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都甑笊舞的艺术形态及其保护

2018-09-21

戏剧之家 2018年25期
关键词:龙船太公

谢 丽

(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西 赣州 341400)

甑笊舞艺术形态和艺术价值研究需涉及众多领域,有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音乐学等,研究方法上呈现多元化、多视角的整体研究,如地域研究、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等,为我们打开了分析甑笊舞的形态特征和艺术价值重要窗口。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在国家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甑笊舞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和发展。结合田野调查,本文对于都银坑村的甑笊舞进行分析,放到于都人们的生活,探讨当地甑笊舞的形态特征,结合笔者亲身体验,进而分析甑笊舞的形态特征和艺术价值。

一、于都甑笊舞的概述

(一)甑笊舞其生存环境

于都县历史悠久,是赣南最早设立的县之一,今之于都,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于都属于纯客家县,全县人口98%以上是客家人,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有畲族、壮族、满族、高山族、回族、侗族、白族等。于都明代到清代间官方和民间都修建了大量的宗祠、寺庙、道观,它反映了于都传统的民间信仰、仪式活动等信息。据《于都县志》(卷五)祠庙志中的记载:祠堂有崇圣祠、王文公祠、忠义孝悌祠、名宦祠、乡贤祠、濂溪祠、王需岩祠、何善山祠、黄渃村祠、李养愚祠、节孝祠、昭忠祠等;庙宇有文庙、关帝庙、城隍庙、昌文侯庙、东岳庙、水府庙、雩山庙、许真人庙、神农庙等;寺院有妙净寺、智明寺、后唐寺等;庵有佛堂庵、涉福庵、真君庵、黄竹庵等;道观有资阳观、紫霄观、清真观、太霄观等。据清康熙元年(1662)年统计,全县有寺庙59座,同治十三年(1874年)有寺庙60座。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县区内有如此众多的寺院庙宇,寺院的数量可以侧面地反映出当地民众的信奉。新中国成立初,全县有寺庙20座,教徒62人,1965年有20座寺庙,教徒36人。1967年遭受“文革”冲击,寺院活动减少。而银坑镇自宋代圩镇已有900多年历史,清代,于都县设4乡10里,银坑地区属智义乡长兴里、黄金乡安富里、长乐里。银坑北部属兴国县衣锦乡卜本里。民国初年,隶属关系沿袭清制。民国18年(1929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县组织法》,全县设4乡17区。银坑地区属北乡乐区。苏区时期,1932年1月20日,红三军团攻克上宝土围,在于北区设立胜利县,下辖11区。银坑地区设有河田区、平安区。1933年夏,撤销河田区,增设银坑区。南部地区属胜利县三贯区。1934年12月,红军撤离,银坑地区属于都县。1949年8月14日(农历七月二十日), 银坑地区解放。全县划为六区,第五区驻银坑圩,统银坑乡、富强乡(今马安乡、桥头乡)。1972年10月划出马安、桥头人民公社,设立马安、桥头乡。1988年4月,银坑乡改为银坑镇。甑笊舞诞生于于都县银坑镇村的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冇丘、席塘等九座屋场。因当地年轻人都出外打工,在镇上多数为老人和小孩及妇女。甑笊舞的传承多在年迈的老人群中,年轻人少数传承。银坑镇境内交通便利,以公路交通为主,境内319国道及219省道贯穿全镇,是通往于都、宁都、兴国三县交通要道。所以大多数经济来源都是靠交通运输来的。

(二)甑笊舞的历史渊源

据当地老人说,甑笊舞是泰和一位施姓男子移居当地而授,也有的说是一位大河捕鱼渔民所教。但9座屋场自古至今无施姓人家,也无自泰和迁居来的移民,加上年代久远,又无文字记载,所以难以考证。关于甑笊舞的起源,众说纷纭。

一说,《船歌》(十愿一节)记载:“木有根来水有源,本坊何自划龙船:当初太(泰)和姓施者移居此地方耕田。因此留下划船事,至今相传庆上元。元宵照田轮流派,每餐借齐列华筵”。从手抄记载来看,该舞是从泰和流入银坑。但何时传入却无详文。

二说,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以前这一带民风恶劣,嫖赌风行,尤以每年正月新春为甚。污浊肮脏,弄得沸沸扬扬,很为舆论所不齿。一些正直的长辈乡民对此深恶痛绝,决心匡正民风,挽回声誉,便邀集这九座屋场的长者议定,以泰和移居来的施师傅传授的“划龙船”为统一活动形式,每年正月初七到十五,每屋场派三名青年,聚集起来,轮流在各屋场演出。明令不许有亵渎行为,禁嫖禁赌。并称:虔心敬神者,会得到神的保佑,一年就将太平安乐,否则将遭严厉惩罚。还进一步规定,若有谁违约不来者,第二天全体人员到其家吃喝一天,并罚其屋加倍派人参加。规定每次晚上演出前只许喝水酒(米制品)。此乡规一直持续到1958年。因每年正月初七至十五只演九场,吃九餐(每屋场演一场吃一餐),故也称“九餐元宵”。

三说,相传屈原夜得一梦,见河下划龙船,由此许愿划龙船请神驱病,从而创下划龙船的风俗,甑笊舞由此衍生。

四说,宋朝年间,岳飞驻兵银坑围剿农民起义军,久攻不下。某天,士兵与百姓共欢,跳起“敬神舞”,即流传至今的甑笊舞。用以迷惑敌人,一边悄悄地组成敢死队,奇袭山洞,大获全胜。于是,此舞蹈在银坑这九个屋场沿袭下来。

目前于都地区主要信奉佛教和道教,供奉的多是佛教神灵和道教神灵。而甑笊舞就是在当地“禳神”仪式里的舞蹈,上面也提到甑笊舞是相传屈原夜得一梦,见河下划龙船,由此许愿划龙船请神驱病,从而创下划龙船的风俗,甑笊舞由此衍生。再根据当地人们的解说,更是清楚甑笊舞是跳给供奉的神灵看的,是敬神舞。在甑笊舞中,里面有三个很重要的角色:灶背王、艄公、艄婆。“禳神”仪式与这个敬神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的渊源跟这个仪式的渊源是一同的。

笔者翻阅了1986年,注释清同治版《于都县志》、1991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于都县志》、2005年方志出版社出版的《于都县志》中均未找到有关于民间信仰中这一祭祀对象的记载和描述。对于此,笔者询问过当地年长的村民问及此神的来历,村民们也是众说纷纭,当地流传着三种传说:

传说一:杨太公原名杨筠松,是兴国三寮人,有名的堪舆风水家,被尊称为堪舆家的“祖师爷”,平时乐善好施,救济贫困,人称“杨救贫先生”,死后,百姓为了纪念他为他塑身供奉后世称杨太公。曾太公原名曾文辿是杨太公弟子,继承他的事业。

传说二:杨太公是北宋杨家将杨业,曾太公(姓名不详)是杨业军师,赖太公(姓名不详)是其武将,七太公是杨业第七个儿子杨七郎。

传说三:曾太公(姓名不详)是治病的神医,乐善好施,拯救百姓,医术精湛,深受百姓爱戴。杨太公(姓名不详)是一名道士,赖太公、七太公是当年岳飞的部下(姓名不详)是武将负责军事打仗、保境安民。

上面三个有关曾、杨、来、七来历的传说,由于年代久远,缺乏史料记载尚难以考证,但祭祀神灵都有一个共同的缘由,就是“四位大神”都深受百姓爱戴,行善事、积功德,因此百姓为他们塑立金身,共同祭拜。这种区域性的选择曾、杨、赖、七作为自己信仰的神灵,这种信仰的产生与盛行,既是先民精神上的需要,也是他们情感上的需要,共同的神灵信仰成为维系这个社会群体的精神纽带。作为敬神舞的甑笊舞,在这个“禳神”仪式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仪式都是为了让神灵保佑当地人们,甑笊舞是由“禳神”仪式而来的。

图1 禳神”仪式中供奉者图片

二、甑笊舞的形态特征及其动律特征

此舞每年正月初六由各屋场的头人先集中商议演出顺序,定下“坐案”屋场,并由最先演出的屋场准备甑笊等道具。演出时用一幅大彩画做背景,张挂在祠堂里。

演出前,每个舞者都要带香烛燃上,再喝酒。完后,由几位识字的长者捧着“船歌”本唱船歌。众人和唱船尾(衬词),唱完一小段后,接赞语。然后,参加者(每屋场三人,表演人数不少于二十七人)起舞。其中,角色有艄公、艄婆、灶背王、舞通天方旗者、舞狮毛狗者、划桨者各一人,舞小三角旗者四至六人,其余皆为敲甑笊者,演员全为男性,艄婆也由男演员反串。

甑笊舞的基本步法“进两步退半步”,要求屈膝、身直、步子大。一进一退,不显单调有了变化。加之双手甑笊敲击分量,甩动幅度大,配上激昂的号子声,其动作极为粗犷、古拙。基本步法中,又不一味地蹲,六拍当中,后二拍还起身直立,随即马上下蹲,再后退半步,粗中见细,错落有致。其队形始终保持圆圈,并朝一个方向旋转,说是将“鬼神”赶在一起。铿锵的节奏,粗犷的步法,进退起伏的变化,使得在有限的空间体现了“龙舟”竞争的热烈场面。同时全体舞者在队形中面向中心,舞三角旗者打躬作揖,敬神礼拜,甑笊舞划船赶鬼。还有外围伸向中间的“狮毛狗”,更形象地表现了驱鬼压邪这一内容。

图2 甑笊舞学习照片

三、甑笊舞的保护

(一)保持性保护

目前甑笊舞的传承与发展,因当地经济的原因,受到了很不好的影响。只有老一辈的人,才完整地把整个过程演绎出来。当地的90后基本只是看过,而对于这个古老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很清楚。作为民俗文化中祈福纳祥的特殊艺术形式,再从民俗分类的方面去看,甑笊舞文化属于心意信仰民俗。它的生存方式反映了当代其他同样民俗的生存方式,它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当地人民的风土人情,它的表演具有广博的民间基础。对它的保护,作为后一代的继承者要用当代的科学技术把它保存和记录下来。

有鉴于此,于都当地在2006年申报成功上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开始对甑笊舞进行规整、传承、保护和开拓,还连年开展了“甑笊舞进校园”活动。除周边的开拓外,在2013年2月6日,中央电视台《客家足迹行》去了当地进行甑笊舞节目录制,这是首次于都“甑笊舞”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向大众展示,从此打开了甑笊舞对外交流的大门,许多对甑笊舞文化的研究者也不断进入这个小镇,展开研究。

(二)生存性保护

单单是依靠高科技的摄影及录音技术,对甑笊舞文化遗传进行传承和保护,是不足以改善它的生存环境的。现在甑笊舞生存空间较小,舞蹈的传承者也逐渐变少。为了发展,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必须根据当地发展特点,对该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从而使其生存空间变大。当地的旅游文化也可带动甑笊的发展,可以设立一些关于甑笊舞的艺术品、组织参观、表演甑笊舞,让更多的人了解甑笊舞文化。

除去这些以外,我国的对文化保存的博物馆应该学习一些其他国家的保存措施,为表演甑笊舞艺人的表演与传授,创造更高质量的生存环境。

四、结语

笔者通过这次采风及对甑笊舞相关资料的搜索,进一步了解到甑笊舞的各个方面。在甑笊舞的发展和传承上,当地居民和政府在保护上,还应该借鉴其他地方的保护措施。在甑笊舞的发展上根据地方特色罗列了一些具体的指导建议。甑笊舞可以说是赣南地区特有的一种舞蹈形式,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它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当地的历史人文气息,所以笔者认为在其传承和发展上应给予更大的保护。

猜你喜欢

龙船太公
龙船颂
粤北龙船歌研究
背影
背影
外太公
张良得《太公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