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018-09-21黄东林
黄东林
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广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锻炼学生创新思维、专业技巧等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发展需求。基于此,学校必须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而教学实验作为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现实意义出发,阐述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包括思维、观察、想象、记忆、语言、操作和实验能力。而小学科学以其探索社会、求得真知的优势特征,一直被认作为学生启蒙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其中,实验操作是科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之一,它不仅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学生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和观察来发展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指导、实验后写实验报告,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明确的观察计划,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使学生搞清楚观察的目的和内容,减少盲目性。这就需要调动学生各种感观进行观察,发展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以及触觉等各方面的感觉能力,并通过设问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使学生的观察力得到协调发展。
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个体的智力,只能在操作活动中得到发展。操作包括作业练习和动手操作两个方面。学生的智力不仅在操作中表现出来,而且在操作中得到发展。智力与实践操作,两者是本源地联系在一起的。有人认为:学生实践能力是知识升华为智力的转换器,可见操作能力的重要。在实验前,教师要精心备课,明确实验课的难点、重点,并做好实践准备。在实验中,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语,放手让学生自己做,逐步学会有程序的动手操作,有条理的进行实验,从而使智力得到发展。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要使学生在观察中思维,在操作中思维,一方面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以激发思维;另一方面,要通过学生写简单的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些实验可引导学生用口头语表述实验的基本思想,复述实验的经过和结果,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根据实验内容,来设计安排创造能力的環节。让学生去验证前人的科学结论、发明成果,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科学结论。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原型启发,激发其创造灵感,这样,就可使学生在实验中主动进行创造发明。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目前,在教学领域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的特点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要想做好实验,以及到大自然观察,写好观察日记,每个学生必须细心认真、并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每个实验都倾注着每个学生的情感和智力,能够较全面地发挥每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实验教学是科学启蒙教育 实验教学能够培养热爱大自然、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思想,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学风和科学态度。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仔细观察、正确操作实验,充分发挥自身主观意识的能动性,指导社会科学现象的客观反映。同时,实验的操作往往需要由一个小组来共同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再有,教师必须强调学生爱护实验仪器意识习惯的养成,这可使学生从小学会收拾自己的东西,养成较好的管理习惯。
培养学生实验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以求得新的认知。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征,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动手操作实验,并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认知体系。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以及引导学生树立目标、正确世界观、创新意识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创新发展能力是实验教学目标
科学实验的操作并非理论知识学习那么简便宜行,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难度、所面临的障碍相当多,但可以此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实验失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有的学生可能丧失信心,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气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直到做成功为止,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此外,由于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独立观察,亲自操作,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将实验由“被动”变为“主动”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教学结构进行体制改革、教学模式转型、教学目标升级,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充分发挥教师育人的功能,使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组成部分都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操作方式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仪器,在查询各种资料的前提下制订好实验方案,并将自身个性化的特点融入实验方案中。
重视科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环节 演示实验的基本含义是:把实验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现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的过程。其中,既包括实验仪器和具体事物的演示,也包含教师所提供的模型、相关实物通过多媒体、模拟操作的方式展现出来,还包括结合幻灯影片、动画、音频等方式进行课堂模拟实验。课堂模拟实验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实验教学的关键部分,在科学教学中将此作为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感知认识,巩固知识认知结构,对学生在分析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起着正确的示范作用。在传统的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处于主动的教学地位,示范试验的任务多由教师具体操作。这种示范试验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弊端,因为这并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实验教学时应当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进行科学指导,学生积极配合参与。实践证明,由于科学教学所提供的实验操作机会较少,使得自主实验操作机会十分珍贵,学生对于这种演习实验颇有兴趣;倘若利用好这一特征,便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思考,在实验进程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中的各项潜能。
科学融入现代化教学方式 将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虚拟技术实验模拟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融入到科学教学中,可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优化教学模式,加快教学模式转型升级;此外,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找到学习乐趣,使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在课堂中多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合实验教学,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 科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开放实验室教学,这是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通过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在充分学习课堂知识后,可以依据自己感兴趣或者有疑惑的地方进行自主实验,将自身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观察到的融入实验中,进行试验创造。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作为教学模式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最为关键的是,可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及个性化发展。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高素质人才必须在创新思维与操作能力方面有较高水平。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必须加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科学教师,应当结合新教育体制改革要求,重新认识、深度研究实验教学中所体现的多重教学功能,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同时,充分发挥教师育人的功能,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培养富有创新思维、专业素质、复合性强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