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中化学防治药种的筛选

2018-09-22陈雪琴江苏省昆山市耕保植保植检站2153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扬花病指太仓市

陈雪琴 (江苏省昆山市耕保植保植检站 215300)

周丽花 杨海燕 周子骥 吴 梅 (江苏省太仓市植保植检站 215400)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小麦从幼苗期到抽穗期都会受其危害,该病主要会引起小麦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小麦受害最严重的是穗腐。小麦穗染病后其籽粒品质会变劣,且病粒中含有毒素,人畜食用病粒后会引起中毒。因此,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因其暴发性、流行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该病的防控难度非常大。同时,高温多湿的气候也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

江苏省各地植保部门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其中药剂防控仍是综合防治技术的关键。目前,市面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较多,为适应绿色防控、农药减量使用等环保新要求,笔者于2013—2017年连续5年,进行了39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供试的39种药剂及其使用剂量、次数、年份见表1。

1.2 试验设计

2013年试验地点为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庆丰村,供试小麦品种不详,小区面积66.7 m2,于小麦扬花始期用药1次;2014年试验地点为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供试小麦品种不详,小区面积100 m2,于小麦扬花始期用药1次;2015年试验地点为太仓市城厢镇万丰村,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6号”,小区面积133.3 m2,于小麦扬花始期用药1次;2016年试验地点为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供试小麦品种为“扬辐麦4号”,小区面积66.7 m2,于小麦扬花始期和扬花末期各用药1次;2017年试验地点为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6号”,小区面积133.3 m2,于小麦扬花始期和扬花末期各用药1次。

表1 2013—2017年参试药剂情况

1.3 调查方法

于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后,调查各药剂对该病的防效。每处理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0穗,以枯穗面积占整穗面积的百分比来分级,各点单独记录,取平均值。同时记录各级病穗数、调查总穗数、发病级别,计算病穗率、病穗率防效、病情指数、病指防效。

小麦赤霉病分级方法:Ⅰ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Ⅱ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Ⅲ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Ⅳ级,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

病穗率防效(%)=[(对照区病穗率-处理区病穗率)÷对照区病穗率]×100;病情指数=[∑(病穗数×病级)÷(调查总穗数×4)]×100;病指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据2013—2017年小麦赤霉病药剂筛选试验期间观察发现,参试的39种药剂均未对小麦生长产生明显的药害现象,表明各参试药剂均对小麦生长安全。

2.2 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2013—2015年参试的23种药剂,在小麦扬花期用药1次,对小麦赤霉病的平均病穗率防效为44.2%,平均病指防效为42.3%。其中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的是25%氰烯菌酯SC,平均病穗率防效为71.2%,病指防效为67.9%;其次是30%福美双·戊唑醇WP;再次是75%戊唑·百菌清WP;12.5%氟环唑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差,病穗率防效为15.4%,病指防效为31.8%;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果最差的是25%咪鲜胺EC,病穗率防效仅为3.8%,病指防效为13.6%。

由表2可知,2016—2017年参试的16种药剂,在小麦扬花期用药2次,对小麦赤霉病的平均病穗率防效为82.8%,平均病指防效为85.5%。其中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的是80%戊唑醇WP和25%吡唑嘧菌酯SC,平均病穗率防效均为96.1%,平均病指防效均为96.3%;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差的是40%戊唑咪鲜胺SC,平均病穗率防效为70.2%,平均病指防效为71.9%。

表2 2013—2017年各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比较

由表3、4可知,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90%以上的处理均为于小麦扬花期用药2次的处理。其中,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防效在90%以上的药剂有4种,分别是80%戊唑醇WP、25%咪鲜胺EW、25%吡唑嘧菌酯SC、48%氰烯·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大于90%的药剂有7种,分别是80%戊唑醇WP、25%咪鲜胺EW、25%吡唑嘧菌酯SC、48%氰烯·戊唑醇SC、48%丙硫菌唑SC、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80%多戊WP。

表3 病穗率防效分段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经过5年对39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的筛选发现,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较好的药剂为80%戊唑醇WP、25%咪鲜胺EW、25%吡唑嘧菌酯SC、48%氰烯·戊唑醇SC和25%氰烯菌酯SC,这5种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且多为低毒、微毒药剂,符合农药减量使用和绿色防控小麦赤霉病的要求,可在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表4 病指防效分段分析

猜你喜欢

扬花病指太仓市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研究
太仓市摸清底数管风险 带着问题去执法
吹笛记
大爱有光
桃花雪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空心病
经过
他有一颗明亮的心——记太仓市浏家港镇双目失明退休教师王福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