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使泰西记》看晚清中国政治状况与中外关系
2018-09-22王文杰
王文杰
摘 要 中国自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几千年间对外交往始终不断。但自清朝嘉庆、道光时期开始,我国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国势渐微,对外也开始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作为首个出使西方的外交使团的一员,礼部官员出身、后任职于总理衙门的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一书中详细记述了在他出使期间各项见闻,本文将从《初使泰西记》一书中记述的中国与西方各国签订的条约及中外各国间关于政治问题的交涉入手,探讨晚清时期的中国的世界地位与中外关系。
关键词 《初使泰西记》;晚清政治状况;中外关系
一、出使期间的条约修订与续增
在《初使泰西记》卷一部分,详细记述了“中美续约”的过程及续增的八条款项的具体内容及其注释。此处所指的“续约”所续的为1858年的《中美天津条约》。在原条约中,美国确立了其在中国的片面最惠国待遇,使中国增开通商口岸,美国人可在通商口岸自由通商、生活,清政府也不可干涉其传教活动。《中美天津条约》中的各项规定使得美国能够实现其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目的,使中国这一广阔的市场得以进一步打开,但同时也侵害了中国的主权及基本利益。
在中美续约的八条款项中,对原条约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限定与解释。续约第一条强调,虽允许美国公民在中国通商口岸及水路洋面贸易行走,但地方的水面管辖权仍属于中国,外国人在中国的纷争也属于中国管辖。第二,以后中美之间签订贸易条约与章程需由中国自主自愿。第三,确认美国在中国的最惠权,与英法同等优待。第四,中国保护美国合法的传教,相应的美国对于在美华人也应给予相应的尊重和保护。第五,两国人民自由往来,不得以其他方式强行运输人口。第六,美国人中国享有最惠国待遇,中国在美国也要求相应的最优待遇。第七,两国之间应当允许互相学习各种文艺,皆以最优待遇。第八,中国内政由中国自行决定。
在这八条续约款项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如同等、对等原则,互不干涉内政,互相尊重领土与主权等等。单从这八条续约来看,可以说中美之间的交往是相当平等公正的。我们知道在原本的《中美天津条约》中,虽从表面上看起来两国是平等且互相尊重的,但事实上确对中国的权益造成了损害,这也是现今我们评价清政府丧权辱国、软弱可欺的重要原因。但从这八条续约来看,清政府的官员,或者说至少这一外交使团,并非全无政治和法律意识,他们还是在尽力保护和维持着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主权完整和国家尊严,竭力在挽回损失。
从这八条续约来看,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并非像我们想象中的毫无国际地位,完全软弱可欺,那时的中国在维护自身权利方面还是有所行动,有所争取的。但我们也要明白,在国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国力,仅凭维护自身权利的坚定信念是不够的,中国当时确实国力衰微,无法抵挡西方诸国的逐步侵略,因此不断探寻自立自强之道方能真正使国家在国际社会拥有一席之地。
二、使团与各国的会晤与交涉
此次出使西方,使团共游历十一个国家,与多国的统治者或外交部门进行了会晤,从他们见面的态度以及谈论交涉的具体问题中,我们可以对这些不同的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判断。
在诸国之中,美国对待使团较为平和,总统接见了使团,总体对其的态度是尊重亲和的,也反映出美国对于中国的态度,并不主动侵略,但也不会坐视欧洲诸国瓜分中国利益而无动于衷,主要视中国自身的国力而定。出使英国时,正值扬州教案发生,中英间关系因此略有紧张,英国洋商对于中国的态度也较为激进,使团的到来使两国关系略有缓和。但从英国有人向使团推荐洋盐进口一事可知,英国在与中国开展贸易、扭转贸易逆差一事上,较他国更为迫切,中国在其眼中是一个极大的市场。法国在会面中强调在中国的传教问题,在宗教方面希望能扩大影响。德国君主威廉一世在会面中向使团表达了亲切友好,表达了友好发展的意愿。俄国则国力强盛,对中国虎视眈眈,欲从黑龙江经日本至中国东海岸设海底通线,并向使团提出希望中国能放开对东北民众售卖米粮的限制。此种要求涉及到国家的切实利益,使团当然予以拒绝。俄国外交部们还向使团提出了一系列涉及中国内政的问题,如新疆叛乱的处理及是否允其独立的问题,其虎视眈眈可见一斑。其余各小国如丹麦、瑞典、荷兰、意大利之类,则表面亲近,实际欲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从中获利。
从各国在会面中对待使团的不同态度中,可对其与中国关系以及其希望达到的目的有所了解。实际上,各国交往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利益,不管何种态度,都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追求。当时的中国在西方各国的眼中,就如同一块巨大的蛋糕,谁都想从中分得一块。而中国的软弱和无力只会加剧这一情况,相反,增加对外交往,提升综合国力,才能更好的改善中外关系,逐步提升国际地位。
三、《初使泰西记》中体现的国人思想
一个国家要强大、复兴,思想的觉醒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首个出使西方使团中的一员,志刚得以游历诸国,感受到先进的科技与迥异的思想政治文化,他在《初使泰西记》中表达的思想既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开放性,却又坚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核心,是当时洋务派的典型体现。
首先,志刚是清晰地看到了当时中国存在的问题的。他知道中国面临的种种困境与危机皆是由于自身的衰弱。只有中国强大,其他国家才不敢动辄侵犯欺侮中国。在与英国交涉扬州教案后,他在书中尖锐地指出中国当时的外交软弱可欺,一味地推諉卸责,使得外国的侵略变本加厉。在与法国讨论在华教士问题时,他也提到教士的种种恶行也有因于中国的衰弱,教士真是看到这一点才敢为所欲为。这种种情况,都让志刚明白,要想获得平等的地位,必须有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当时的中国,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强大,得以自保。
但志刚的思想中也留存着很浓厚的封建儒学的内容。他在看到船上的蒸汽机时,用中国的阴阳学说来解释;看到西方工厂的高效运作模式,却贬为“利心而生机心”“好奇志淫”;在看到水银矿时,认为是中国古代炼丹的延伸,以孔子的“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来感慨。可以看出其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受着儒家思想禁锢的封建官员,在他的心中封建伦常仍然占据这很重要的位置。由他一人我们可以推知当时洋务派的思想状态——妄图只学先进科技而不改政治体制与思想文化,这种方法经历史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这也是当时中国在探索前进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缓慢转变中的一次勇敢尝试。
从这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晚清固然衰微畏葸,但也不乏爱国志士始终在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就算是作为使团中外交大臣的美国人蒲安臣,也是为了中国的权益尽力奔走,在旅途中客死他乡。我们应当正视这一段历史,看到其衰微,也看到其成长,不断促进自己前进,推动国家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