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生态环境视角的创新型城市动态评价体系研究
2018-09-20刘浩轩
刘浩轩
摘要:通过分析有关国内外创新型城市文献,笔者发现了两大问题:第一,学者对于创新型城市的评价角度多样,评价指标不一,这使得大量学术成果难以横向比较;第二,少有学者将生态环境作为创新型城市评价的必要部分,而随着近年来城市生態问题的严峻化,生态环境需要作为城市创新力评价的一环考量。因此本文将以这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在考虑生态环境基础上,建立创新型城市动态评价体系,以更为科学地评价城市创新能力。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literature on innovative c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two major problems have been found: firstly, scholars' evaluation perspectives for innovative cities are diverse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are different,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compare a large number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horizontally; secondly, few scholars regar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a necessary part in the 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cities. However, with the severity of urban ecological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taken as a crucial portion of the evaluation of urban innovation. Thus, this paper will deal with the issues above, constructing a dynamic innovative city evaluation system inserting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evaluate urban innovative ability more scientifically.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动态系统;生态环境;文献综述
Key words: innovative city;urban innovative ability;dynamic system;ecological environment;literature review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6-0033-03
0 引言
在英文文献中,创新型城市具有两种表述方式:Creative city和Innovative city,国内为做区分,译为“创意城市”与“创新城市”。
创意城市侧重于由点出发,创造性、颠覆性地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由查尔斯·兰德利撰写的《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2000年)是关于创意城市最早的著作。查尔斯认为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启发民众在城市内思考、规划、发挥创意,并启动创意工厂。其核心价值在于启发城市寻找自身发展潜能,结合文化资产与地方特色,提高城市竞争力,打造创意经济。美国学者查理斯·佛罗里达(2002年)在《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中提出了创意阶级概念,强调创意阶级在创意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自此将创意型城市研究推向了高峰。
创新型城市不同于创意型城市的构建思路,它将创新作为构建城市发展模式的关键驱动力,从城市整体结构入手,进行创新型建设。国外对于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21世纪后研究方向逐渐系统、成熟;而本国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受经济、科技等水平限制,起步晚,发展过程中大量借鉴了国外学者的观点。
然而,在梳理国内外创新型城市文献中,笔者发现两大问题:
第一,当前研究成果中,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体系几乎均以社会、经济指标为主,很少有人关注生态环境指标。
第二,学者们构建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时,指标选取带有主观性,无统一逻辑标准,使得研究成果横向比较难度大。
故本文将从这两个问题切入,主要依据国内创新型城市研究发展脉络,构建基于动态视角的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
1 创新型城市定义与评价体系构建
1.1 创新型城市定义
依发展历程可知,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研究一脉相承,我国学者在进行此类研究时,大量借鉴国外学者成果,并依据本国特点,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分析。虽然创新型城市的研究起步晚,但以目前成果来看,针对本国的创新型城市定义及创新能力指标研究已相对成熟,学者们的观点大同小异,故笔者汇总国内学者观点,主要借鉴喻金田、魏亚平等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定义,将创新型城市定义为:通过创新驱动要素的联动作用,满足城市自身发展要求,产生创新价值的新型城市系统。
1.2 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构建
1.2.1 体系构建现状
由以上定义可知,创新型城市需要创新要素支撑、驱动,只有发挥创新驱动要素的联动作用,才能保障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查尔斯·兰德利(2000年)提出了创新型城市七要素模型,构建了“城市创新资源构成评价”和“城市创新活力评价”矩阵,从现状和潜力两个层次评价创新型城市。查理斯·弗洛里达(2002年)提出了创意型城市评价3T模型,运用才能、科技、容忍度三个要素进行创意型城市评价,这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国内张金邦(2012年)建构了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4维要素体系,用以科技创新型城市分析评价。李兵等(2012年)提出了基于创新资源、创新载体、创新环境、创新产出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高广春(2013年)在四维要素框架,即指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经济基础和创新环境下突出了财政和金融支持的视角,该模型表明,财政和金融两个要素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权重接近60%。其后姚伟、黄茹、卢珂、魏亚平、毛艳华等也相继对创新型城市驱动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但以上大多数文献都只是就静态指标展开研究,很少有文献关注创新型城市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这种忽视会阻碍研究者理清创新城市发展的实际规律,无法准确、全面地选择量化指标,同时使其难以针对性、科学性地就某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探究。
从已有文献出发,尝试建构创新型城市动态发展过程的学者有以下几位:尤建新(2011年)在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理论时,提出“完整的城市创新体系应包括创新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要素两大方面,二者构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驱动力。其中,城市创新发展战略主要以产业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为主架构,为创新要素指明驱动方向;城市創新驱动要素则主要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网络、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五大部分组成,为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同时,从创新的价值链体系来说,创新的核心系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创新动力源于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创新价值通过供应链活动满足市场需求而实现;政府参与或影响创新的全过程,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文化氛围和硬件环境则‘软硬兼施,全面支撑和保障城市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转。其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和市场的‘拉动作用非常关键,共同构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外驱动力,共同作用于整个城市创新体系”。李焱(2013年)在研究创新型城市的内在关系时,给出了以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产业为核心创新城市体系。杨秀云(2014年)对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提升创新型城市的影响路径进行验证性分析时,从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狭义融合出发,给出了创新型城市概念结构模型。她将该能力模型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但是因素关系稍显混乱。
1.2.2 体系构建思路
综合以上成果,笔者发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切入,研究创新型城市问题,但是其选择的评价体系缺乏统一理论框架的统领,使众多研究成果无法横向比较;不仅如此,现有文献虽然将“创新环境”要素作为评价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一环,但是学者们所定义的“创新环境”仅局限于社会领域,很少有人将此定义扩大至生态环境。然而,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众多国家、城市的领头难题,在中国尤其如此,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又与城市人才引进、产业转型有关,因此生态环境指标需要被涵盖。
故笔者将完善现有的创新型城市动态体系,建立创新型城市动态评价模型;提升生态环境在该模型中的重要程度,以更为完善地评价创新型城市。
1.2.3 体系构建成果
依据上述思路,综合学者研究成果,笔者构建了创新型城市动态体系,如图1所示。
该体系由内、外驱要素系统构成,外驱系统“评价、反映”现状,内驱系统改良现状。即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外驱要素系统评价、反映城市发展现状,促使新的城市发展需求进入城市内驱要素系统。这种需求由3类创新主体——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创新企业(其中创新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良好的创新管理和文化,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研究机构主要以高校为导向)通过协作,挖掘、利用创新资源,从而创造、输出新价值来满足;其后这种价值将反馈至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市场、社会、生态环境接受新增价值后,会产生相应变化,从而推动新的需求产生,然后招致下一循环的开始。
该体系反映了创新型城市的全生命周期,因此依据每个阶段的主体选择评价指标,将有利于更为全面、科学地研究创新型城市问题。学者不仅可以从内驱要素的三个主体挖掘城市的创新现状,同时也可以依照外驱系统的三个环境反映创新潜力,对具体城市的创新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2 结论
该系统综合了大量学者观点,较之于已有模型更加精简、直观,从宏观角度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的动态流程,为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框架,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该模型重视生态环境的地位,将生态环境直接放在动态体系内,将其视为动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这是因为创新型城市的构建不意味着减少投入要素,而是不断加大要素投入以支持新兴产业兴起,那么对于如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大量的要素投入以及相对落后的资源转化率必将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环境的测评应该纳入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Borén T, Young C. Getting creative with the ‘creative city? Towards new perspectives on creativity in urban policy. Int. J. Urban Reg. Res., 2013, vol. 37, no. 5, pp. 1799-1815.
[2]Das D K. Engendering Creative City Image by Us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rban Plan, 2016, vol. 1, no. 3, p. 1.
[3]Frenzel F, Beverungen A. Value struggles in the creative city: A Peoples Republic of Stokes Croft?. Urban Stud., 2014, vol. 52, no. 6, p. 42098014536239.
[4] Grodach C. Urban cultural policy and creative city making. Cities, 2017,vol. 68, no. April, pp. 82-91.
[5] Inkinen T. Reflections on the innovative city: examining three innovative locations in a knowledge bases framework. J. Open Innov. Technol. Mark. Complex, 2015, vol. 1, no. 1, p. 8.
[6] Kong L. Transnational Mobilities and the Making of Creative Cities. Theory, Cult. Soc., 2014, vol. 31, no. 7–8, pp. 273-289.
[7]Mclean H. “Digging into the creative city: A feminist critique,” Antipode, 2014, vol. 46, no. 3, pp. 669-690.
[8]Przygodzki Z, Kina E. Virtual Community for a Creative City. Quaest. Geogr. 2015, vol. 34, no. 2, pp. 65-73.
[9]Vanilo A. The image of the creative city, eight years later: Turin, urban branding and the economic crisis taboo. Cities, 2015 ,vol. 46, pp. 1-7.[11].
[10] 劉璐,裴小兵.知识管理对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影响研究[J].价值工程,2014(25):3-6.
[11] 姚伟,陈婧,李超. 三螺旋视角下的创新型城市知识服务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3(05): 81-88.
[12]张金邦,苏兵.科技创新型创新型城市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2,31(6):319.
[13]高广春. 创新型城市支持体系评价研究——四维框架下的财政金融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3(06):94-100.
[14]黄茹,梁绮君,吕拉昌.城市人口结构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基于中国城市的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9):84-91.
[15]李焱,喻金田.创新型城市形成的条件及其内在关系研究——基于对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城市的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 2013(5):77-81.
[16]马海涛.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模式提炼[J].科学,2013(04):44-47,4.
[17]马海涛,方创琳,王少剑.全球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报,2013(03):69-77.
[18]毛艳华,姚华松.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的发展[J].城市观察展,2014(03):173-185.
[19] 沈沁,游士兵. 集聚效应、内生增长与创新型城市建设[J].江汉论坛,2017(04):23-28.
[20]魏亚平,贾志慧.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要素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19):1-5,20.
[21]吴价宝,张勤虎.创新型城市动态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3):113-120.
[22]许爱萍,俞会新.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创新型城市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4):21-25.
[23]许爱萍.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演化过程研究——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J].开发研究,2013(06):30-35.
[24]许爱萍.创新型城市政府治理的工具效[J].中国科技论坛应,2014(12):39-43.
[25]许辉,杨洁明,罗奎,等.国外创新型城市研究进展及启示[J].城市规划,2015,39(5):83-88.
[26]杨秀云,王军,郭永.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提升创新型城市路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5): 33-39.
[27]杨秀云,王军,郭永.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提升创新型城市路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5): 33-39.
[28]喻金田,李焱.中外创新型城市界定比较及再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2(02):215-217.
[29]章文光,李伟.创新型城市创新效率评价与投入冗余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6):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