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医事法学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2018-09-20李宏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

李宏

摘 要:医事法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由是医学与法学的交叉和融合演变而来的。随着新时期全面医改的推进,医事法学专业的诞生和确立为社会培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助力。为了让这个新兴学科更好服务于社会,目前我们应该从学科定位、队伍建设、研究水平、人才培养几个方面入手,面对挑战,抓住机遇,让我国医事法学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医事法学;挑战及机遇;优化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对具有医事法学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高度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在医事法学领域内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我国医事法学还面临很多难题的挑战,例如学科的复杂性和边缘化、队伍建设弱势、人才培养艰难,但是挑战往往与机遇是并行的。新时期,我们要用崭新的、全面的、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医事法学的挑战和机遇,寻求符合实际的优化策略,为全社会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一、新时期医事法学面临的挑战

(一)学科的复杂性

医事法学属于一个新兴的交叉性学科,众所周知,医学和法学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这种“强强联合”在如何进行取舍和整合上面具有很大的难度。医事法学还不仅是“医”与“法”的结合,他是医学与法学融合并向管理学深入的跨界学科,课程中涉及到医学、法学、管理学、哲学、公共关系学等多方面知识,需要整合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习资料进行综合性的探索。由于学科的复杂性,很多院校对于医事法学的学科定位是模糊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自然也错漏百出,解决不好交叉性、复合性、专业性的问题,医事法学学科建设就很难准确进行。

(二)学科的边缘化

目前我国在医事法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在摸索中前进,很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医事法学学科建设时间长、难度大,很多院校对这样的边缘化学科宣传力度和扶持力度不大,在生源上处于弱势地位。相关医疗卫生部门对医事法学这样的新兴学科缺乏了解、信心不足,很难得到社会肯定,导致了医事法学学科的学生就业率并不是很乐观。

(三)队伍建设弱势

医事法学专业的师资配置至少需要医学专业教师、法学专业教师和医法复合型教师,寻找医学专业教师和法学专业教师难度不大,但是医法复合型教师就非常稀缺难寻。能够取得医学法学双学位的人并不多,硕士以上学位就更加稀少,再加上这样的人才从事教育事业还要进行多一次筛选,剩下符合条件又有教师意向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医事法学教师队伍建设薄弱,制约了医事法学专业的发展。

(四)人才培养困难

医事法学专业对学生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他们需要掌握医学知识、法学知识、管理学知识,还要在熟练掌握多个学科知识的情况下并将其联系起来,在各自学科的基础上构建起来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医事法学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学会这些知识,还要能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医事法学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都很高。这样一个高水准、高难度、高要求的学科,想要在四、五年内培养出专业人才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二、新时期医事法学面临的机遇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各级政府加大投入,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2011年实施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深化中国法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中国司法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近年来,中国高等法学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法律人才,计划中提到“学生实践能力总体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从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可见医事法学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是很大的,新时期,医事法学符合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需求方向,高校应该抓住良好的机遇,培育更加贴合需求的优质医事法学复合型人才。

三、新时期医事法学优化策略

(一)构建独立的学科体系

医事法学专业是医疗卫生事业法制化道路上的产物,它的主干部分是法学,首先在学科定位上应该将医事法学学科归属于法学门类之下。医事法学是各个医学学科与法律的结合,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是要培养精通医学知识和法学知识,并能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现实医疗卫生法律纠纷事件的复合型人才。在法学门类下构建独立的医事法学学科体系,更有利于医事法学明确学科定位,更好地解决交叉性、复合性、专业性的问题。

(二)提升学科研究水平

提升学科研究水平是学科建设的必经之道,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医事法学的学科研究应该从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合作医疗、食品药品安全、中医药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几大热点问题入手,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需求有充分的认识,积极推进医事法学学科研究顺应时代潮流,以解决当前最为棘手的矛盾为研究方向,加快搭建学科研究平台,共同促进医事法学学科建设发展。

(三)建設创新型团队

在医事法学师资团队建设上,首先要加强医法复合型人才教师培养,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国内外进修、参加学术活动等方式实现。在教师挑选时要对法学教师有一定的倾斜,但是不能过分不公平。另外还可以聘请一些有着丰富解决医疗卫生法律纠纷经验的律师、检察官、志愿者等来校做兼职教师或开展讲座,为医事法学团队建设增加实用型教学人才。

(四)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首先要在生源上摆脱弱势地位,各大院校应该加大医事法学宣传力度,增加专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医法人才要抓住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机遇,创新学科研究、团队建设、课程安排、专业实践的途径,积极改革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质复合型医法人才,促进专业学生的就业上得到社会的肯定,更好地发挥所学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树华,周建裕,胡友利.医事法学专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医学与法学,2014,6(04):63-65.

[2]峗怡,贺加,仇韶华.新医改时期医事法学功能勃兴与改革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1):757-758.

[3]朱小平,尹思源,王海容.新时期医事法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及机遇[J].法制与社会,2014(09):169-170.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与优化策略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