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隐约约现条龙
——江津区现龙场来历趣谈

2018-09-20

江河文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放牛娃龙场打油诗

江津区吴滩镇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吴滩镇有个现龙场,原来又叫现龙乡。这是一个老乡场,因地处江津、璧山、永川三地交界处,所以远近闻名。现龙场位于江津西北边缘,距江津城三十多公里。现龙场乡足远,每逢赶场天,三县交界处的百姓都来此赶场,小小乡场非常热闹。

这里叫现龙场是有故事的。民国十年版《江津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兵乱蜀中,天灾连年,疫病流行,乡境荒芜。到康熙二年(1663年)时,有何氏等先民从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等地辗转迁来,后又迁来多姓,此为“湖广填四川”。他们在此插笘为业,兴建房屋,从事垦殖业。他们虽然“托处于榛莽旷野之间”,但含辛茹苦,艰苦创业,使得人口繁衍,生产发展。到清乾隆时期,这里也开始形成约百米的小街,但当时并不叫现龙场,只是一般性质上的“幺店子”。

其实,现龙场的得名要感谢当地一个姓郑的秀才。现龙场的地势比较特殊。场南面和北面,均有一个小山岗,形成起伏的山脊,场居其中。北面山岗一里许,正达津璧河畔。这里怪石峥嵘,如龙头卧饮河水。津璧河至此急转,越县岩直下深潭,此地人称“高洞”。若在秋夏雨后,山洪汹涌澎湃,瀑布宽达40余米,滚滚飞流潭中,声响震天如龙吟。在瀑布之上约一百五十公尺,河心有小丘屹立,水波荡漾,如悬如浮,人称其为“龙抢宝”。乡人以景色绮丽,谓之“龙兆吉祥”。当地塾师郑秀才,对此曾作打油诗一首:

若隐若现龙影浮,

天子来此招群儒。

喊回坪山放牛娃,

赶快来读人之初。

郑秀才作完打油诗后,还在上场口和下场口的石柱大门的门楣上,书写了大大的“现龙场”三个大字。有个石匠,就将这几个字雕刻在了门楣上。

其实,郑秀才写的这首打油诗是一首“私塾学馆”的广告诗。其意是说,你看我们这地方真是神龙的藏身之地,真龙天子来此招贤纳士,大伙儿赶快将自家在登云坪和花果山割草放牛的娃儿叫回,来我这里发蒙读“人之初”。

郑秀才的这首打油诗除了写现龙场云雾飘渺、波谲云诡,龙影隐隐约约的景致外,第三句诗“喊回坪山放牛娃”还写了场东有名的登云坪和场西有名的花果山。此两山是当地村童割草放牛的地方。登云坪是现龙场与璧山县交界处的一险要山寨,此是璧山县的古八景之一。两县边界百姓共修筑有山寨城门四十八道,是明清时期重要的防御设施。而花果山则是现龙场与永川县交界处的一座大山,悬崖绝壁,山鸣谷应,地形奇特,风景秀丽。

郑秀才是现龙场的名家塾师,加上他这广告诗的宣传,许多家长就把七八岁的娃儿送到他的塾馆里发蒙读“人之初”。他的塾馆越办越火红。郑秀才虽是一个“草根”文化人,但在现龙场上他属最有文化的人,门生很多,因而有人也叫他“郑老爷”。

尽管郑秀才在现龙场苦苦教了一辈子书,传授儒学,照他打油诗所说的是“天子来此招群儒”,但直到民国初年他逝世,现龙场也没有考中一个状元或进士的人。

于是,这郑秀才与现龙场的故事才流传开来。

猜你喜欢

放牛娃龙场打油诗
论《龙场悟道
——王阳明与祖摩的故事》中的成长叙事
吹柳笛
打油诗事件
途遇怪客
放牛娃传奇
威宁小黄姜带富一方
一只宝罐
“吃”出来的“打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