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县中心村产业扶贫规划探讨
——以茶陵县严塘镇兴塘村为例

2018-09-21高一茹刘伟刘和平黄泽江

广西农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塘村旅游建设

高一茹 刘伟 刘和平 黄泽江

(1.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株洲 412000; 2.株洲市荷塘区驻茶陵县严塘镇兴塘村扶贫队,湖南 412000)

十九大报告[1]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不懈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贫困人口。为加快推动贫困人口脱贫,《“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国发〔2016〕64号)要求,要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实施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科技扶贫等产业发展脱贫措施,促进扶贫开发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3]明确“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和林场、农场等,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服务乡村、带动周边的服务功能型综合性小城镇。

产业脱贫是扶贫攻坚的治本之策[4]。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必须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实施精准产业定位[5]。在贫困地区农村有一类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心村,虽然有贫困户,但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贫困村,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交通和自然资源等自身优势,通过特色产业规划建设,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的有机融合,对全面脱贫,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兴塘村产业发展现状

1.1 区域资源现状

严塘镇地处井岗山罗霄山脉中段,位于茶陵县东南部,距县城19km,东与江西永新、宁岗两县接壤,兴塘村地处严塘镇中心位置,是严塘镇政府所在地,有7个村民组,402户、1864人,人均纯收入4000元,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254人。耕地面积59.5hm2,山地面积213.3hm2多。中心村域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油菜、大豆、西瓜、柑桔等经济作物种植面较广。钨、锡、铁、萤石、大理石等多种矿藏储量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加上S345公路(茶陵和吕至攸县高和)、严塘至茶陵县城段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和已经建成通车的衡阳至炎陵高速、G72高速(茶陵东出口距严塘镇17km)、醴陵至茶陵高速(S11),大大提升了严塘镇的交通区位优势。兴塘村经济作物、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开发、利用率低。

图1 茶陵县严塘镇区位、交通分析图

严塘镇是历史红镇,有6位共和国将军,追认在册烈士1044名。而且辖区具有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旅游资源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湖里湿地、石峰仙、白龙峡等丰富的自然景观,目前仍然处于“养在深闺未人识”状态。

2017年株洲市委城市工作推进会和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下发的《株洲市特色城镇建设实施方案》(株办发〔2017〕6号)明确表示,2017年,株洲市即将全面建设20个特色城镇培育对象,至2019年,株洲市的每个县、市、区至少实现一个“明星特色镇”的打造建设,全市极力打造5至10个省级特色镇。严塘镇成为20个特色城镇之一,定位为“生态园林小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自驾游的兴起,以及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景观化、生态化的推进,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与株洲市特色小镇建设,依托自驾游的休闲旅游发展正当时。

表1 茶陵县严塘镇旅游资源情况

1.2 产业结构现状

兴塘村地理环境较差,村内山多田地少,耕地面积小,山地面积比重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地资源贫瘠,主要以种植水稻和大豆、西瓜、柑桔等经济作物,村域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

现阶段,兴塘村与鑫业水稻种植社达成合作意向,大部分农田进行了流转,实施了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管理,提高了产业效率,但是提供的岗位毕竟有限,大部分村民从事的都是农业工作,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少之又少,几乎没有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现有经济状况较差。

1.3 劳动力现状

人才是地区的第一发展力,但是由于教育水平滞后,大多数村民在传统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影响下,呈现出来的种植技术水平低、文化教育水平低,抗风险能力不强以及长久形成的传统思想,使得村民追求自身发展主观能动性不强,自主创业意识不强。部分村民对国家、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或者惠民项目都不主动参与,甚至有的村民带有偏见的看待国家、政府提供给贫困落后地区的各类帮扶措施。这种思想导致村民不愿意主动就业,浪费国家、政府提供的惠民政策和资源。年轻人口外流现象严重,一是由于地区发展情况无法提供相应资源,二是村民对指标政策的浪费,使得中心村村域内呈现老年人居多,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乡村发展缺少活力以及优质劳动力。

2 兴塘村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困境和政府现有措施

2.1 兴塘村产业发展的困境

兴塘村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作物为主的第一产业,日渐不能满足村民的内在需求以及政府经济指标的要求,产业升级转型迫在眉睫。产业转移的根本是劳动力转移。由于技术、知识水平等原因,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成为最大的困境。转移实施难又主要体现在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对产业的适应性影响转移就业成功率,二是劳动力在重新选择生产活动时,就业能力的影响。当前,乡村劳动力就业的趋势是第一产业到第二、三产业,“主导型”走向“服务型”,“经济性”走向“价值性”。在乡村旅游服务为主的产业转移中,根据劳动力就业阶段性、习惯性的一些特征,应加快乡村旅游服务区建设、搭建有效转移平台,积极对劳动力选择就业的引导,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形成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持续内在动力。

2.2 村级扶贫政策措施

2.2.1 多措并举,一对一帮扶,对贫困户分类施策、分类帮扶由镇政府实施产业帮扶 兴塘村依托本地种养殖企业合作社技术和资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动员引导贫困户申请银行小额免息贷款入股企业,参加利润分红以发展种养业,并且提供劳动部门技术创业培训,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对家庭困难学生实施助学帮扶,例如“雨露计划”、助学贷款等困难资助,还有医疗救助帮扶以及社会保障帮扶等等。

2.2.2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兴塘村计划投资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完善村级阵地建设。道路建设方面,按市级标准硬化村主干道路、产业发展道路,拓宽村道,架设路灯,提高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改善村域内基础设施环境,通过在村域内主要交通道路实施绿化,提高村民居住环境质量。继续投资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保障村民的生产生活和交通安全。

3 乡村旅游规划趋势分析

乡村旅游作为新的旅游形式,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协助农民实现自主脱贫、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差距等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乡村旅游所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是依托当地4A、5A级风景区、气候特点、自然风貌、地质地纹、风俗文化等当地资源,完成旅游产业的整合,从而形成特色小镇,农村城镇实现产业创新升级,这是中国最重要最具有特色的旅游城镇化模式。在我国休闲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以旅游休闲产业为基础,以旅游相关产业建设完善为支撑,以养生地产、商业服务,集散功能为延伸的开发模式,已经成为许多乡村以及小城镇实行“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趋势。

3.1 旅游综合体成为未来乡村旅游主流模式

“旅游综合体”,是指基于一定的土地基础以及旅游资源,以旅游休闲为导向对乡村土地进行综合开发而形成的,以互动发展的旅游吸引核、休闲聚集区、旅游地产社区为核心功能构架,相关配套设施与延伸产业为支撑保障,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休闲聚集区[7]。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农业观光型旅游以及中心村旅游服务产业的开发与经营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对农业技术、发展乡村旅游相关产业的运营管理技术的学习,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对新技术的接纳、吸收和应用的能力。科学化的利用相关技术以及生产技术手段,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对可替代新技术选择的反应能力,紧跟科学技术进步的脚步。

3.2 发展乡村旅游综合体,构建新型旅游城镇模式

依托乡村资源打造旅游综合体,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综合体,建立建设旅游引导的大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示范样板、休闲农业综合体、家庭休闲农场、企业乡村会所等产品体系的新型旅游城镇。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旅游综合体的发展实施计划实际上是由五个部分构成:旅游吸引核、休闲聚集区、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网、产业延伸环[7]。

3.2.1 旅游产业的整合是根本支撑 旅游综合体就是要实现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明确区域核心支柱产业的支撑力量。对于兴塘村而言,这个产业就是以兴塘村为中心打造的综合服务区,以生态农庄为发展中心,发展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创意文化、商业配套、康体地产等产业,整合产业资源。

3.2.2 旅游消费的集聚是发展动力 旅游综合体的动力机制就是当地资源,兴塘村拥有的优越环境、红色文化资源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具备建设旅游休闲、农业体验、度假的条件,能够吸引拥有极强旅游消费能力的城市人口。旅游消费通过乡村产业搭建平台而形成旅游消费聚集区,有效带动乡村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

3.2.3 基础设施的配置是基本依托 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依据村镇内人口的生活水平及产业发展建设的需求,完成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设置,包括道路平整、通水、通电、通网以及垃圾处理、综合管网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设置,也包括商业、医疗、文化、体育、绿地、教育、邮政、安全等城镇公共配套的配套设置。完善旅游综合体的各项基本设施,才能够实现综合体的稳定运营和持续发展。

3.2.4 服务管理的创新是相关保障 作为服务于外界人口产业集群,旅游综合体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综合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其自身特色发展需求的服务与管理保障系统,确保旅游产业体制的有效运行。一是要为产业内从业人员建立约束制度和保障制度;二是要为旅游综合体建立其服务保障机构,有效管理游客保障区域安全。

3.3 坚持“六化”的旅游产业规划思路

乡村旅游规划既是宏观规划,又有微观意义,特别是对于乡村环境、村落风貌、交通、民俗旅游、传统农业、特色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打造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有利于“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新桃源”的打造与实现。

3.3.1 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确定了开发主体的乡村旅游产业中,注重产品特色,突出开发产业的主体,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等,取得成本优势,并且因地制宜,结合山形水貌打造龙头特色产业,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地域性的高起点、高标准的乡村旅游规划。

3.3.2 技术利用适用化 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农业观光型旅游以及中心村旅游服务产业的开发与经营需要相适用的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对农业技术、发展乡村旅游相关产业的运营管理技术的学习,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对新技术的接纳、吸收和应用的能力。

3.3.3 农业生产规模化 农业高效规模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8]。在村域农业规划管理中,有效的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生产的管理办法,在完成土地流转的情况下,实现农业产业化、机械化,遵循农业发展规律,鼓励创新型农业的发展,解放多余劳动力。

3.3.4 产业运作市场化 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在实际的旅游产业中,许多的管理人员均由村委的官员以及当地村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呈现粗放经营,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因此,乡村需要专业团队运营,实现产业经营市场化。

3.3.5 环境建设生态化 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产业主要的发展依托,在对乡村环境进行规划管理时,应避免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只顾当前不管以后的环境破环行为。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正确看待“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3.3.6 经济提升高效化 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建立产业成本管理体系,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适当扩大旅游产业的规模,优化旅游产业的结构、产品和服务,在同类行业中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利益高效的发展。

4 兴塘村产业发展规划建议

通过对兴塘村基础现状、产业发展困境的分析,兴塘村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将旅游业确定为兴塘村的支柱产业。第一,旅游产业链,能够带动中心村村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综合发展。第二,旅游综合体,不仅仅体现在旅游产业对中心村村域的经济发展的带动,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吸引外来的从业人口、改善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与传承红色历史文化、打造中心村村域的文化品牌。

在兴塘村扶贫产业规划中,依据其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计划打造以服务为主的旅游接待中心、旅游产品体系中心。严塘镇旅游资源按旅游类型划分,旅游产品体系为“三级六类”,其中:核心产品包括山水观光旅游(万樟园林,湖里湿地,白龙峡等)和红色文化旅游(苏维埃政府遗址),是乡村全面建设旅游资源和塑造自身旅游形象品牌的主要方向;重点产品包括康体度假旅游、魅力乡村旅游和亲子休闲旅游(鑫业生态农庄),是兴塘村顺应旅游趋势和实现区域旅游战略的支撑要素;一般旅游产品包括商务会议旅游,对现有旅游产品种类进行相应补充和辅助,提升综合旅游的吸引能力。[8]

图2 “三级六类”旅游产品体系

4.1 发展以乡村旅游服务为主的支柱产业

旅游与产业相结合,成为乡村旅游产业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消费性服务产业,结合当地特色,利用现有资源,是旅游服务与旅游设施“高投资、低回报、长周期”的开发项目。高额的土地一级开发利润和旅游休闲度假房产利润,可以抵消旅游服务与旅游设施项目开发的高成本。

对于严塘镇而言,拥有较好的红色旅游资源和万樟园林生态旅游资源,在严塘镇中心村兴塘村规划建设集旅游、休闲、拓展、体验及现代农业于一体的生态农庄,农民参与旅游受益,区域经济获得全面发展,为“生态园林小镇”特色定位提供支撑。

4.2 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扶持机制

旅游发展过程中应遵循贫困人员优先参与的原则,贫困人口在经过培训后能胜任相应旅游服务岗位,建议政府招商或制定优惠政策应将提供就业岗位作为前置条件,以保障旅游开发的扶贫性质,实现贫困人口的收益和发展。要完善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建立贫困人口档案,精准掌握贫困户的情况,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土地确权、土地流转确认和保障村民的土地物权,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在旅游开发中,建立村集体经济模式,参与市场化运营,实现多方共赢。鼓励贫困村民参与旅游服务或以股东身份参与旅游开发,实现供地农民、投资企业和政府的三方共赢。

4.3 组织完善的产业链规划,实现多产融合

发展现代农业,不仅需要政府支持科技人才以及产业支撑,还要建立大系统的农业产业格局,努力挖掘当地特色产业,建立完整而且具有特色的产业链,多产融合共同创造经济价值。兴塘村产业资源丰富,宜将分散产业完成整合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

4.3.1 农业旅游链 通过和鑫业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合作,开展现代化农业观光、体验旅游。以农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强化农业的建设,将农业生产与旅游体验有机融合,建立“农业旅游链”的发展模式打造具有旅游区域竞争力的农业旅产品。

4.3.2 泉水产业链 茶陵“野草鱼”是株洲茶陵的地理标志产品。野草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甘醇,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受到许多人的追捧。然而,由于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倒刺鲃天然鱼获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日趋上涨。可利用村域的活泉水养殖鱼类,同时满足游客观光、餐厅供应、顾客消费、科学研究等各项活动的进行,维持泉水产业链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

4.3.3 菌草产业链 乡村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种植养殖基地,回归农业是发展之本。但是,回归不是单纯的保守与后退,而是从更具有前瞻性的视角区进行考虑。多年生菌草蛋白含量高,用于家畜饲料,以其结合畜牧加工业,替代饲料喂养牛羊,牲畜之类的畜牧养殖业,促进菌草产业的发展。

4.3.4 服务中心旅游 依托周边的景点,建立建设完整的服务点。连接石峰仙,白龙峡,湖里湿地等景区,通过交通解析,构建“严塘旅游环线”,打造“乡村慢旅”体系。对严塘镇来说,旅游发展相对周边较落后。在S345建设完成,交通改善后,更容易发生游客“过而不留”的情况,所以建设镇域旅游服务中心有利于村域建设,也是留住客源的重要方式。旅游区服务中心作为众多产业的主要依托,串联各个景区,发挥着引领核心的重要作用。

4.3.5 加工业旅游 依据当地的菌草、泉水鱼等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在对村民进行产业培养,就业拓展之后,上岗到加工业,从而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丰富旅游产品类型、解决内部需求以及外部供应问题、扩大旅游市场需求、拓展旅游扶贫途径。

4.3.6 服务业培训产业链 建设休闲服务业的培训工作,服务与旅游天生密不可分,在村域建设旅游培训基地,招资引商,通过发展旅游休闲服务业全面提升兴塘村的吸引力。不仅对周围景区的人员进行定时培训,也可作为株洲,长沙的旅游培训基地,解决客源量问题,是保障其他产业运作的重要来源,以及提升旅游附加值的重要举措。

图3 兴塘村鑫业生态农庄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4 兴塘村鑫业生态农庄鸟瞰图

5 结语

在我国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建设,传统的产业扶贫规划已经因为目标的单一性而逐步显示出效用的不足,乡村旅游建设可以预见,多重产业的链状发展的综合性产业经济规划必将逐步展开,综合扶贫工作将乡村发展重点放在加强旅游这一支柱产业建设,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庄面貌和居住条件,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快速平稳发展,鼓励村民从事农旅、产旅相关行业的发展,将兴塘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兴塘村作为严塘镇的中心村域,要发挥中心区域的影响力和综合能力,在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完成“输血”到“造血”的改变。实现“中心”辐射“周边”,“周边”支撑“中心”的良好产业发展模式,要围绕扶贫做产业,抓好产业促扶贫,积极建设服务型新城镇化的旅游综合体,打造“美丽中国新桃源”才能全面完成扶贫工作,带动经济发展,为当地村民创造生态、绿色、健康、适宜的生产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塘村旅游建设
新兴悦塘村智慧光伏项目开工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四年,一个山村的转变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深入界塘村三冲屯开展扶贫调研活动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