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物流企业融入物流生态圈的问题与对策
2018-09-20
(山东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去产能、增效益的任务,已经不能通过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等传统路径实现。以互通互联、共享、协同等为导向的多赢型商业模式,正日益成为各类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主旋律。
物流业是服务业中具有鲜明的基础性、战略性与先导性的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生态圈理念和创新发展理论深入探索物流业发展路径,寻求解决我国物流业长期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方案,对加快物流业转型升级、促进相关产业的“提质降本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物流生态圈的内涵
生态圈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生物学家奥德姆在其出版的《生态学基础》中首次系统阐述了生态圈的有关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圈的研究逐步向经济产业领域渗透。美国的詹姆斯·摩尔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引入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后来他把该系统定义为“由相互支持的组织构成的扩展的系统,是消费者、供应商、主要制造商、其他的风险承担者、金融机构、贸易团体、政府以及类似政府的组织等的集合”。商业生态系统的主流观点认为,商业运行的过程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源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而商业生态系统则能够突破传统的竞争战略理论的限制,追求的是各类参与组织的“携手并进”。
综合众多研究者的观点,我们认为,物流生态圈是指基于物流产业平台,以价值共创共享为目标,由各种不同的供应链参与者与利益相关者共同组成的链式网络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每个实体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消除中间环节,促进多维度的资源共享,使系统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物流生态圈通过强大的网络系统将分散的需求方、供给方和资源提供方建立起广泛联系,并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机制和技术手段,使相互之间交易透明、匹配合理、对接顺畅,以此建立新型的竞合关系,实现参与各方都能降本增效的最终目的。
3 物流生态圈的类型
物流生态圈按照起源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即起源于物流园区的生态圈、起源于供应链的生态圈、起源于电商的生态圈、起源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生态圈以及依赖区位优势形成的生态圈。
3.1 起源于物流园区的物流生态圈
以物流园区为节点打造物流生态圈是构建生态圈的天然路径,因为物流园区是物流网络系统中规模仅次于物流基地的物流节点,是多个物流中心的空间集聚载体。以物流园区为节点,通过协同运作,为入驻的各类物流公司、货主、车主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集贸易、融资、担保、信息管理于一体的一站式配套服务,有利于实现物流资源高效配置的目的。如上海天地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轻资产模式整合园区的企业,在中国公路物流市场板块创新性地开启了以经营性物流园区为切入口,通过线下切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服务于园区内各类中小微企业的平台模式。至2017年底,“天地汇”所管理的物流园区网络已经覆盖中国五十多个城市、六十多个公路物流园区,平台年运费规模超过千亿元。
3.2 起源于供应链的物流生态圈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不断升级,竞争方式由个体竞争、价值链竞争转变为“生态圈”竞争,融入供应链生态圈正日益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方向。从初始的物料供应,到末端的物资消耗与废旧品回收,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蕴藏着创造价值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促成了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物流生态圈。在供应链生态圈中,供应商、加工商、货运服务商、仓储服务商、逆向物流服务商构成了闭环系统,它们共同创造了以客户价值为核心,高效协同、互利共赢的一个生态体系,如红领集团近年来打造的男士正装物流生态圈、鲜易控股创造的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怡亚通构建的中国首个O2O供应链商业生态圈。
3.3 起源于电商的物流生态圈
近年来,除了借助现有的物流园区与结盟专业物流公司之外,许多实力不菲的电商越来越注重构建自己的物流体系,其中就包括自建物流基地与物流园区。有别于侧重仓配功能的普通园区,电商物流基地对于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的要求更高,而通过在各大节点城市开设物流基地,电商们的配送效率和供应链运营水准也大幅提高。以这些物流基地为中心,不断扩大电商的市场范围,培育市场扩张的根据地,进而打造出强大的电商物流生态圈,这已成为国内外电商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如阿里巴巴集团的菜鸟物流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在物流的基础上搭建开放、共享的社会化基础设施平台,并通过自建、共建、合资或并购等多种模式,形成一套开放的全国性社会化仓储设施网络。
3.4 起源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生态圈
随着国家对物流业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物流企业的模式创新也不断出现,利用贴近物流服务需求方与提供方的优势,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构建物流生态圈。如传化物流集团2017年11月开始投资车满满,通过植入和发展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等产品,扩充传化物流相应服务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提高了客户的黏性与活跃度。按照战略规划,传化物流集团致力打造的公路港联盟一直渗透到区县一级的物流园区,借助众多公路港,实现非枢纽城市公路港与公路港之间的互联互通,然后再通过强大的港航信息系统把综合运输的四大运力公路网络、水路网络、铁路网络与航空网络进行无缝连接,形成一个强大的物流生态圈。
3.5 依赖区位优势形成的物流生态圈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纷纷把物流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在此背景下,一些物流枢纽城市利用公铁水路联运的区位优势,制定积极的物流创新发展政策,促进各类资源要素的整合,通过设立物流园区吸引各类企业入驻,打通物资流通渠道,催生了区域性物流服务生态圈。如成都新都物流中心就是在成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成都发达的公路港和铁路港,贯彻实施成都“蓉欧+”战略而形成的公铁联运型国际物流示范基地,该中心也日益成为资源要素汇聚、产业功能集聚、全球产业链高端企业云集的物流产业生态圈的核心。
4 中小物流企业融入生态圈存在的问题
央视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的物流公司有700多万家,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2017年发布),我国85%以上的物流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它们占据了物流市场的主体。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小物流企业无论是“市场营销”、“物流作业”、“服务信息反馈”、“增值服务”等基本活动,还是“物流设施采购”、“信息系统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物流技术开发”等支持性活动都处于弱势地位。通过近期对山东省十个地市的五十家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调研,我们了解到,中小型物流企业在融入生态圈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4.1 企业规模较小,服务能力有限
从山东主要地级城市来看,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由传统的运输公司或仓储公司转型而来,除少数企业具备专业化运营机制和柔性化的整合服务能力外,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运输网点不多、服务能力有限等问题,而中小企业局域化的配送网点和线路难以提供大批量、多批次、跨地区的物流服务。而且,大多数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只能提供所在地城市周边的较为成熟的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对于其他跨地区物流服务即使开通了相关线路,其服务水平也较低。
4.2 运营效率低,运营成本高
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引进相应的TMS、WMS、CRM等信息系统,管理缺少经验,在实际业务运作中,会造成物流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从而导致物流运行成本过高。据有关调查估计,2017年我国运输企业的“空驶率”平均达到38%,而高空驶率的主因是车货之间的供需不匹配。中国目前货源稀缺,运力过剩,因此造成了大量的空驶。随着土地集约利用政策的严格执行,物流用地指标获取难度增加,存量物流用地资源紧缺,仓储成本只会延续递增态势。
4.3 信息化发展程度低
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供应链”发挥其独特优势的前提,如果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跟不上“供应链”发展的步伐,便无法真正融入到供应链生态圈中,因而处于利润分配的边缘,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有关调研显示,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低于大型企业,而且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对济南市部分中小物流企业的典型进行调查后也发现,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仓储系统都存在机械化程度低、信息化程度低以及人工作业比重大的现象,是物流成本高、运行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4.4 融资困难
物流设备、设施与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等均需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相比于其他服务行业,物流企业的资金回收速度较慢。由于自身的经营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内部管理欠规范,加上缺乏政策的有利扶持,中小物流公司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此,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就融资渠道而言,很少有物流公司采用租赁、私募融资等方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约有40-50%的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呈现散乱、不稳定的特点,大大削弱了其发展后劲。
4.5 缺乏长远规划,市场定位不准确
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对企业未来的规划和发展考虑不足,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有些企业盲目追逐短期效益,不注重积累,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中小物流企业要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明确自己在物流行业中的位置,不能盲目追求业务范围的扩充,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超级客户,并为其提供优质服务。
4.6 物流高素质人才匮乏
调研发现,较高水平的专业物流人才大多都选择待遇高、工作稳定且安逸的大型企业,而不愿到小企业工作。有实力的外资物流企业对中国本土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更迫切,它们以高薪、优厚福利为诱饵吸引国内的高端物流人才,这让中小型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通过对山东盖世物流园区内的几家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调研,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中小型物流企业不仅无法吸引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由于“用工荒”的出现,甚至聘用普通货车司机也非常困难。
5 中小物流企业融入物流生态圈的对策
中小物流企业融入物流生态圈是“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融入生态圈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既要有缜密的战略思考,还要扎扎实实练好内功,不可急功近利。概括起来讲,中小物流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5.1 转变思维方式
图1 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生态圈模型
中小企业领导者首先要有战略意识,将工作重心放在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上。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各国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这样的挑战,企业就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实行战略管理。中小物流企业可以考虑从物流生态圈着眼制定发展战略,明确自身的定位,合理配置资源,扬长避短,以此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者要具备精准思维的能力。体现在物流生态圈中,就是要围绕核心企业配置可调度资源,尽可能融入大生态圈的业务体系中,以推进重点业务或特色项目作为突破口,通过与生态圈内的合作企业协同发展,不断增强所属生态圈的吸引力,实现共赢。从图1看出,在生态圈内,中小物流企业应围绕核心企业规划自身的各项业务,包括完善采购平台、物流平台、客户平台。在打造物流平台方面,可以从基础物流服务出发,逐步选择行业物流、VMI物流、E2E终端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冷链物流乃至高端物流。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者要树立底线思维的意识,明确经营不可逾越的红线。物流生态圈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营销服务商、IT服务商、物流孵化器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环保监督部门、金融保险机构等,只要一个环节、一个组织出现风险或危机,就会危及整个生态圈的利益。因此,中小物流企业必须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坚决杜绝一切可能的违规行为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越界、不踩雷,才能维护物流生态圈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5.2 找准企业的定位
首先,中小物流企业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细分市场,分析现存的和潜在的主要业务种类以及各类业务的利润点和利润空间;其次,详细评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然后结合业务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主营业务,确定未来发展方向;最后,要深入分析和挖掘目标客户的特点,尽可能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以达到持续盈利的目的。
物流企业可以依靠自己的实力构造生态圈,也可以成为一个物流生态圈的有机成分,实现抱团发展。中小物流企业自身实力不强,可以寻求细分市场的缝隙作为突破口。如山东高盛供应链公司,七年前起步于城市快运与家电配送业务,近年来通过潜心经营,稳扎稳打,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先进的运输管理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作业标准化和服务透明化,现已能够实现全国主要城市的限时高端物流服务,在电子电器行业、快消行业、服装纺织、汽车配件、食品医药等领域确立了自己的服务优势。中小物流企业可以选择的细分市场对标企业见表1。
表1 中国物流细分市场名列前茅的企业名单
5.3 练好内功
政府、行业协会乃至大型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可以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和谐发展的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企业自身不断地学习、成长,从建立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强化营销管理、升级客户服务功能、多渠道提供增值服务等方面练好内功。
(1)建立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物流信息系统与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中小型物流企业开拓市场,弥补自身缺陷与短板,拓宽收货渠道,削减中间环节,从而大大提升物流运行效率,实现“互联网+高效物流”的蓝图。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资金实力弱、业务功能单一,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不要贪大求全,而要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循序渐进。为此可以结合企业自身需求,瞄准开发难度小、功能少而精的单点应用系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再适当增加新的单点应用。同时注意借助外力,合理采用物流软件服务商的成熟解决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强化营销管理,提高品牌影响力。图1显示,营销策划是打造坚实客户平台的首要举措。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七年,能成长为有竞争力的名牌企业的可谓凤毛麟角。国内外企业管理实践表明,在初期就制定了明确的品牌发展战略的企业往往更有生命力,这对于中小物流企业的品牌培育是一个有益的启示。物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单纯依靠廉价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对物流企业个性化、情感化、智能化的全方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小物流企业为此需要树立客户至上的品牌理念。只有通过高效、安全、灵活的服务提高物流的附加值,向客户传递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才能增强企业的吸引力,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
(3)升级客户服务功能。在物联网与智能物流时代,借助公共信息平台或生态圈中的核心企业搭建的专用信息平台,中小物流企业可以与生态圈内的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共同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另外中小物流企业可通过自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营销智能化、销售自动化和客户管理高效化。
(4)多渠道提供增值服务。中小物流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及业务拓展情况,基于客户要求,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如基于仓储的包装、质检、温控与各类流通加工服务,基于运输的货物跟踪、代垫运费、货款催收等服务。部分中小物流企业还可以开发包括市场调研、订单处理、库存控制、产品回收、物流系统优化与设计、平台集采、财务管理、物流咨询等在内的更高阶段的一体化和供应链集成的增值服务。
5.4 培育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对稳定员工并降低离职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出色的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的吸引力是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因为企业文化在无形中会对员工产生精神约束,进而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同时有助于激发整个企业的创造力。作为中小型物流企业,行业的特殊性导致现阶段员工基本都是以输出劳动力为主,注重精神建设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但是一旦塑造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便具备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