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2018-09-21蒋卫平
蒋卫平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是通过艺术设计研究室内或者室外的建筑环境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校企合作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广泛推广,当前该专业教学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以及基础课程重视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为适应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的大格局,文章重点探讨了针对性较强的改革建议,以期实现校企双方、社会以及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 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020-02
校企合作是我国近年来在包括环境设计专业等艺术类院校中用来提高产教融合的一种重要的途径。校企合作能充分发挥校方与企业的资源优势,通过强强联合办学,既提高了学校办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技能等职业素养,也对企业人力资源储备提供支持。长期以来,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实践存在较多问题,如教学方式比较老套、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以及基础课程重视度不够等等。笔者基于当前校企合作大背景,探讨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种思路,期待能够促进校企双方、社会以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一、校企合作概述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参与企业技术研发、院校学生培养的一种合作模式。随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大,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采取该种模式与企业联合培养所需人才。学生一方面作为学生到企业体验,同时也是企业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任务,还要承担起岗位工作和相应的责任。学生除了能学习到与实际工作相关联的专业技能,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校企合作主要包括订单合作、教学操作结合以及校企互动等多种模式。所谓订单合作,是指校方接受企业方员工,按照企业对员工的培养要求为企业培训员工。教学操作结合模式,是指校方将学生分为两组,部分接受传统授课,部分在企业进行培训,每当学期结束前进行内容总结,并交换两组内容。校企互动是指基于企业方与校方资源共享的原则实现产学研结合。一方面,企业方为校方教学提供基地场地设备、技术骨干师资。校方则需要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实际生产,让学生能够更方便和直接地接触到企业的工作,并且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特点
1.环境设计专业特点及课程概述
环境设计专业属于相对比较综合的交叉学科,主要涵盖景观设计学、建筑学、美学以及历史学等多个学科,设计包括室内规划、室外规划、园林规划、景观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等五种。通常而言,环境设计专业是以室内以及室外的建筑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的艺术设计而形成的一门实用价值很高的学科。当前国内该专业主要设置两个方向,即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课程设置重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专业技能方向的课程设置较少,例如环境工程学、城市空间与形态、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和园林设计等。
2.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现存问题
该专业课程主要分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两类,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核心课程方面。相对而言,基础课程方面的改革较少,并且重点在选择大纲、教材内容等方面改革,而针对“校企合作”等较为深入的问题研究有限。课程改革存在较多问题,首先,课程传统教学方式相对老套,课程内容与当前企业生产需求严重脱节,技能含金量明显不够。其次,课程实践性方面内容缺乏针对性,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相互间缺乏承接性与针对性。再次,重视核心课程,忽略基础课程教学,无视两类课程的延续性与关联性。最后,考核模式偏重理论,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方式不尽合理。
3.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特点
环境设计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上,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课程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办学的基础,不仅能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就业能力,还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提供保障基础。笔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实践与理论课教学一样,要在不同阶段与设计基础课、美学理论课程联系,需要有明确的学期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需要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也需要注重课程设置的整体性。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为更好地适应校企合作的大背景,提高培养人才的力度,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改革思路。
1.优化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应该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考虑到不同学生存在明显的设计爱好倾向,课程的改革更迫在眉睫,通过塑造出有特色、有实用性的设计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由于当前环境设计专业的生源相对比较多样,学生在设计专业的基础有较大差异,部分学生艺术设计功底偏弱。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需要结合校企合作的项目实践进行优化。创造出理论实践并重、更为实用的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全体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
2.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现业师同授机制
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通常是基于教室、实验室以及教学基地等相关建设单位进行的以课程作为建设平台的模式。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由于环境设计课程需要在实践性方面明显提升,对于教师在行业中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首先,教学团队建设应该更加多元,保证教师结构合理化。既保证一定比例的“学院派”教师,也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企业技术骨干师资。其次,教学团队的职能需要更加综合。教學团队除了重视传统业务以外,还需要重视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指导、企业技术支持以及企业在职员工培训等业务。最后,改革后的教学团队应定义为开放式团队,主要动力源于任务的驱动,而与传统的院系、教研室等划分团队的方式具有本质差异。应用型教学团队在确定团队内成员时,需要按照特异的任务等对教学团队人员进行调整,建立项目流程组,实现多个团队之间的资源共享。
3.创新性教务管理,改革考试评价标准
对于毕业班学生,改革毕业论文考核内容,重点引导学生在提高自身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提高。鼓励学生参与研发课题项目,将课题奖励引入考核体制,调动学生项目参与积极性。教务管理实行创新性建设。教务管理时,应该重点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差异化培养,协调校方以及企业方面的作用,建设并管理好校方以及企业方面的教师队伍,完善教学绩效考核体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其创造能力。
四、结语
校企合作育人是当前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创新模式。通过将校方与和企业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将学生培养成对企业而言无缝过渡的人才。为实现这一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笔者分析了环境设计专业特点及现存问题,提出应从课程体系、教学团队以及教务管理等角度进行改革,把培育适应社会的全面人才作为最终目标,构建一种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的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飞龙.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及其大学生就业力培养定位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9):58-59.
[2]顾德库,孙建三.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战略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16(5):10-14.
[3]孙立华.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6):23-26.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