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青年思想有何影响
2018-09-20陈劲松
【摘要】网络社会的崛起增强了青年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我意识,提高了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然而,不良网络环境也会导致青年走向颓废、堕落。因此,重视网络的正面效應,清除网络的负面信息,有助于青年思想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社会 青年 国家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网络社会的崛起。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网络普及率达到55.8%。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青年信息获取的时空限制,使青年思想呈现出了众多与传统社会所不同的特征。互联网时代,青年网民频繁的社会互动是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的,从而形成了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活动场所,即虚拟社区。在虚拟社区构成的网络社会中,青年互动呈现出虚拟性、结构扁平性、互为主体性、管理自治性等方面的特点,与此同时,青年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我意识也在长期的互动中得到了强化。
议事问政热情不断提高,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
主体的匿名性、交流的跨时空性、共享主题的虚拟性是网络社会虚拟性的主要表现。网络社会中,成员之间的交往形式是非面对面的。网络的匿名性使得青年网民能够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减少了青年网民对政治参与的担忧。近年来,多种多样的社交工具、新闻客户端、贴吧、论坛、直播平台为青年网民行使政治权利、表达爱国热情提供了充分的机会。以人民日报为例,在顺应时代发展推出新闻客户端以来,进一步扩宽了反映利益诉求的渠道。青年网民通过在网上留言将自身的意见反映给省、市、区级的党政一把手,从而督促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网络社会中成员的互动,不要求固定的时间和地域,信息的传播具有即时性、广泛性,当代青年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咨询平台、评论栏目、投票功能、留言功能、投诉平台可以使网民的质疑困惑得到迅速回应,个人情感得到及时宣泄,从而使青年议事问政的热情得以不断提高。以入选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刑事案件的聊城于欢案为例,当时这一事件也在网上热传,一时间广大青年在微信朋友圈纷纷转发,表达对于欢的同情和理解。互联网打破了时空局限,激发了青年关注社会事件的热情,使其更加热衷于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网络社会中,青年可以虚拟生活、虚拟主题,任意驰骋,发挥个人的想象力。与现实生活相比,互联网所赋予青年的虚拟权利避免了其在进行政治参与时遭受干扰,使青年摆脱了“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束缚,从而充分地践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理念。因此,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特征使青年的政治参与意识持续高涨,议事问政热情不断提高,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
民主意识得以提升,网络维权手段不断丰富,社会正义感日益强化
网络社会结构扁平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多节点性、无中心性。从横向角度来讲,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个体和组织在网络社会中都不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任何阶层都拥有着相对平等的话语权。从纵向角度来讲,虚拟社区中虽然存在着群主一管理员一群组成员等类似的等级结构,但其身份是虚拟的,规制对成员的约束力是非强制性的,权利差异亦是微小的,因此,成员之间的互动近乎是平行的。而青年作为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其在网络社会的沟通与对话往往是协商式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杜绝独裁、专制与霸权,使决策具有更强的共识性。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网络建设的重视使青年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维权手段不断丰富。例如,在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泄题事件中,被告人涉及到企业主、高校教师、政府工作人员等不同的社会角色,财富、声望、权力这些现实因素未能对犯罪分子的行为起到一丝一毫的庇护作用,网络举报方式的多样性对行政机关的严格执法、司法机关的公正司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对青年合法权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日益挑战着等级观念对青年的压制,一方面鼓励了广大青年更加珍惜自己的权利,勇敢地同社会不公平现象进行斗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广大青年更为积极地履行自己的义务。2017年8月,人民日报客户端联合微信推出“我的军装照”,瞬间刷爆了青年网友的朋友圈,广大青年纷纷通过“晒”自己的军装合成照片,抒发自己的爱军拥军之情。公益众筹项目、精准扶贫项目与互联网联系的日益紧密,也使青年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日益增多,从而有力培养了其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网络社会的结构扁平性特征既打破了强势群体对于信息的封闭与垄断,又使任何个人和组织通过网络实现全球性的信息传递,对青年的积极维权和社会融入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青年对于集体协商、共同决策思想的内化,其民主意识也会得到不断增强。
平等对话思维日益流行,共识性权威逐渐形成
互为主体性是指在网民都是平等的主体,权威的传递是双向性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许多沟通实质上是非理性的。基于权力之上的统治性权威的存在,使沟通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弱势一方往往被动地接受强势一方的思想灌输。因此,现实社会中的沟通存在着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矛盾。网络社会的互为主体性特征以及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减少了权力、地位、时间对青年实现平等沟通的羁绊,使当代青年之间的社会交往日益平等化,通过沟通与对话解决问题的思维在青年群体中也得以普及。
随着网民数量的剧增,政府开始重视对网络民意的收集。网络拉近了政府官员与寻常百姓的距离,网络沟通中的互为主体性的特征使每个人无论财富多寡、地位高低、权力大小都成为网络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我国当代的青年可以说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并逐渐成熟的群体,互联网的“无中心性”“去势性”使青年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时采用对话、沟通、协商的形式,青年群体积累着网络交流的经验,并且这些经验应用到现实社会中,促进了人人平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减少了指责、命令,增加了尊重、倾听,从而推动了共识性权威的形成。网络社会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社会,任何个体或组织都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员资格,同时任何个体或组织的行为举止都受到网民群体的监督。因此,网络社会虽然分布着现实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群,但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却是平等的,普通民众也可以像高级教授一般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弱势群体可以和强势群体实现平等的辩论。与以往传统生活经验不同,青年的网络生活经验中蕴含着更多平等待人的理念,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我意识逐渐凸显,自身使命感明显增强
手机、互联网、微信朋友圈的结合使当代青年更加积极地关注自身。手机自拍功能的出现,使青年不再单纯地关注秀丽风景,而是更希望通过照片、视频记录自己成长的過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图片、音频的传播速度与范围与日俱增,青年渴望更多人的关注,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功能也极大地满足了青年群体的精神需求。此外,青年通过发状态、发帖、留言、评论等表达自己的看法,宣泄自身的情绪,从而使自己的主张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增强自我思想的影响力。网络社会中青年往往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寻找同道中人,建立起群组、论坛,并形成长期稳定的联系,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个人生活的辛福感与满足感。
新时代的中国“四大发明”——网购、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以互联网为媒介使当代青年享受着无与伦比的便利。网络社会孕育出的直播软件、K歌软件、照片美化软件、视频制作软件层出不穷,为当代青年展示自己、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任何人在网络社会中都能够以主角的身份进行布告与宣讲,人的价值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空前的肯定。
线上教育帮助当代青年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得以更加均衡地分配。青年告别了程门立雪之苦,能够随时随地汲取知识,陶冶情操。网络社会的开放性扩大了当代青年的交往范围,使其能够以互联网为纽带,通过相互之间的“执经叩问”,不断地提升能力,完善自我,以促进自我实现。网络社会的信息共享性使当代青年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看到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在任何时代都是备受赞誉的,互联网的发展并不会使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降低,相反,在正确的指引下,当代青年终会成为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力量源泉。许多青年在网络平台上行善助人,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使社会充满了正能量。
尽管网络社会的崛起强化了当代青年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我意识,但是,由于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一些负面思想无孔不入,往往会误导青年的价值观。如“过洋节”现象的盛行使青年逐渐忽视了传统节日的美丽,星座学说、网络八卦的猖獗导致青年轻视科学、远离科学,网络直播平台的露骨表演、娱乐明星的高调炫富、邪典漫画的蔓延颠覆了一些青年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谣言、拜金思想、享乐主义、颓废文化、低俗风气在青年群体中的蔓延,对青年成长与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因此,加大网络社会的治理力度,提高网络社会的规范水平迫在眉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特色的本土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XNl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劲松:《网络社会的特征及其社会管理创新》,《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责编/姜成 美编/李祥峰
【延伸阅读】
青年人选择就业地点时有哪些考虑
2016年12月19-2017年2月20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进行了“北京青年人才群体思想观念调查”。调查显示,工作发展前景、福利制度完善、社会资源丰富成为青年择业时最关注的三个问题。在回答“根据您的经验,哪些条件影响您就业地点的选择”的问题时,受访者最优先考虑的是:“工作机会多、上升空间大、工资待遇高”(7.08分);“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完善,更好的公共服务”(7.04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社会资源优势突出”(7.03分)。在吸引人才方面,北京等一线城市在政治地位、国际交往、社会福利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虽然北京等一线城市具有大城市治理的通病,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偏高、竞争激烈等,但调查发现,这些因素在就业者选择工作地点时并没有对结果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