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社会思潮认识及对策研究
2018-09-21陶沙肖鋆
陶沙 肖鋆
摘要: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的报告中指出,当前我们的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一部分,对于思想文化建设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文章主要是对社会思潮全面认识,围绕社会思潮定义、特征以及社会思潮产生的利弊,重点在于新时代如何应对社会思潮带来不利影响。全面认识社会思潮对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具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社会思潮 特征 利弊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209-03
对当代社会思潮认识及对策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社会思潮的定义,社会思潮基本特征,社会思潮存在的利弊及如何应对社会思潮的弊端。
一、社会思潮的定义
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对“社会思潮”的解释为:“社会思潮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 关于社会思潮的定义大家公认的是梁启超先生的经典解释。在他的著作《论时代思潮》一文中指出:“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当代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只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 梁启超先生将社会思潮定义为是在特定时代能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同时成为一种潮流。对社会思潮的定义学界已有很多表述,都各有其合理性,当前对社会思潮的认识应该首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社会思潮是相较于主流社会意识的存在
社会思潮是相较于主流社会意识的存在,社会思潮存在有一定的社会诱因,但是社会思潮不是社会所普遍认同的主流社会意识。例如,新自由主义思潮,自由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作为社会思潮的新自由主义并不是我们常对自由的定义,新自由主义思潮本质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新自由主義并不像人民所期望的那样为人民带来追求已久的自由以及美好的生活,反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加剧了贫富差距的程度,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因此在当今社会中各国对待社会思潮传播是有其控制的,社会思潮较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具有自身趋利性,不同的社会思潮所代表的社会群体是不同的,各个社会群体背后所代表阶级也是不同的,各个阶级所追求的社会利益也不相同。
(二)社会矛盾诱发社会思潮的产生
1895年,马克思在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期明确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来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变革的论述揭示了特定的社会有特定的社会矛盾,而社会矛盾只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社会才会发生变革。社会思潮与社会矛盾运转的基本规律是一样的,特定的社会思潮是围绕一定社会矛盾形成的;例如文化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由于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当前我们国家发展道路是否正确,由此国学热、读经热开始兴盛,人们一方面在感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时候,另一方面开始为中国今后的发展献计,由此文化保守主义兴起,文化保守主义者反对一切的突然革命和革新,甚至提出“儒化中国”的主张,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是一种极端的文化保守主义。
(三)社会思潮不仅重视话语权且关注现实因素
朱汉国学者曾在他的专著《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中提出,“任何一种社会思潮,都是由很多人的思想观点、感情意志和愿望要求等诸多因素汇合而成的,它既是一种人们自发地表现自己愿望和要求的方法,又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达成某种愿望和要求的方法,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从朱汉国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阶级所代表的社会思潮不同,各个阶级都在追求自身话语权的最大化,并切实关注现实因素,说明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表达自身的诉求时一直在关注现实因素,并且不断地将需求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力求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二、社会思潮的特征
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思潮需要对其本质特征作出研究,特征是事物本身区别于另一事物的表现,把握社会思潮本质内涵,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思潮的特征。在此之前已有很多学者对社会思潮作出了研究,主要代表为梅荣政和马立诚以及朱汉国三人在其文献中的论述,梅荣政认为,社会思潮具有群体性、传播性、政治性、现实性等特征。
马立诚认为,社会思潮有两大特征:一是社会思潮都具有比较浓厚的问题意识;二是与西方的联系比较紧密。
朱汉国认为,社会思潮具有社会性和群体性、理论性和理想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现实性和实践性、批判性和挑战性、运动性和传播性。
以上三个学者各有其侧重点,结合上述学者观点我认为社会思潮的特征为:
(一)问题针对性
以马立诚先生所著《当代中国社会八种社会思潮》为例,在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八种社会思潮,原因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改革和现代化带来的社会转型;对外开放及全球化进程的影响;时代主题和国际格局的变化等因素。以上因素都是中国在改革过程中的社会背景,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中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矛盾和冲突,促使人们不断思考如何突破既有的观念框架,寻求对策方案,以解决现实问题,由此社会思潮应运而生。
(二)显著时代性
社会思潮的产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一方面每一思潮产生的背景都是各不相同的,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社会矛盾,社会思潮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因而当然具有显著时代性,另一方面,思潮的时代性还体现在社会思潮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某一思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没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变迁,可能旧的社会思潮会卷土重来。例如八种社会思潮中的大陆新儒学,民主社会主义等,都是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消失,但是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变化,它们又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从根本上说时代性是每一个思潮所具有的特征,这是不可否认的,从思潮的产生时代性和思潮影响的深远性来看,这是所有思潮都具有的。
(三)循环反复性
为什么说社会思潮具有循环反复性,是因为虽然社会思潮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不断变化的产物,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的发展状况不断变化发展,很多社会思潮在新形势下会卷土重来。
三、社会思潮存在的利弊
对于社会思潮我们不能单方面地认为它是有利的或者说是有弊的,要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思潮,需要正确地分析社会思潮产生的利弊。首先从社会思潮产生的有利方面来看:
(一)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进行伟大斗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实现四个伟大。社会思潮形成的背景是社会矛盾的出现,并且矛盾不断尖锐化,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复兴使命的合格担当者,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社会思潮引起的社会负面影响,与错误的社会思潮进行伟大斗争,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伟大斗争需要众志成城,在进行伟大斗争中能够凝聚力量,推动我国不断向前发展。
(二)指导社会实践,建设伟大工程
社会思潮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可以理解为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实践的反映,同时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能动地影响社会实践。通俗来说,因为社会思潮是对社会问题的具体反映,虽然它属于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层面,但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实践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社会思潮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和内容,社会思潮丰富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重大问题的认识,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想和理论的支撑。根据思潮的社会性来看,思潮影响的不是某一个人,可能是某一阶级或者某一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社会思潮可以激励人们的行为,对社会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推进伟大事业
社会思潮的产生与传播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是在旧理论基础上进而完善自身的理论,旨在实现理论创新。要形成思潮引起社会的共鸣,就必须有自身的独特之处,社会思潮在进行自我革新的过程中也是理论创新的过程,不管社会思潮是否是正确主流的社会意识,只要社会思潮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就必修不断完善自身创新自身的理论。同时社会思潮也能够推动实践的创新。用马克思的矛盾论来看,社会思潮反映一定的社会矛盾,矛盾即对立统一,解决问题就需要实践也不断创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四)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现伟大梦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战略思想。社会思潮的产生会引起一部分人的跟风,经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人们会正视社会思潮的影响,由此也更加地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同心共筑。
社会思潮的存在既有它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其弊端。它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错误的思潮会误导社会发展方向,迟滞社会的发展进程
对于思潮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它,正确的思潮能够对社会起到推动作用,当然错误的思潮会误导、干扰社会的前进方向,阻碍或迟滞社会的发展进程。以民粹主义为例,很多人打着爱国的旗帜,通过一些极端的行为作出损害国家形象的事情。爱国应理性爱国,采取极端的手段表示爱国,并不是真正的爱国,这种思潮产生的影响是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的,误导社会发展方向,还会迟滞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消解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造成人们思想意识的混乱
社会思潮作为非社会意识形态的的一种。对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每一思潮又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社会思潮作为非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有对立的地方,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如果人们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接受其他的社会思潮,原来的一些认知受到冲击,人们会对原有建构起来的东西产生质疑,如果没有一个主导社会意识形态发挥引领作用,就会造成人们思想意识上的混乱。
(三)错误的思潮会造成社会的动乱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
错误的思潮所宣扬的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是相互冲突的,部分错误的思潮本身是过激且极端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煽动性,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使得部分人群信服他们,并将过激言论表现在行动之中,如当前八大社会思潮中的民族主义,造成社会的动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甚至会危及国家的安全。
四、如何应对社会思潮的弊端所带来不利影响
(一)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中的一部分,一定会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因此为了确保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全,首先要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要达到有效的宣传效果,需要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播方式,采用互动式交流以引起大众的共鸣,使人们真正地从心理上认同国家社会所宣扬的社会主旋律。
(二)密切关注各种思潮的动向,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
不同学者对当今中国社会存在几种主要的社会思潮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的认为是八种有的认为是六种,且以上是关于主要社会思潮的认定,当前非主流社会思潮也存在很多种,由此可以看出当前中国社会思潮数量之多,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潮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为了防止错误思潮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给社会、国家造成损失,需要社会和国家密切关注各种思潮的动向,发现了极端错误的社会思潮要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避免给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加深对错误思潮的认识
多数社会思潮的存在都是利弊共存的,社会思潮开始传播主要是由高级知识分子开始,再由高级知识分子传播到各个阶层中,但是由于各个阶层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所以对于社会思潮利弊认识的水平是有限的,部分人由于接受知识的水平有限,对社会思潮的认识也比较片面,因此很容易被一些思潮思想所引导,一味支持和赞同,盲目跟风。当前要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我们不断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正确认识学习各种社会思潮,学会辨别错误的社会思潮,采取理性的方式来对待社会思潮。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765-766.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朱汉国.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5]梅荣政,王炳权.论社会思潮总体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5(19).
[6]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王炳权.论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2011(1).
[8]许启贤.社会思潮初探[J].淮南工業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