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债券市场调整看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2018-09-21王飞龙

关键词:金融监管债券市场

王飞龙

【摘 要】目前我国金融业中金融技术以及互联网金融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目前存在的金融监管体制无法与当前金融业的深化发展相融合,在这一背景下,论文主要以国海证券“萝卜章”事件为例,对债券市场调整看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进行分析,首先论文简要叙述了2016年债券市场调整的特点,其次对2016年债券市场调整的原因进行分析。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供良好的帮助,进而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

【Abstract】At present, the financial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financial technology in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are continuous developing, which have made the existing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difficult to integrate 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industry. Under this background, taking the "turnip seal" of Sealand Securities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erfec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from the adjustment of bond market. Firstly, the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justment of bond market in 2016.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adjustment of bond market in 2016.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better help for the perfection of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dustry in China.

【关键词】债券市场;市场调整;金融监管

【Keywords】bond market; market adjustment; financial regulation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6-0071-0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行业的不断进步,在金融行业内已经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以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不断推动,使得我国金融相关业务在运行时更加自由化,另外我国的证券资产等业务也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我国传统的金融管理体制已经不能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由于货币资产的不断变化,使得货币供应以及信贷业务增加了相应的难度,在这种局势下,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已经相应的开始金融体制改革工作,而我国更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发展现状对金融体制进行不断改革,积极探索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以及我国发展需求的金融管理体制。

2 2016年债券市场调整的特征

2016年末,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加之国海证券“萝卜章”事件的发展,使得我国金融行业债券市场进行了新一次调整,在本轮债券市场调整过程中呈现出了几个特点,首先就是债券利率快速上升,并且收益率曲线呈现出平坦化的特点,受避险心理的影响,从债券利率水平上来看,债券收益水平呈现出了平坦化的特点,在债券信用利差角度来看,由于信用扩张以及无分享利率的影响与压力下,我国信用债券呈现出收益率上升的特点;其次债券市场流动性的风险已经逐步向信用风险传递,由于信用债券取消发行事件的发生频率较高,2016年12月债券一级市场发行总量下降了67.5%左右,并且产能过剩的国有企业和融资能力相对较差的私营企业首当其冲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1]。再次,自从15年的第三季度以来,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资本差异呈现出更大的差异性,并且各个银行之间的市场出现了资金分层的问题;另外,此轮债券市场的调整与以往债券市场调整不同的是,此次抓债券市场调整的情况更加复杂并且难度更大,且市场主体的行为更加难以预料,在调整时已经出现了货币基金被大规模赎回等现象。

3 2016年债券市场调整的原因

3.1 资金逐利问题严重

我国之所以对债券市场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的逐利催生杠杆效应,首先,在对债券进行宏观调控时,大量的资金都停留在金融体系的内部中进行自循环,使得资金出现了严重的“脱实向虚”的现象,其次,是低债券收益与高债券成本出现了倒挂现象,由于“资产荒”问题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对债务市场的配置上呈现上升趋势,而资产成本却迟迟没有下降,导致金融机构不得不采取“收益不够杠杆补充”的方法[2]。其中,资金相对紧张的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只能通过发行同一行业的存单来购买理财,由于同业存单、理财和委外的不断繁荣,使得金融机构的无序投资现象更加明显,从而导致债券市场不得不进行调整。

3.2 资金链条脆弱化严重

截止到2016年11月末,我国外汇资金为22萬亿余元,相比以往降低了2.6亿余元,由于外汇的不断流出,导致资金总体呈现紧张的趋势,进而使得各商业银行对于中央银行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另外,受商业银行低压不足以及中央银行对负债期限错误搭配的影响,加剧了我国债券市场的紧张局势;其次,由于资金结构出现严重的突出现象,导致我国中小型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不断扩大,加之我国其他金融机构对于风险规避意识较差,在日常经营中存在过于激进的现象冲击了债券市场[3]。

3.3 债券市场制度不完善

资金从银行传导至非银行机构时需要一个重要的中间枢纽,就是做市商,现实生活中,做市商充当的角色相当于金融中介,银行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而做市商的工作就是要保证资金的安全,并且从中获取利益。由于缺少对债券市场制度的管理工作,导致一旦市场上出现过桥业务违约或者抵押不足等现象,就会导致做市商推脱责任或者无为而治,导致其他金融机构难以获得资金。

4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议

4.1 完善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

为了避免我国金融市场发生问题,首先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发挥中央银行的存在作用,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合理搭配并且进行合理管理,同时还要优化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格。加强对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抵押不足问题的研究工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MLF工具的流放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还要加强对理财进行内外监管力度,在纳入信贷基础上,对于准备金的征收工作加大研究的工作力度,在信用渠道多元化的背景下使得其流动性扩张时仍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收敛,缓解或避免信用无序扩张问题的出现[4]。同时,还要细化考核制度,强化资本节约意识下的经营管理理念,从而降低对债券市场的冲击。

4.2 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协调工作

为了有效地缓解或者降低金融市场对债券市场的冲击,就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协调工作,并且要对金融业的资源监管进行统筹整合。还有明确各个金融市场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并且提高其监管力度,进而加大对金融市场的改革速度和力度,为快速实现金融市场的功能监管和统一监管做好工作;其次,还要求各部门提高对评估市场的反映能力,以确保在主动去杠杆的工作流程中使得其流动性不发生不必要的问题,从而保障不会引发大规模的金融风险[5]。还要制定有关于金融行业的综合管理统计制度,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建立交叉性的金融产品监管系统,进而全面对跨行业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掌握,从而维持金融行业的稳定。

4.3 建立健全的债券市场管理机制

在建立健全的债券市场管理机制时,首先要对做市商进行有效機制的制定,规范做市商的工作行为,以免因为做市商的不规范行为导致资金发生问题,使得做市商充分发挥其存在的作用;其次,还要加强对委外业务的相关管理工作,规范委外业务的工作行为和业务操作水平,积极倡导债券线上交易,减少债券线下交易的形式,进而有效的缓解或者避免交易风险的发生,加强对信用体制的约束,并且定期对失信人员名单公开,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道德风险。

5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2016年债券市场调整的案例分析可知,引发债券市场进行调整的原因有很多,资金逐利问题严重、资金链条脆弱化严重、债券市场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都会导致债券市场出现问题,而为了应对这一现象,在进行市场调整时要完善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协调工作、建立健全的债券市场管理机制才能缓解或者避免风险,才能使得我国金融体制与全球经济体制相融合,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立平.金融监管体制应该是动态调整的[J].中国保险,2016,48(3):4-4.

【2】星焱.债券代持的交易功能、潜在风险与金融监管[J].上海金融,2017,36(9):62-66.

【3】陈海霞.我国金融监管机制的协调化研究[J].知与行,2017,25(8):41-46.

【4】张原,陈建奇.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动因、挑战及对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9(4):23-24.

【5】吴恺智.浅谈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28(5):156-156.

猜你喜欢

金融监管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我国债券市场的久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