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古代礼仪的当代价值的思考
2018-09-20郗悦
郗悦
摘要: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中国不断致力于追求创新和现代化发展,但无论是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还是社会倡导的道德规范,都有中国优秀传统礼仪给我们留下的印记。正确看待中国古代礼仪在当代的价值,继续从中国古代礼仪中寻找符合当代价值观的内容,借鉴前人的经验,不断完善、延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礼仪;社会作用;当代价值
千百年来,“礼”一直与中华民族息息相关,周朝礼乐制度、孔子克己复礼、“三礼”的编著……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礼仪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内容,其本质上是稳定的,体现出的是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不同的时代,礼仪的具体内涵和特征又是因时而变的。礼仪包含于思想领域中,与社会思想相互作用,礼仪也是社会意识的体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同时,历史时期的优秀礼仪内涵也会被人们保留并加以传承。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特色之一,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
中国古代礼仪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且古代的礼仪大多与政治格局的维系、封建等级制度的巩固相关,其概念与当代所说的礼仪有所不同。“仪生于礼而合乎礼,故谓之礼仪”。传统的礼仪可分为生育成长礼仪、婚嫁礼仪、丧葬礼仪、祭祀礼仪、宴饮礼仪、社交礼仪、仪态形象礼仪、服饰礼仪、尊老敬贤礼仪。关于礼仪禁忌方面,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礼”大体要求人们“正言行”“严尊卑”“明人伦”“防淫乱”“避祸害”。制定“礼”的目的在《史记·礼书》有明确的表述,“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需严格遵守,不得逾越。由以上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礼仪与社会等级、政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中国古代礼仪对当今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一)对个人的作用和影响
在古代,礼仪是社会法则,是个人修身养性的标准,在《弟子规》便有“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的中国古代礼仪内容。在现代依然如此,如在恰当的场合着适宜的服饰、不在公共场合整理发型、妆容、服饰等。除此之外,在言谈举止上,不在公共场合高声谈论、打扰他人等。古代礼仪中的精髓为当代留下的是行为、意识上的标杆、范本,是中国现代社会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规范礼仪的重要内容。而良好的礼仪不仅体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上,更体现在一个人的思想上。“德盛文缛”一词阐述的便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气质是由内而外的,内在修养影响着这个人的气度、风范。一个拥有良好涵养的人也能在与人交往上得到便利,懂礼仪、有修养的人更受人欢迎。
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礼仪,中国古代相关著作中就有就有陈述。出自《论语·颜渊》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已是家喻户晓。《论语·里仁》中也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类提升内在修养的内容。如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古人对内在礼仪的要求,粗陋的现象常在人与人之间发生。例如:给对方起不雅的称号,自认为体现的是幽默、表现的是亲昵,殊不知只是低俗的表现,长久为之.这样的事情反而会积累成为彼此之间的嫌隙:许多人意识不到,将耳机放入耳中与别人交谈是对别人极大的不尊重;人们也越来越容易用粗鄙的语言感叹或者评价事物,自认为这样表现的是个性潇洒,实则是礼仪、教养的缺乏。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文化元素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使得一些易受误导的人在思想上进入误区——崇洋媚外,崇尚西方文化,简单地将西方文化与开放、自由画等号,因而言行不逊、没有约束,误以为这样的行为体现的是新潮。由于这种思想误区的存在,中国自古以来倡导的言行上的矜持、谦逊、低调等,成为这种人鄙夷、摒弃的内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类似的思想不仅误导青少年,而且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加强人们意识形态中对优秀古代礼仪的重视,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行为上的传承。
(二)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礼仪不仅可以约束个人行为,使其言行得體,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社会。比如,
“尊师重道”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明代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描述向德高望重的前辈请教时有:“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师说》中亦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反观当今社会,竟有杀害老师的社会事件发生。这样的事情虽是少数,但是学生对教师不尊重的现象屡见不鲜。课本的古文中类似尊敬师长的教诲并不少见,但是真正将其落到实处,不仅需要让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还要引导学生在行为上做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孕育出发达的文明,物质的富足给予人们充实精神层面的条件。礼仪的出现和发展程度与一个国家的兴盛息息相关。传承古代礼仪中的精髓,对内有助于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对外则展现了中国的国家风范,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当代,礼仪的价值更多地是作用于当代社会文明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当今社会,需要有优秀的古代礼仪和文化来平静和安抚一些人浮躁的内心,提高对礼仪的敬畏之心,防止社会价值观在日渐富足的物质中变质。社会可以继续前进发展,但是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不能抛弃,不能因走得太远而忘记古人在为人处世、为政治国等方面为我们留下的优秀遗产。对古代礼仪精髓的传承可以使我们国家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依然保持自己在文化上的深厚底蕴和特色。中国正在致力于对外开放,置身于全球化潮流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创办孔子学院、积极开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工作等,中国正以全新的姿态面向世界。中国作为东亚文化的中心,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其礼仪、文化有独特的魅力,对世界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中国古代传统礼仪也将因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继续为世界瞩目。这些在中国对外交往中,能够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也将为中国带来极大的经济价值。
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家礼仪与个人礼仪是相辅相成的。《论语·宪问》中有“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国家礼仪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个人礼仪,个人礼仪是国家礼仪这个整体的体现,个人礼仪水平影响着国家整体礼仪的水平。古人思想的精华在当代依然能够经世致用。
三、正确衡量中国古代礼仪的当代价值
对于古代礼仪,一些人的关注重点总是在其对人性的禁锢上,不断强调作为人自由的权利,这样的看法太过片面。哲学上讲,一定的社会意识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正如同当代人对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评价一样,封建制度下的一些政策、措施从现在的视角来看是不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的,同时也是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但是,封建制度盛行于古代自然有其合理之处。古代礼仪的发展程度同样也是受到当时社会状况的限制,因此,我们在评判时不应当以现在的标准衡量过去的内容,而应当观察到从古代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变化的因素,在思考时兼顾思考对象具有的社会历史性。对中国古代礼仪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衡量,可以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将中国古代礼仪与同时代其他地区或者国家的文明进行比较,从横向空间上作对比,避免因受纵向时间的影响,而进入思考的误区。
在古代礼仪的取用上,我们需要结合现代价值观,在国家大力倡导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古代礼仪中符合现代价值体系的内容。全盘否定或者肯定都是不可取的,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待古代礼仪的看法不能过于绝对,切不可薄古厚今,也不能厚古薄今,应当更多地以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地看待古代礼仪的当代价值。
时至今日,礼仪的作用不再是禁锢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规则,而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一个国家通过礼仪展现的是其文明程度、文化软实力。当前,古代礼仪中的精华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其弘扬上也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视。不仅是在大型活动、重要场合、新闻媒体上体现我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更是着重表达日益繁荣、富强、文明、开放的中国风貌。为中国古代礼仪赋予当代内涵和价值,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
责编: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