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江门市“非遗”音乐保护现状

2018-09-21

戏剧之家 2018年25期
关键词:开平木鱼江门市

梁 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江门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位于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门市辖江海区、蓬江区、新会区3个市辖区,代管台山市、鹤山市、开平市、恩平市4个县级市。从元末明初形成墟集,有“中国第一侨乡”、“中国曲艺之乡(粤剧)”等美誉。江门市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省级项目17项,市级项目25项,其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7项。在我国2006年5月国家文化部首次发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的72项中,便包括江门市传统音乐1项。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一种优秀文化,以其自身丰富的多样性传承着一种民族文化自信。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关于江门市传统音乐的研究,主要包括:《“跳禾楼”远古稻作文化的遗存》《台山民歌从民间走向舞台》《广东台山民歌述略》等等。

广东省江门市民间音乐历史文化悠久,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生活特色的民间音乐。江门市的民间音乐主要为民间歌曲,曲调明快、语言幽默,旋律优美,形式多样。近年来,国内对于“非遗”领域如何保护、传承所做出的工作是愈加增多。根据各种研究成果以及笔者深入当地文化馆开展调研的情况,现将江门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如下:

表1:江门市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览表

江门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当地人民群众的劳动——在漫长的地域演变历程中,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得以繁衍,并流行于当地人民群众劳动和业余生活场合中,其历史久远、内容丰富,是当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门市的民间音乐多为民歌与曲艺,在此对地区相对应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民歌类型做一介绍。

一、江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类

(一)民歌

民歌类项包括“台山广东音乐”、“开平民歌”和“大鳌咸水歌”。

“台山广东音乐”收录在2006年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台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有“全国第一侨乡”、“广东音乐之乡”、“中国曲艺之乡”、“飘色艺术之乡”等美誉。远古时代到明朝为台山广东音乐的孕育期,明末清初开始形成并快速发展。广东音乐的前身——“八音班”作为表演载体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台山被誉为广东音乐的发祥地之一。八音班初时,只演奏佛教音乐和民间小调。太平天国运动后,人们不满足于单纯的曲目演奏的表演形式,促使八音班进行改革,将乐曲演奏与演唱相结合,形成八音班新的表演形式。八音班改革后,演唱中融入了粤剧的唱腔,用白话来唱,创作的内容以描写群众生活的喜怒哀乐为主。这与群众的生活拉近了距离,深受群众喜爱,成为了群众文化生活的形式之一。八音班作为广东音乐的前身,随着地方文化风俗活动而不断地进行创新,融入新元素,不单是粤剧唱腔,还有昆腔、弋阳腔等。在器乐演奏方面加入了西方管弦乐,如萨克斯管、黑管等,中西合璧,形成了一定步骤和固定形式。更加贴合群众生活,为广东音乐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开平民歌。开平,明置开平县,因县治在开平屯而得名。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华侨及香港、澳门、台湾胞,约75万人。“开平民歌”收录在2003年11月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开平民歌传唱于绝大部分的乡镇与村落,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情歌、儿歌、仪式歌、生活歌等。从旋律形态上可分为夹房歌、卖鸡调、木鱼、夹房歌、禾楼歌、八仙腔、梅花调、女嫁歌、哭丧歌、童谣等。据《开平县志》记载,清朝时期,开平民众已开始运用开平方言进行自娱自乐的口头民歌创作,自创自编用以诉说对于生活和劳动过程中的喜闻乐事。而后随着移民热潮的出现,民间创作出具有侨乡鲜明特色的民歌《十二月思夫歌》、《金山婆叹五更》等。随着华侨到海外谋生,开平民歌也流传到海外。《金山歌集》是记录早期北美华人移民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的民歌集。早期北美华人多来自开平,因此歌集包含很多开平民歌,带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国时期开始,人们在木鱼、夹房歌这些民歌的基础上加入了喃呒(道士)吟唱的元素,发展出新的旋律形态,如卖鸡调、禾楼歌、梅花腔等,从而丰富了开平民歌。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艺人对开平民歌进行了创新和改革。歌词从描写生活琐事到体现时代精神,表达对于新时代的美好愿望。表演形式由无伴奏的独唱曲目发展为有伴奏的对唱、二重唱等形式并形成了开平民歌剧。改革开放后,开平民歌创作掀起了高潮。在这期间,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和创作人才,推动了群众对于开平民歌的发展与传承。近年来,除当地政府部门大力推动传承工作以外,不少开平籍的海外侨胞也主动参与开平民歌的演唱和传承活动。

大鳌咸水歌。大鳌镇位于广东省江门新会最东部,由西江下游磨刀门水道冲积而成的两个江心岛(大鳌岛和大屿岛)组成,“咸水歌”2007年入选江门市非遗名录。咸水歌分布在全镇各村,因属沙田地区,又称沙田民歌。据相关史料记载,沙田民歌已有千年历史,明清时期,沙田民歌成为了珠江水乡最有群众基础的说唱形式。沙田民歌的种类主要有:咸水歌、高棠歌、姑妹歌、大缯歌、木鱼歌、龙舟歌等;按歌词内容又可分为“对花”、“古人”、“字眼”、“叙事”、“杂说”等;在艰辛劳苦的劳动过程中,沙田人民根据大自然的声音,用独特的沙田话以他们真实的情感,朴素的言辞,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咸水歌。用歌声来表达他们对于生活喜怒哀乐的真实感受,对未来充满未知的希望和追求,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二)曲艺

有代表性的曲艺类项包括:“开平卖鸡调”和“恩平木鱼”。

“开平卖鸡调”2007年入选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卖鸡调是开平民歌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曲艺类型,在题材、内容、语言、曲调方面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从民国时期开始,在最基础的夹房歌、木鱼等曲调中加入了喃呒(道士)吟唱的元素演变而来。开平卖鸡调源于民间举办婚丧祭典时的祭神仪式,是喃呒(道士)作法时唱的《灵鸡语》,演唱时手捧一只雄鸡,意为借雄鸡的刚健雄伟,祈求平安多福。演唱形式多为一人清唱,没有乐器伴奏。卖鸡调由以喃呒歌为主要内容逐渐变化形成了以群众日常生活的内容为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卖鸡调更是以赞美侨乡人民的勤劳、勇敢、善良、爱国等美好品德和批判落后、自私、阴险等邪恶行为为主题。演唱形式从单一的清唱无伴奏逐步发展成有对唱、齐唱、合唱、说唱等形式,绝大多数采用乐器伴奏。开平卖鸡调伴随着华侨在外谋生而传唱到海外,具有多元化的特性、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侨乡文化底蕴。

“恩平木鱼”2007年入选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恩平县志》等资料显示明成化年间,民间乞丐上门乞讨,以说唱方式叙述生活的苦难和自身凄凉,吟颂祝福祈安等好意头的话,以博取人们的好感和施舍,从而形成恩平木鱼的雏型。恩平木鱼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在特定的习俗和场合有特定的木鱼。按照内容,可分为抒情木鱼和叙木鱼。按形式和用途分可分为生产、叹世、贺喜、爱情、哭嫁和哭丧木鱼等。新中国成立之后,恩平木鱼逐渐形成了以歌颂社会进步、反映人间真情为主旋律。

二、江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领域,如口头文学、民间绘画、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一般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在这些领域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在当代起跑点上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从2007年6月到2012年12月,国家文化部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有约两千人入选。其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超过半数。”但就江门地区而言,非遗音乐类传承人较少,现将传承人统计如下表:

表2:江门地区各级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一览表

经统计可知,江门市地区“非遗”音乐代表性传人共有4人,其中台山广东音乐、台山民歌代表性传人为两人,开平民歌代表性传人1人,恩平民歌代表性传人为1人,大鳌咸水歌暂无代表性传承人。

三、结语

江门市作为侨乡之都,历史底蕴悠久深厚,文化多元且具有相当的包容性。新中国建立后,地方文化部门开展了对于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和普及工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民间音乐演唱活动的全盛时期。民间音乐是通过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劳作过程当中实践创作并逐渐形成系统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民间音乐在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种群众生活的文化方式,几百年来经久不衰就必有它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音乐保护的基本模式就是收集、整理、研究、传承”,但目前,各地方民间音乐已处于濒危状况,群众基础越来越薄弱,甚至将因后继无人而导致失传。近年来,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已大力开展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宣传活动,希望能有更多的群众认识并了解民间音乐。但是,一些问题也摆在了人们面前——如传承和保护过程中,资金的保障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落实;又如,多数代表性传人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便于配合长时间的音频资料录制和整理工作,也不便于开展传承与教学工作。同时年轻一代对相关文化缺乏认识和了解,不太愿意承担传承工作,导致某些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这都有待于今后开展进一步的讨论。

作者附言: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曾得到江门市文化馆、开平市文化馆以及开平市长师中学陈佩梨老师的帮助。本文中所用数据均源于江门市文化馆官网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猜你喜欢

开平木鱼江门市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阳光路上歌声扬
——广东省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神奇的木鱼声
好看的木鱼
江门市氨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应用现状浅析
大白兔奶糖
古镇开平
木鱼书的“灵韵”
数据挖掘在江门市社会保险基金数据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