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朴初谱写《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

2018-09-21陈益群

民主 2018年9期
关键词:敬献民进中央首词

□陈益群

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从根本上冲破了“左”的错误思想,各条战线开始“拨乱反正”,把被“四人帮”颠倒的历史再纠正过来。1979年8月,赵朴初谱写了《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对教育系统揭批“四人帮”罪行、促进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风尚,起到了鼓与呼的积极作用。赵朴老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呢?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1979年暑期,国家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在北戴河召开全国班主任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邀请民进中央领导出席。民进中央就邀请一贯重视和关心教育事业的赵朴老去参加,赵朴老也答应了。但是临到开会前,赵朴老有重要活动不能分身前去,感到非常抱歉。当时分管文教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出席了北戴河的经验交流会,对赵朴老不能来,也感到很惋惜,就通过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杨滨同志捎过话来,赵朴老能否写首诗词,对忠诚教育事业、不畏艰难、不辞辛苦、埋头苦干的教师予以关怀和鼓励,赵朴老就欣然答应下来。经过酝酿推敲,谱写了这首《金缕曲》。

对于这首词的内容,赵朴老在多个场合进行过解读。在民进中央的一次会议上,赵朴老应要求朗读了这首词,并动情地逐字进行解释。赵朴老说:“那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我原是抱着殷切期望打算去向大家学习的,但后来没有去成,他们将那次会议的材料给我送来了,我看了很感动,看得流了泪,我认识到教师担任的工作确实是伟大的工作,肩负的任务确实非常光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在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我写的那首词,就是在看了材料之后心中涌现出这么一种炽热感情下写出来的。‘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这是真实的写照,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英雄就在眼前嘛!接下来说的是教师的品质,‘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这点大家都是感同身受的,‘文化大革命’中老师们受到的冲击是很大的,真是不堪回首。像我们民进中央葛志成同志的前夫人华锦同志,就是被折磨致死,以身殉职的,说得上是历尽艰辛了。我还认识一位教师,当时被剃了阴阳头,打得遍体鳞伤,他自己把血衣洗干净,仍然回到教育岗位上去,并不懊悔。他们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就是把身子许给了孺子,献给了教育事业。‘折齿’的故事出在《左传》中,齐景公伏在地上装作牛,让孩子骑在自己背上玩,一不小心,头磕在地上,把牙齿折断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也是用了这个典故。当时齐景公是怎样处置他的折齿的?不清楚,也许是吐掉了,但我们的老师不是吐出来,而是吞下去,和着血吞下去的,什么也没有说,真是无怨无尤呀!‘捧丹心,默向红旗祭’,他们捧着一片丹心,默默地向着红旗致祭,他们忠于党,忠于教育事业,爱人民、爱人民的下一代,他们的‘忠与爱’真是无与伦比的。”

“词的下半阙,是说老师像园丁一样培育祖国的下一代,‘幼苗茁壮’成长,不仅是园丁高兴,大家都高兴,但是有几个人知道老师们平时有多辛苦?‘晚眠早起’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他们的辛勤劳苦是说不完的。‘燥湿寒温荣与悴’,这是以‘幼苗’成长形象地来比喻学生的思想情绪、进步退步等等,正如育苗人注意环境的燥湿,天气的冷暖,叶子的青黄,要整天地细细观察,耐心地培育。老师们对孩子每一点细微变化,都安放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正是他们对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年轻一代的无限热爱,才能做到这样,否则,哪怕有很大的问题发生在眼底,也会看不到,更不会放在心头了。教师们能够发现学生的问题而又能够费尽‘千方百计’去解决问题,这种了不起的智慧,仍然是发端于‘忠与爱’。他们现在培育的‘幼苗’,到本世纪末,就是承担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才,‘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他们的‘光和热’是‘无穷际’的。”

赵朴老说,“我是含着泪来填写这首词的”。他的这一大段叙述,饱含着他爱党爱国的热忱,倾注着他关心教育事业对人民教师的尊敬;不仅是对受过迫害教师的平反昭雪,更是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罪行的控诉和批判。整首词用字贴切富有感情。他本人也很欣赏这首词的发表,我就曾数次在不同的场合听他讲他写的这首《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他在给安庆六中当教师的女儿的信中说:“我写一首《金缕曲》,是献给人民教师的,你看否?这首词曾有许多教师看了流泪。”

在那个特殊年代,赵朴老的《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成为“拨乱反正”、揭批“四人帮”的有力武器,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开来。重要报刊登出赵朴老手书此词的墨迹,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喜爱,认为它反映了人民的心声,表达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激励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献身教育事业的热忱。许多会议上传诵这首词,作曲家为它谱了曲,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将之作为重要曲目演唱。

时隔数年后,在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时,《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再次掀起流传热潮。民进中央一贯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倡导尊师重教,通过提案等方式建议国家设立教师节。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作为全国教师节,广大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这也使赵朴老心情激动,思绪万千,拿什么来迎接全国第一个教师节呢?他决定把六年前写的《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重新工工整整地书写一幅,特别写明“一九七九年八月作,欣值本年九月十日教师节,录此以志庆祝。一九八五年秋,赵朴初。”民进中央征得赵朴初的同意,将此墨宝送去木刻水印,复制数十幅,赠送给民进的先进教师和民进中央委员。同年9月7日,中国佛学院召开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大会,赵朴老又写了一幅悬挂在会场上,他亲自上台朗读,并说:“为了表示我对所有教师的敬意,我把过去的一首‘金缕曲’重新写出来,作为礼物送给教师们。”

在20世纪80年代,赵朴老谱写的《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揭批“四人帮”罪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风尚,起到了积极作用。

赵朴老离我们而去已18个年头了。他谱写《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亦已近40年了。民进老一辈领导人的风范值得我们怀念,他们爱党爱国、关怀人民的精神,深深地鼓励着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

猜你喜欢

敬献民进中央首词
辽宁省暨抚顺市向雷锋墓敬献花蓝仪式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举行
神回复
宋高宗的眼力
普京冒雨纪念卫国战争
敬献广大教师
反思?
我记得,我记得
月人《元词六十首选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