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Java双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

2018-09-20杨松朱毅徐琳宏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3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双语教学信息技术

杨松 朱毅 徐琳宏

摘 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对IT人才的专业技术和外语水平都提出更高要求,而高校专业双语教学是兼顾专业和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以慕课、微课和网络平台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在推动高校教学进行的同时,仍存在生搬硬套的问题,信息技术与双语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研究仍处于摸索中。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牵引,分析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双语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特点与优势,侧重在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考核办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并以此作为建立计算机类双语教学和信息技术辅助学习深度融合教学模式的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Java课程;双语教学;深度融合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3.082

1 引言

为实现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社会急需掌握专业技术和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尤其以大数据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更大,故计算机类双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广泛关注。计算机科学技术起源于西方,编程思想符合西方人的思维逻辑,许多专业书籍都是由外文撰写的,因而计算机专业是非常适合且十分必要开展双语教学的学科之一。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都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但大部分只是打着双语课的幌子,把双语课当成纯粹的外文课或翻译课程对待,这种“见树不见林”的做法从根本上没有抓住双语教学的内涵。究其原因是我国双语教学起步较晚,一些成型的教育理论几乎都照搬国外,由于西方的教育体制、教育环境等与我国差异较大,西方教学经验不适合我国的双语教学,故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教育体制、教育环境的双语教学理论是我国双语教学领域的唯一出路。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但教师仅将信息技术简单地引入教学中,忽视各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衔接配合,导致信息技术与双语教学过程无法深度融合。大连外国语大学立足于大连,自2005年设立软件学院以来,重点突出“计算机+外语”的办学特色,所有专业都是外语强化,教师从计算机专业课角度出发研究双语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探索融入信息技术,使专业课教学与外语教学相互促进,达到“1+1>2”的教学效果。本文从信息技术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挖掘计算机类课程双语教学的潜能与优势,从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考核方法角度探讨计算机类课程双语教学的应用,证明在计算机类课程中引入双语教学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为计算机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探索新路。

2 《Java程序设计》双语教学的特点

Java语言已经成为软件行业的主流开发语言,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计算机专业必修课程,因其在就业方面的优势,故选择它作为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象。Java课程双语教学与普通课程双语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它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授课难度大。教师采用外文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在课堂上还要验证知识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师专业和外语能力要求很高;二是Java概念抽象、逻辑性较强。作为一个热门的编程语言,教师要学会合理运用外语理清各种抽象概念,注重课程内容与项目开发工作之间的关联性;三是Java程序设计创新思维培养,注重内容选取、知识构建和知识表达等,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四是Java实践性强。计算机教学强调精简多练,注重实践环节,包括多种实现方法的对比评价。

3 信息技术应用在Java双语教学中的优势

运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的计算机类课程双语教学与微课、网络平台等形式结合起来,拓展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空间,拉近双语教学的交流距离,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时空界限,使得教学双方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从而使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求;二是共享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目前,在互联网中很容易搜索到有关《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外文文本、PPT、动画和视频等资源,方便教师收集和构建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利用网络平台容易实现优秀资源的共享;三是多种教学呈现方式的选择,加深学习感受。促使教师从Java专业课程的角度讨论双语教学,选择不同的媒体方式呈现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通过组合各种资源,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外语综合能力;四是搭建便捷的教学场景。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教学过程,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让更多学生亲身参与到由教师设计好的外语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主动获取计算机知识的能力,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五是便于实施各种教学策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根据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差异,对于不同专业实行分级教学策略,对于同一个教学班实行分组教学策略,对于不同兴趣的学生实行个性化教学策略等,通过组合不同策略以达到差异化教学服务,实现因材施教。

4 《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实践过程

《Java程序设计》课程课堂时间为90分钟,为使双语教学达到良好效果,除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外,要充分利用慕课、微课和网络教学平台等,从教学形式设置、教学流程和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方面为Java双语教学提供服务。

(1)Java教学形式设置。

(2)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流程。

一是课前预习:由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形式于课前发布相关知识模块,学生以线上学习方式自学,掌握有关教学内容的核心词汇以及特定表达形式等。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带入课程的核心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向性建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此外,通过平台能够评估学生自学程度;二是课堂教学:考虑到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原理性的知识比较多,利用现有优秀的资源结合原创的教学资源,以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堂上开展双语教学,并根据学生课堂反映,调整课堂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当学生回答不够准确时,教师能够给予直接纠正和指导,逐步提升学生外语表达能力;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核心是编程,由教师准备典型项目,学生课堂在线编写程序,教学通过网络化平台及时指导学生编程,解决教学中的共性化和个性化问题;三是课后复习:此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反馈,提高双语教学的时效性和流畅性。通过利用网络平台搭建练习和自测环境,学生登录后可以复习,节约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练习阶段客观题可实时查看答案,主观题提供参考答案;自测阶段系统评分后才能看到答案。网络评分会自动记录在学生电子档案中,教师能够统计学生学习总体状况,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3)Java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

教学平台建设应该满足如下原则:一是开放性原则: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可以联合其它兄弟高校共同建设,平台提供公共访问接口,便于教师随时更新和共享资源;二是资源合理利用原则:考虑使用何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开展教学活动,对于理论性较强内容,可采用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网络平台的形式;对于实践性较强内容,可采用自学+课堂练习的形式;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分组学习+分组练习的形式;三是多样化原则:在充分利用传统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建立移动终端平台,发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媒体的作用,实现Java双语教学的碎片化学习;四是工作流原则:教学平台涵盖预习、课堂、练习和考核教学等关键部分,通过设置课程学习时间线,布置各种教学任务,推动和督促教师和学生的双语教学过程。

5 混合教学模式的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信息技术虽具有多媒体资源丰富、协同交流便捷、互动友好等独特优势,但不能忽视教师主观教学活动的作用,缺乏教师的深度参与导致教学环节中缺乏灵活的粘合剂,教学效果无法达到理想预期。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以下主观策略:一是自主学习策略,自学就是学习者的独立学习,是学习者通过独立学习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为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策略完成部分知识的建构,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培养学生自身探索知识的内涵和本质的能力;二是互动教学策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合理运用研讨式、提问式等方式,在各种教学资源的支持下实施,授课角色转换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亲身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三是分组学习策略,利用网络技术,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学生间互相帮助。合作学习提倡学生独立学习性和学习的合作性。合作学习的原则不仅仅是知识间的探求和讨论,更重要的是让不同思维方式碰撞出新灵感,由此去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工作能力、人际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四是听说读写均衡发展策略:为教学环节分配不同的学习方式,课前以阅读为主,包括专业词汇和句型;课堂以听说为主,锻炼理解力和表达能力;课后以写为主,将学习内容用文字表达。通过课前、课堂和课后的学习,达到听说读写的综合发展;五是分級教学策略:考虑到班级中学生的外语水平有较大差别,可以通过水平测试,将外语能力相近的分为一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并且采用方式要更灵活,通过学习使他们的外语理解能力提升上来,最终达到水平趋于一致。

6 多元化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迎合双语课程的教学特点。为充分考核Java双语课程的教学情况,体现双语教学特点,提出以形成性成绩(过程)+终结性成绩的灵活多元化的考核策略。其中,形成性成绩以日常考勤+作业(单独+合作)+课堂回答问题为主,课堂问答考察学生外语听说能力;终结性成绩采用笔试方式,主要考察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形成性成绩和终结性成绩的分值比例,可采用灵活的策略弹性调整,注重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正向反馈机制,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此外,《Java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班型不宜过大,学生规模控制在30-40人以内。通过两个学期的双语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程序设计能力和外语综合能力都得到明显提升,参见图1。

7 结论

高校已经意识到双语教学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双语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的了解国外IT行业的前沿技术和先进理念,同时能够辅助学生提高其外语应用能力,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双语教学的平衡发展,提高双语学科信息分析和使用双语信息的能力,融合多种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计算思维和外语思维。基于双语教学出现的问题,大连外国语大学设计了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平台深度结合的双语教学模型,从双语教学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双语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促进高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的发展,为计算机学科其它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秦奕青,佟俐娟,赵刚.计算机学科中的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9(17).

[2]欧卫红.双语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胡小勇,郑晓丹,冯智慧.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优课课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

[4]邓秋霞.混合教学模式在双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2).

[5]李红蝉,朱颖东,朱付保.浅谈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0).

[6]李曼.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架构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2,(8).

[7]陈育德,张国梁,王超等.计算机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

[8]郑爱华,涂铮铮,罗斌.计算机专业数字图像处理双语课程的“主题式”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6,(2).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双语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