绝对不刊用了。
稿件刊用后,他打电话语气强硬地质问我为什么修改他的稿件了。我对他的稿件记忆太深了,耐心地解释。他说,修改可以,是小学生改的,还是编辑改的,连小学生水准都没有。他的这句话提醒了我,他的这篇稿件在逻辑思维上还真不如小学生写的作文有连贯性呢。如果有小学生写的作文连贯性,哪怕描写差点,修辞差点,也不会删掉那么多,也不会看那么多遍,也不需要费那么大的劲。我知道遇见这样“自信”的作者,争辩是没用的,也不想争辩。我安慰他说,咱们可能观点不同,这没问题,您可以找别的杂志再发表。
我放下电话,定睛看着眼前的墙壁,如同面壁思过。
投稿者是很自信的,投出的稿就认为达到发表水准了,不然就不会给编辑投稿了。有些投稿者还“自信”到认为杂志不發他(她)的稿就无稿可发了。
我有一位作家朋友,早些年出过几本书,在正规大报上发过稿,还跟贾平凹在一起领过奖,应该说“成名”比较早,有些知名度。她在多年以前对我说过,杂志反正不能用空白纸发行,只要稿件写得好就能发。她说得没错,但我不赞成她的观点。我认为稿写得好,作者也应该跟编辑处理好关系,应该有个人感情因素。我的那位作家朋友一直在写作。虽然她后来也发表作品,但不如从前提升那么快了,好像是停滞不前了。她写的稿件应该是越来越好,那么为什么不好发表呢?我不知道是不是跟处事有关,跟为人有关。
编者与投稿者的观点不同是正常的,不足为奇。
如果我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位作者发来数十篇稿件,就会对稿件的来源产生怀疑,认为作者要么是一稿数投,要么就是抄袭,因为作者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创作速度。有几次我选了几个在县、区级小报和宣传部门等工作的投稿者打去了电话。电话拨通了,我客气地说:“你是某某吗?”
投稿者说:“是。”
我说:“看见你给我们投来的稿件了。”
投稿者问:“你是谁?”
我看着电脑上的来稿日期说:“你昨天投的稿,今天就想不起来了,忘得也太快了吧。”
投稿者说:“投那么多地方,哪能记得住。”
我说:“你看过我们杂志吗?”
投稿者说:“没有。”
我说:“那你怎么知道我们杂志邮箱呢?”
投稿者说:“用投稿软件投的。”
我说:“用投稿软件不用记投稿邮箱吗?”
投稿者说:“软件会自动搜索邮箱投稿。”
我说:“看来我落伍了,这么先进的投稿工具还不了解。”
投稿者说:“你应该学着用,这种软件自动搜索邮箱,一次能投200个邮箱,并且中稿率高,收效很好。”
我吃惊得无言以对。我也有过一稿多投时,但一般是稿投出很长时间,没消息了才重投,或发表了,然后又有大的改动了才重投。绝没有把稿件一次性投给十多家,或上百家,甚至几百家媒体,这种狂轰乱炸似的投稿方式如同战争时用上了核武器,扫平了编辑的邮箱。
我曾在一家全国发行的杂志上发现同期上有三分之二是一稿数投作者的作品,看来投稿软件确实好用,正如投稿者说:收效很好。我看着这些重复发表的作品想,这家杂志编辑是不是愿意发这种稿呢?负责的编辑应该不愿意发这种一投数投的稿件,因为对作者了解少,把握不好用稿的尺度。如果编辑不想采用这种稿,只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把自己练成火眼金睛才行。
当然有的编辑不在意一稿数投,只要认为稿件写得能发表就行。东北某省的一家文学期刊就发表了许多这种稿件,而编辑却说,我们不缺稿,稿太多了。这位编辑说得没错,杂志不缺稿,可是作为省文学期刊,经常刊发重稿,发一稿数投的稿,编辑应该扪心自问,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吗?对得起读者吗?显然这些都对不起,只能滋长了一稿数投作者的信心,让一稿数投作者窃笑。
一稿数投作者的自信有时是超出想象的。有一次我们在网络平台上编辑了某县一位副局长的稿,发送时显示此稿已经在别处发过了,不能用,只能撤掉。我打电话问投稿作者为什么一稿多投。这位投稿者理直气壮地说:“一稿多投有问题吗?”
我说:“你这样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稿件编辑好了,但不能用,得删掉,换成别的稿,得重新编辑,这不耽误时间吗?”
投稿者说:“以后不给你们投发过的稿件了。”
我说:“这是信用问题。信用比稿件质量更重要。稿件质量不好可以改,信用不好是难改的。”
我说的可能有点绝对了,其实信用不好也可以改的。可是天遥地远的,我怎么才能相信他的承诺呢?
生活中不只是编辑与投稿者之间有着你来我往的交流,存在信任危机。同事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也是你来我往的……那些总不在意别人感受,总认为他人给自己提供的帮助是应该的人,总有一天会失信的。
可谁又愿意跟失信的人在一起共事、交往呢?
我想,在与人交往中,做到诚信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