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南干线3#输水隧洞施工方案分析

2018-09-23马清瑞

陕西水利 2018年5期
关键词:土压管片隧洞

刘 媛,马清瑞

(1.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01;2.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1 工程概况

引汉济渭二期输配水工程是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起点位于秦岭输水隧洞出口黄池沟,输水范围西至杨凌,东到渭南市华州区,北到富平,南至西安市鄠邑区,工程区东西长约163 km,南北宽约84 km。工程由黄池沟配水枢纽、南干线、北干线及相应的支线工程组成,属Ⅰ等大(1)型工程。

南干线3#隧洞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境内,隧洞全长8.18km,以明流隧洞方式穿越少陵塬,隧洞进口位于潏河东岸长安区杜曲镇牛家湾村附近,出口位于浐河西岸长安区鸣犊镇友联村南侧。设计流量18 m3/s,设计比降1/2500。

3# 隧洞上覆围岩厚度 5.5~147 m,岩性为14○-1、16○-1 风积黄土状土夹古土壤,局部洞段为14○-2中粗砂,属Ⅴ类围岩,坚固系数f=0.3~0.5,地下水位高于洞顶4 m~40.7 m,饱和度大于80%,属饱和黄土隧洞。

2 施工方案

饱和黄土隧洞,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浸润,土体的稳定性极差,开挖后毛洞不能自稳,容易发生墙角流土、边墙侧移、顶拱坍塌等现象,破坏严重时,可造成隧洞顶部塌方、冒顶等事故。因此饱水黄土隧洞施工难度极大,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本工程对3#隧洞采用常规法和采用盾构法两种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

2.1 常规法施工方案

常规法以人工施工为主,辅以机械施工,遵循 “管超前、少扰动、严注浆、短进尺、严治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隧洞断面采用圆拱直墙式,成洞尺寸为3.6 m×4.6 m(Q=18 m3/s),全断面一次开挖成形,垂直掌子面掘进,现浇C30钢筋混凝土衬砌,钢模台车浇筑,混凝土采用搅拌车运输,泵送入仓,振捣器振捣。为增加施工作业面及出渣要求,布置竖井一座,深125 m。

2.2 盾构法施工方案

盾构法施工,隧洞断面采用圆形,内径4.4 m,采用管片拼装式衬砌,管片厚度35 cm,管片环宽1.2 m,管片采用C50高强防水钢筋砼。为满足施工期通风及检修需要,布置竖井一座,深125 m。

盾构机的选型是盾构法隧洞能否安全、环保、优质、经济、快速的建成的关键,一般可选用泥水盾构与土压平衡盾构。地层渗透系数是盾构选型的重要因素,当地层渗透系数小于10-7cm/s时,可选用土压平衡盾构;当系数在10-7cm/s和10-4cm/s之间时,既可选用土压平衡盾构也可选用泥水盾构;当渗透系数大于10-4cm/s时,宜选用泥水平衡盾构。3#隧洞地层渗透系数小,约为2×10-7m/s,适合选用土压平衡盾构。根据地层的颗粒级配进行选型,土压平衡盾构主要适用于粉土、粉质黏土、淤泥质粉土、粉砂层等粘性土层的施工;泥水平衡盾构主要适用于砾石、粗砂区。3#隧洞黄土细颗粒含量多,宜选用土压平衡盾构,因此3#隧洞选用1台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

3#隧洞施工方案如下:盾构机在隧洞出口进行组装、调试后,向上游方向掘进至隧洞进口,在进口完成拆卸。为满足盾构检修及更换密封止水等要求,在隧洞中部设置检修竖井,同时作为施工通风井。在盾构推进的同时,进行管片的拼装和同步注浆工作以保证管片与围岩之间密实。隧洞开挖渣料采用皮带运输机运输至洞外后,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渣场。隧洞采用独头压入式通风方式,在洞外放置风机将新鲜空气送至洞口,然后利用高强度风管将新鲜空气送至盾构隧道机尾部。

3 施工方案比较

1)工程质量

常规法施工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超欠挖控制难度大,且饱水黄土掌子面发生塌坍几率大,含水地层现浇衬砌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防排水施工质量控制难度高。盾构法施工对围岩扰动小,开挖断面超挖量固定,周边回填注浆易控制,且衬砌管片采用工厂化预制,机械化拼装,衬砌质量防水等级和质量等级要求高,洞壁完整光滑美观。

2)施工风险

常规法以人工施工为主,施工方法灵活,施工技术成熟,但当洞室处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土的力学指标严重降低,常规法开挖后易发生坍塌、冒顶等事故,成洞困难,安全性差,施工降水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关键。工程实践表明,饱和隧洞施工降水效果较差,且部分地段降水措施难以实施,施工安全无法保证。陕西洛惠渠五号洞,岩性为Q1饱和黄土,因埋深大,地下水位高,土质水稳性很差,施工非常困难,自解放前至上世纪末,多次传统方法施工屡遭失败,直至2000年末采用简易盾构法施工才实现贯通。

盾构法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人员数量少;隧洞掘进、支护、衬砌等工艺均在盾壳的保护下进行,减少了安全事故,避免了人员的伤亡,掘进时,良好的集尘装置、供风系统以及封闭的操作室,使施工人员有了可靠的作业环境和安全保障

3)施工工期

常规法施工进度受施工单位组织管理、作业能力以及地层条件限制较大,长距离小断面饱水黄土地层开挖出渣工序繁琐,作业效率低。根据地质条件及相关工程经验,初拟常规法施工月平均进尺为50 m/月,施工总工期51个月。但常规法施工,受前期降排水效果及不良地质洞段制约较大,实际施工进度并不能准确预估。

盾构法施工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受地下水影响小,在相对单一地层施工进度变化不大,工期可控。根据西安地铁盾构施工经验,初拟盾构法月平均进尺为300 m/月,由于盾构机制造、运输、安装、调试等施工准备期较长,3#隧洞盾构法施工总工期51个月。其中,盾构机招标、制造及运输12个月,组装调试4个月,盾构掘进工期28个月,检修2个月,拆卸2个月,工程收尾3个月。

4)工程投资

从投资上看:常规法施工直接投资约为22370万元,单米投资约为2.73万元。而盾构法施工施工直接投资约为31197万元,单米投资约为3.82万元。若单纯从工程造价角度考虑,运用常规法施工要比采用盾构法施工经济。但常规法施工,施工降排水费用较高,后期排水费用不好准确估算,对不良地质洞段工程处理费用及不可预见的其他成本无法估计,工程实际投资与预算相差甚远。盾构法造价相对较高,但3#隧洞长度超过8 km,盾构可一次摊销,且只要造价确定后,基本无变更,工程造价容易控制。

5)施工安全环保

常规法施工对围岩影响大,安全程度较差,噪音大,粉尘多且施工产生的废气、废水较盾构法多;盾构掘进机配备有齐全的超前探测设备、灌浆封堵、大功率排水设备、初期支护施工设备,洞室环境较好,安全性较好。

3#隧洞两种施工方案综合比较见表1。

表1 南干线3#隧洞常规法与盾构法综合比较表

4 结语

南干线3#黄土隧洞埋深大,地下水位高,属饱和黄土隧洞,采用常规法施工,施工降排水难度大,降水效果难以估算,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均无法保障。盾构法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施工快速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综上所述,南干线3#隧洞采用盾构法施工是较优的施工方案。

猜你喜欢

土压管片隧洞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超前预报结合超前探孔技术在隧洞开挖中的应用
管片拼装技术研究
盾构管片封顶块拼装施工技术研究
地铁管片表面龟裂产生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浅谈土压平衡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群施工技术
地铁盾构管片受力分析及管片破损的控制措施研究
南昌地铁土压平衡盾构机刀具设计及改进
土压平衡盾构机土舱压力的设定方法及原位实测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