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9-20周弋钿吴文

智慧健康 2018年23期
关键词:医护医师护士

周弋钿,吴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000)

0 引言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和整体护理观念的普及,临床护理工作模式逐步从主导-从属模式,实现了向并列-互补模式的深入转变[1]。美国护理学会近年来给出了关于“医护合作”的明确概念界定,为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现代临床医学诊疗活动过程中的推广运用提供了充足的理念指导条件[2]。已有研究资料表明,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改良和提升临床诊疗活动的整体水平,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3]。我院自2014年6月起在骨科临床诊疗工作中引入并运用了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20例骨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疾病类型包括骨关节病、颈椎或腰椎疾病、四肢或骨盆骨折、以及骨质疏松等。将全部患者随机分配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参见讨论。

1.3 指标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预约等候时间、异常检查结果反馈时间、医嘱正确实施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时间指标

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的检查预约等候时间、异常检查结果反馈时间、医嘱正确实施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时间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的时间指标比较(±s)

组别 病例数 检查预约等候时间(d) 异常检查结果反馈时间(min) 医嘱正确实施时间(min) 平均住院时间(d)研究组 110 0.81±0.07 5.27±0.31 13.4±2.86 11.75±2.76对照组 110 1.62±0.14 8.21±0.22 18.3±3.51 14.51±2.62 t 54.27 81.12 11.23 7.61 P<0.05 <0.05 <0.05 <0.05

2.2 满意度评价

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的满意度比较(±s)

表2 两组的满意度比较(±s)

组别 病例数 护理质量满意度 护理工作人员满意度 医师满意度研究组 110 96.81±2.21 93.24±2.61 96.27±3.16对照组 110 89.58±1.76 84.27±2.37 90.68±6.11 t 26.84 26.69 6.92 P<0.05 <0.05 <0.05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所接受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具体内容包括:(1)建构医护一体化记录日志。在骨科住院病人入院治疗时,医师和护士即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采集既往病史,在完成基本体格检查后,医师为病人填写详细的住院日志,护士为患者建立护理日志,在护理日志中详细准确地标示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具体接受的护理和治疗项目[4-5],以及住院治疗期间的主要疾病症状和生理指标表现信息,为临床医师回顾患者的治疗护理经历信息提供支持条件;(2)医护一体化查房。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医生和护士每日清晨和傍晚分别实施一次系统查房,全面观察和记录研究组患者的疾病临床症状表现状态。在查房过程中,护士要向主管医师全面汇报每一位患者的饮食、睡眠、排泄状况、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变化情况、各类临床检查项目的预约状态,已完成临床检查项目的结果等信息,并结合在医嘱实施过程中遭遇的具体问题和困惑与主管医师展开针对性交流,听取并记录主管医师的解决方案或反馈意见,并注意做好查房记录[6-7]。护士要重点关注主管医师在查房过程中提出的修正性医嘱以及后续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尽快将其落实到患者后续的临床治疗中去;(3)实现医护一体化高效协作状态。医师和护士结合本科室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具体提出的治疗护理工作需求,制定形成具备充分科学合理性的临床诊疗护理工作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严格实施相关的诊疗护理措施。针对手术患者,医师和护士应当为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介绍手术治疗环节的基本流程和特点,拟采取的麻醉方式,以及可能出现的手术风险事件,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实现对手术治疗项目的科学和全面认识。在此基础上,护士为病人全面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项目。结合骨科病人的临床特点,为患者讲解和实践术后康复锻炼的基本方法,以及手术过程中的体位配合方法。护士在术前阶段做好待手术病人的心理情绪状态动态监测工作,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类困惑和疑问,并舒解患者的各类负性情绪。护士通过介绍分享成功手术治疗案例的方式,提升患者通过手术方式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实际治疗效果的改善提升[8-10]。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时间指标和满意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初步提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骨科临床护理中具有一定价值。

4 结语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临床诊疗活动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医师和护士在诊疗工作中实现充分配合,凸显护理工作的重要价值,改善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适宜在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医护医师护士
最美护士
中国医师节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韩医师的中医缘
最美护士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