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塞恩,钟表故乡的当代艺术撷英

2018-09-21李姜苒

收藏·拍卖 2018年5期
关键词:加特毕加索当代艺术

李姜苒

谈起卢塞恩,你不会想象到这个城市是富有艺术气息的。相反你会觉得这是一座无比商业的城市,这一切都得怪瑞士享誉世界的制表业将此光环给夺取了。当然,它作为“钟表故乡”,因此被钟表的“光环”簇拥而戴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里有瑞士最大的钟表旗舰店Bucherer,是欧洲最大的钟表珠宝零售商。卢塞恩给人第一感觉,即这是一座因为制表业而存在的城市。但钟表业繁荣的景象下,当地的博物馆却珍藏着一流的当代艺术收藏,大批毕加索晚年的作品展示在原先的国家银行金库中;当代艺术博物馆与会展中心融为一体,艺术与商业,在卢塞恩就这般和谐地共存着。

抵达的当天,是初春的气候,万物万物苏醒。将汽车泊在卢塞恩湖的附近,我开始用的我脚来丈量卢塞恩。空气略带着远处雪山的寒气,但阳光却毫不吝啬的撒满了卢塞恩湖面,荡漾出一种莫奈画中的光影色调,同时又带着马蒂斯画中的张扬迷离情调。湖的另外一面,古色古香的古典风格建筑以及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林立错落在岸边,呈现一种毕加索画中的阶梯结构,层层叠叠。难怪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游览卢塞恩后写下:“卢塞恩的这片水,这群山,这蓝天,给我的是那样强烈的美的刺激。我全身蔓延着某种神秘的焦虑,某种杂乱的、不可名状的感情,以至使我想抱住某人,紧紧地抱住他,搔他,掐他,并做出某种超常的举动。”

卡佩尔桥,艺术与建筑结合的古桥

回味着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卢塞恩,不知不觉徒步到了作为卢塞恩城市象征的卡佩尔桥(Kapellbrucke),这是瑞士卢塞恩最为主要的城市代表。

假设用四面墙,将卢塞恩的卡佩尔桥(Kapellbrucke)围起来,建成为一个建筑物,那么这一定会是一个由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极具历史意义的艺术博物馆。作为欧洲目前最为古老的木制结构桥梁,它的历史悠久,横跨着卢塞恩市的主要河流罗伊斯河。作为一座桁架桥,它的结构是独一无二的,主要由中等长度的木头支撑,三角形的木制桁架组成,各类木头桩架支撑。它建造于1333年,最早的功用像很多中世纪古城一样,是为了用作工事防御,目的是为了防止南部其他城市的攻击,或者是洪水的冲击。

在桥上屋檐梁上的内饰三角框架中,依旧还现存着一些古老的油画,这些画作极具艺术欣赏价值。最早的画作可追溯至17世纪,画的内容以宗教内容为主,多为卢塞恩的历史事件和卢塞恩的历史英雄人物,非常引人入胜。现存有一些由当地天主教画家汉斯海因里希贝格曼绘制,最初一共有158幅画,其中有147幅在1993年的火灾之前就已存在。火灾发生后,很多绘画被烤黑或者烧毁,后来修复中收集了47幅作品的遗骸,但只有30幅最终完全恢复。

在国家银行金库观赏顶级私藏

假若你对艺术充满了热爱,那么不妨花点时间缓慢地踱步穿过卡佩尔桥,缓慢地消化着这座带着古典艺术气息的卡佩尔桥上的一副幅中世纪风格绘画。那是一场绝对令人享受的体验。桥的另外一边,通往卢塞恩老城中心,往前走,你会看到一座新古典现代建筑区域。

在这一片优美的新古典艺术建筑的街区中,你会看到其中的一栋独立的建筑,它是罗森加特的私人收藏博物馆(Rosengart Collection)。这栋建筑物的前身是瑞士国家银行的一个分支,但是现在它是卢塞恩极为热门的文化活动地点,想象一下在一个曾经被作为国家银行金库的场所,观赏大师级的画作,就不禁让人心生兴奋。从博物馆的历史来看,罗森加特私人收藏博物馆是卢塞恩市建立最晚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立者是卢塞恩非常有名的艺术品交易商兼收藏家齐格弗里德罗森加特(Siegfried Rosengart)的女儿安吉拉罗森加特(Angela Rosengarf)。

罗森加特是出生于德国的瑞士人。为一名有名的艺术品经纪人,他同时也是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保罗克利(Paul Klee)的重要伯乐之一兼艺术品收藏家。当然,他最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商品经纪商人,在卢塞恩曾开设了一家画廊,主要是负责艺术品的商业交易买卖,随着他对艺术的热爱俱增,很多他收购回来的艺术画作,便被经常留置在画廊中,无论买家出多少价格都舍不得卖出,久而久之他产生了收藏的嗜好,成为了一名收藏家。他的女儿安吉拉罗森加特从小耳濡目染,因此从小也就产生了对艺术的热爱。1985年,齐格弗里德罗森加特去世,安吉拉继承了家族的事业与收藏。不同于父亲,安吉拉放弃了在艺术商业里追逐,从而开始专注于家族收藏的运营,特别是向社会公众进行艺术传播与分享。

经过多方的工作与交涉,在2000年,安吉拉终于将自己从瑞士国家银行购买的独栋建筑改建为博物馆。于2002年的春天正式对外开放,就这样,罗森加特的私人收藏终于找到了永久住所。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这个博物馆得以成立,完全是因为某一位画家,这位画家的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所以这座私人的收藏馆在早期又叫做巴勃罗毕加索博物馆,原因很简单,它有整整一层楼里面都是毕加索的绘画和素描作品,其次另外一层还有独一无二的属于巴勃罗毕加索的私人生活照片。这里所收藏的毕加索的绘画作品,从早期的蓝色时期到优美的立体主义绘画,但最为代表性的,还是毕加索晚年时期的油画、素描以及大量的文稿與图片。尤其1973年,也就是在毕加索去世之前那几年。尽管当时的毕加索饱受着疾病的折磨,但他仍然继续画画,因此博物馆收藏着他从1967-1972年间的8幅油画和13幅钢笔画。所以说,馆内的大部分藏品都是毕加索生命中最后20年的作品,属于超晚期作品。其中,在博物馆一层的中央大厅,展示着毕加索在1967年后期创作的5件重要作品,创作这些绘画时,毕加索已经87岁高龄,但他的才情丝毫没有减弱。其次,还有一些略微早期的毕加索风格成型以后的立体主义作品,尤以女性身体和女性肖像为主。

除去毕加索的艺术作品以外,馆内还收藏着世界著名的19世纪和20世纪绘画大师的艺术作品。比如保罗塞尚(Paul Cezanne)、克劳德莫奈(ClaudeMonet),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马克·夏加尔( Marcchagall)、保罗·克利(Paul Nee)、胡安·米罗(Joan Miroi Ferra)、乔治·布拉克(Ceorges Braque)、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切、大卫·邓肯(David DouglasDuncan)等等。几乎所有的藏品都是世界著名大师的重要画作和艺术作品,当然其中主要的亮点是毕加索的180幅绘画艺术作品和克利的125幅绘画作品,当然最令人想要观赏的是,有关毕加索私人生活的那些独一无二的200多幅摄影作品。

湖景与杰作交映的当代艺术博物馆

在逛完了大师级别的博物馆,缓慢走回卢塞恩湖畔是一种享受,湖水清澈,两岸的美景倒映湖中。其中一个倒影就是卢塞恩的当代艺术博物馆。该建筑物在卢塞恩火车站的旁边,同时也耸立在卢塞恩的湖畔。

比之罗森加特收藏博物馆建筑的历史,卢塞恩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历史要年轻很多。现在的面貌是在1996年经过拆除重新建设的,由法国的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设计,该建筑师同时也是普利策获奖者,建成后的建筑被称为卢塞恩文化与会议中心(Kultur and Kongresszentrum Luzern),被简称为KKL。整栋建筑物是一座极具现代性的多功能建筑,卢塞恩当代艺术博物馆位于第四层的顶层,面积高达2以刀平方米。让努维尔这位建筑师设计的展厅,非常有灵气,钢和玻璃等材料让整个展厅的色调呈现一种属于金属的中性,同时又与卢塞恩湖面相呼应,如同一面镜子。同时展厅的灵活性和功能性都很强大,屋顶自然采光,站在博物馆的窗边可以俯视大半个卢塞恩湖,以及火车站附近一系列古典建筑群的全景,给人绝佳的视觉享受。

2000年,卢塞恩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其崭新的现代建筑中开幕,正式对公众开放。其收藏的藏品大部分来自于瑞士卢塞恩艺术基金会的艺术品收购,以及社会各界艺术人士的捐赠。藏品囊括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如今现当代艺术作品,时间跨度相当大,并且有着数量不少的早晚期巴洛克风格的艺术绘画,以及非常值得一看的来自19世纪,以及20世纪70年代瑞士本土画家的藝术作品。特别是亚历山大卡拉梅(Alexandre Calame)和罗伯特祖德(RobertZund)等艺术家为代表的风景画。还有由费迪南德霍德勒(Ferdinand Hodler)和汉斯艾门艾格(Hans Emmenegger)和菲利克斯瓦洛东(Fdix Vallotton)为代表性的瑞士艺术家作品,还包括了当代在国际比较活跃的瑞士艺术家,比如安德烈·托姆金斯(AndeThomkins)、乌尔斯·吕提(Urs Luthi)、阿尔多·沃克(AldoWalker)和雷米·马可维奇(Remy Markowitsch)等艺术家作品,它们都是博物馆的亮点。

当然也有不少当代的国际知名艺术家作品,其中有来自美国的保罗·泰克(Paul Theek)、德国的迈克尔·比斯(Michael Buthe)、美国古巴裔的女权主义家安娜·曼迪耶塔(Ana Mendieta)和意大利的吉塞普·佩诺内(Guseppe Penone)等艺术家的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博物馆的藏品一直在持续地扩展。但是一直以来,卢塞恩当代博物馆都在强调,其收藏艺术藏品并非它的全部功用,作为一个沉思、再生和享受的艺术场所,它尽可能地保持着其当代流动性。因此,在有限的展览空间内,经常将其收藏的艺术作品,用不断变化的形式呈现,反复地强调展览空间的重要性。因此,卢塞恩当代艺术博物馆最大的特色还是它每年多次的临时性展览。目前,卢塞恩当代博物馆,凭借其在瑞士国内和国际艺术家的临时展览,被认为是瑞士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

离开博物馆之前,我再度站在博物馆的落地玻璃窗前眺望,城内巴罗克式的建筑物比比皆是,中世纪的风格与博物馆的现代性有点格格不入。多车道上的新型汽车在卢塞恩桥上开来开去,与此分叉的是一条条鹅卵石小巷,直抵古城深处的中世纪广场们——五谷广场、鹿儿广场、美酒市场、谷物市场,环绕在这些广场上的建筑外墙上的宗教古典式墙画似乎隐约可现其色彩,不远处带着现代立体主义风格的当代建筑在卢塞恩湖畔层层叠叠铺展着,这无疑是一幅新颖又带着趣味,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绝美画卷。

猜你喜欢

加特毕加索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毕加索的厨娘
毕加索:像孩子那样画画
加特可e-Axle概念机型全球首发
看不懂没关系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最“牛”的减压方式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一夜成名”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