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闻“鸡”起舞正当时

2018-09-22易松强江西省畜牧兽医局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泰和黄鸡乌鸡

文│易松强(江西省畜牧兽医局,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

王冷眉 和玉丹(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江西是家禽养殖大省,地方鸡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特色鲜明、优势独特,有乌鸡、麻鸡、黄鸡、灰鸡等系列8个品种并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泰和乌鸡、崇仁麻鸡、宁都黄鸡等有上千年的饲养历史,特别是品质也很好,如泰和乌鸡集观赏、药用、滋补于一身,崇仁麻鸡、宁都黄鸡、万载康乐鸡肉嫩味美,广丰耳黄鸡、东乡黑羽绿壳蛋鸡鸡蛋营养丰富,余干乌骨鸡、安义瓦灰鸡药膳两用,等等。据统计,2016年全省地方鸡种鸡存栏206.4万羽,出栏14229万羽,实现销售收入达47亿元。

一、江西地方鸡品牌建设现状

近年来,江西省在地方鸡品牌建设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召开江西地方鸡品牌建设启动会。经省政府同意,2016年召开江西地方鸡品牌建设工作启动会。动员部署全省地方鸡品牌建设工作,推动地方鸡品牌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2.编制发展规划。经省政府同意,出台《江西省农业厅关于加强“泰和乌鸡、崇仁麻鸡、宁都黄鸡”等地方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培育经营主体、严格质量管理、强化科技创新、规范品牌管理、拓展营销渠道、加大金融支持、落实扶持政策、强化技术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品牌效应,为唱响江西省地方鸡品牌提供强有力保障。印发《宁都黄鸡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泰和县委、泰和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泰和乌鸡产业发展的意见》、《泰和乌鸡产业2016—2020年发展规划》,并成立泰和县泰和乌鸡产业办公室;印发《崇仁麻鸡优化升级专项发展规划(2016—2020年)》。

3.加大产业扶持力度。2016年现代农业项目整合资金1000万元专项支持地方鸡品牌建设,用于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养殖基地、产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智慧畜牧业、品牌宣传推介及开展技术服务等工作。泰和县在资金、用地等方面向泰和乌鸡产业倾斜,积极打造泰和乌鸡文化观光产业园;崇仁县安排麻鸡产业发展基金2000多万元举办麻鸡美食文化旅游节,建设互联网+智慧农业、生态养殖、品牌宣传等系列工程;宁都黄鸡启动政策性保险。

4.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成立“泰和乌鸡、崇仁麻鸡、宁都黄鸡”等地方鸡品牌建设协调推进小组、技术专家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服务。建立泰和乌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泰和千烟洲院士工作站、中国农科院为技术依托,开展泰和乌鸡关键技术攻关;崇仁县政府与哈兽医研究所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

5.加强品牌创建管理宣传工作。泰和乌鸡协会制定品牌共享准入与自律规则,组建泰和乌鸡市场规范管理清理整顿工作组,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侵权行为。崇仁麻鸡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成为江西省惟一的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积极参加江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央视一套宣传、“世界地理标志大会”、绿博会、国际农产品交易大会等活动,在中央台拍摄专题宣传片,在主销地统一制作广告牌,搭建天猫、京东、百度推广等营销平台,通过多方位、全媒体拓宽宣传渠道,打响江西地方鸡品牌知名度。“泰和乌鸡”荣获全国“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宁都黄鸡荣获“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二、当前江西地方鸡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西地方鸡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度不高,产业规模不大,资源优势没有很好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1.品牌创建保护意识不强。泰和乌鸡、宁都黄鸡等地方鸡,虽然通过了品牌认证,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但是品牌保护意识淡薄,没有制定或没有严格执行公共品牌管理办法,缺乏品牌统一管理,导致品牌滥用,市场秩序混乱,企业恶性竞争。另外,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大,品牌影响力不强。还有部分地方鸡种没有形成品牌,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2.产业化程度低。大多数地方鸡缺乏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产业带动能力弱。产业化程度低是江西地方鸡产业发展的短板,精深加工严重滞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江西家禽产品主要以活销和传统加工生产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少,严重滞后,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直接影响生产效益,特别是具有较强辐射示范带动能力的加工龙头企业少,产业化发展整体水平偏低。

3.原种保护与开发利用不够。育种工作开展不够深入,种苗质量参差不齐,群体均匀度差,种鸡的年产蛋数量少,种蛋受精率、出雏率较低,公苗使用率低。基本靠卖原种,没有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系,加工产品较少。地方鸡个体小、肉少、屠宰率低,屠宰加工成本较高,风味易受影响,如何发展地方鸡屠宰加工仍处于摸索阶段。

4.养殖基地建设水平较低。饲养地方鸡大多采取“公司+农户”形式,养殖户多、小、散,栏舍简易,养殖经营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林下散养不考虑植被、土壤承载能力,造成环境破坏。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企业较少,示范带动能力有限。

5.科技研发投入较少。企业缺乏育种创新的人才队伍与技术支撑,对于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投入较少,无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江西地方鸡品牌发展对策

1.加强种源保护,提升品种品质。一方面,重点抓好原种场地方鸡遗传家系数量、品种纯和度等特征特性研究,掌握品种特点,挖掘品种特性主效基因,开发相应基因辅助育种新技术,做好提纯复壮选育工作,保障地方鸡生产性能的提升与遗传性状的稳定,为开展新品系新产品营养价值、保健功效等研究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地方鸡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实现整个生产过程分类分级,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实现地方鸡产品优质优价。

2.壮大龙头企业,促进转化增值。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和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养殖基地”等产业化经营形式,重点培育良种繁育、商品禽养殖、饲料供应、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为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另一方面,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等单位,开展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培训指导等工作,积极开发冷鲜分割、风味酱卤、生物医药、营养保健等方面的新产品,提高加工产品比重,提升产品附加值。尤其是加强真空包装、酱卤产品等受消费者欢迎的快速消费食品的研发,既保留食品营养,又拥有独特风味,打开消费市场。

3.制定相关标准,强化质量监管。依法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包括品种标准、疫病防控净化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屠宰管理标准、产品分级标准等,夯实品质基础;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跟踪,让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放心,以品质打造品牌,以好口碑造就竞争力;充分发挥地方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作用,制定公共品牌管理办法,对公共品牌的拥有、运营、使用、管理,做好行业规范,切实保障地方鸡品牌效应。

4.拓宽营销渠道,扩大市场份额。以“互联网+”为契机,运用现代营销方式,开拓家禽市场。如对接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巨头和江西“赣农宝”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建立“实体+电子商铺”,发展养殖基地、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与超市、专卖店、网店等产加销相结合的新业态。支持企业积极参加省级或国家组织的各种产品博览会和展示展销会,促进产品销售。

5.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加快推动地方鸡产业与餐饮业、旅游业、文化业结合,挖掘地方鸡特色文化传统,开发和推广特色鸡、蛋等菜品和休闲农业旅游等项目,促进上下游对接,提高江西家禽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可采取“地方鸡+乡村旅游节”“地方鸡+美食文化节”“地方鸡+摄影采风节”“地方鸡+电商特惠节”等形式,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地方鸡品牌宣传。

猜你喜欢

泰和黄鸡乌鸡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新潮萌宠
——乌鸡
乱用成语的忘忘熊
新加坡流行遛乌鸡
百年裕泰和:深藏泰兴黄桥老街的文旅地标
淘气的小黄鸡
临终关怀(下)
临终关怀
泰和源珠宝
乌鸡白凤丸的“神奇真相”:不仅是妇科圣药,更是痛风良药
乌鸡高效益饲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