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金库”存在原因及治理对策

2018-09-19单天振

财会学习 2018年25期
关键词:小金库治理对策危害

单天振

摘要:“小金库”是在单位正常账务体系以外另立账目的公款,它的存在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严重的影响到资金的合理分配,容易滋生腐败、挪用公款等各类严重性的职务犯罪,其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呈现出较为隐蔽的特点,对有效的治理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本文就“小金库”存在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金库;危害;治理对策

“小金库”是对“账外账”的较为形象的说法。它是个别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有关规定,截留、隐匿国家和单位的收入或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资金。[1]“小金库”存在于单位的账务系统之外,回避了国家的各项财务监督和审核,成为单位中的“小集体”或“个人”的“资金库”,他们利用虚列支出、转出转回的方式把正规的单位收入挪用到“小金库”之中,导致单位资产流失。“小金库”的存在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它不仅仅是银行存款,还可以是股票、期货和债券,甚至是某些固定资产。“小金库”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形式之一,少数干部利用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的形式把资金存入“小金库”,如果不及时采取严厉措施,将会对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权威性,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开展,对国家、社会和单位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小金库”的设置原因分析

单位或个人私设“小金库”的根源就在于为少数人谋利益,利用“小金库”可以有效的规避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让“小金库”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的操作,比如可以用“小金库”帮助单位个别领导干部报销个人的不合规费用,购买不便于采购的商品,解决为了“拉关系”而采取“请客、送礼”的问题,“小金库”还可以成为个别领导干部的“私人银行”,购车、购房以及住宅装修都可以从“小金库”中支取相关费用,由此可见,“小金库”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少数单位或个人设置“小金库”的原因就在于满足个体或“小集体”的利益。

二、“小金库”存在的原因

(一)法制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

某些领导缺乏全局观念,只考虑本单位的小团体利益。想方设法地规避法律,认为只要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单位或部门利益,就不算违纪行为。[2]这种片面的观点体现出少数干部薄弱的法制意识,从资金流失的结局出发,无论是个人受益还是集体受利,只要不在法律允许的框架范围以内,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行为,必然会遭受法律的制裁。一些领导干部在利益的驱使下,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位高权重,不会轻易受到他人的监督和管理,即便遭到审查也可以凭借自身的权力“化险为夷”,于是主动设置“小金库”,为个人和“小集体”谋取利益。

(二)财务基础工作有所松懈,在监管方面存在漏洞

财务基础工作是确保单位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只有合理的财务基础工作才可以让企业的各项工作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超负荷”运作的现象。但是,一些单位的财务基础工作出现了明显的松懈状况,对账务的监管方面存在明显的漏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思想观念上并没有意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对于财务账目的监管职责,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其二,票据管理较为混乱,在发票报销方面,财务人员不能认真审核报销发票与实际的开销是否一致,在部门领导的默许下,一些员工在自行消费之后,用汽车加油发票进行报销,财务人员在心知肚明不符财务规定的情况下仍然给予报销;其三,预算管理工作不够精确,单位会计习惯于按照上一年的开销预测当年的各项开支,这种凭经验的“约数”计算,让预算工作缺乏精确度,影响到当年财务的各项统计数据,最终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财务基础工作松懈的背后原因就在于单位领导的不够重视,他们习惯于独断专行,财务部门作为单位的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单位领导的直接管理,而财务人员为了赢取单位领导的信任,拉近与单位领导的关系,心甘情愿的听命于单位领导的安排,这样就为“小金库”的存在,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三)内部监督与控制模式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

设置“小金库”通常是由单位领导统一安排,通常只有极少数人知情,一般的员工或单位中层领导是很难私自开设“小金库”的,而单位领导对管理单位的各项事务具有直接的领导权,即便单位制定了各类内部监督与控制模式来预防“小金库”的违纪违法行为,最终只能形成在文件中,无法起到应有的监督效果。比如在采购车辆、笔记本电脑等办公设备之后,关于设备的实际使用部门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其支配权完全在于单位领导,于是少数领导就采取据为己有的方式,公车私开、随意获取笔记本电脑等用來办公的设备,当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单位以竞拍的方式将产品廉价抛出,由自己以较低价格购买,把自己对于公家物品的使用权变为所有权。

三、有效化解“小金库”的治理对策

(一)有效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小金库”对于单位领导人而言具有难易抗拒的诱惑,如果不针对出现腐败的根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那么“小金库”现象就无法完全的取缔,对此国家纪检监察和宣传部门要有效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从思想上杜绝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的欲望,打消他们开设“小金库”的念头。通过党性、党风、党规党纪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荣辱观,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名誉和利益,明辨是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3]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要坚持关口前移,防微杜渐,抓早抓小的原则,对腐败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的预防。

(二)利用群众举报发现线索

“小金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监管部门很难通过正常的财务审核来发现“小金库”,既然从内部的渠道很难获取到有价值的线索,就可以让群众参与到“小金库”的监督工作中来,充分发挥群众在反腐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监管部门要鼓励群众实名举报,并保护好举报群众的隐私,重视群众提供的任何与“小金库”相关的举报内容。收到举报线索后,要对其进行认真分析,确保其举报线索具有侦破价值之后,采取隐秘调查的形式核实线索真伪,一经发现坚决取缔,并根据党纪和法律的相关要求,对于“小金库”的设置者和参与者都要追求相应的责任。

(三)基础资料查询法

“小金库”的形成一般利用隐匿收入设立的居多,因此,必须重视单位基础资料的审核监督。对于单位非主营业务涉及的有关收入,比如出租房屋的收入、对外出租车辆的收入、保险公司對单位的正常保险费用折扣或返还,单位内部对员工的罚款等,要重点核对经营合同以及财务入账凭证等相关基础资料。同时,也要通过对有关人员的谈话,了解核实相关入账资金的真实性,避免收入资金漏收以及套取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

(四)信息互联查询法

在对“小金库”进行审核时,要打破以往的封闭式工作模式,采取开放式的工作方法,开展企业联网关联查询的办法,来找出“小金库”。举例说明,监管部门在审核甲单位的账务时,发现甲单位向乙单位汇入较大数额,而并没有说明汇入原因,或者说明的原因与该单位的实际需求并不相符合,那么就需要直接审核乙单位的账务,如果在乙单位的账务系统中并没有发现甲单位的汇入资金,那么这笔资金就很可能流入到“小金库”中,就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了。

(五)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推行对“小金库”监管的长效机制

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才可以有效的遏制“小金库”的发展,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就是一种“把权力关进制度牢笼”的方法。要健全货币资金的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国家财务规定开展财务工作,对于不符合财务制度的违规报销行为一律不报销,对于手续不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单位资金支出行为一律坚决的拒绝,同时要大力推行公务卡,让单位办公人员持卡办公,这样就有助于财务部门知晓办公人员的实际开销情况,可以有效的起到财务监督的作用。此外,还要规范国有资产的处置工作,严格程序,加强监督和审核力度,避免国有资产流入“小金库”。

四、总结

“小金库”严重影响了党政部门的权威性和单位的正常经营秩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果,极易诱发廉洁从业风险,滋生腐败,对此各级监管部门要秉承“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开展“预防为先”的反腐败教育工作,从源头杜绝“小金库”的出现,同时也要坚持惩防并举的原则,加大对现有“小金库”的查处力度,“发现一处、严查一处”,打好反腐倡廉的攻坚战。

参考文献:

[1]郭冬泉,郭欣.浅析“小金库”的主要形式、检查方法及治理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11(01):22-24.

[2]廖万霜,马忠音.浅析“小金库”存在原因及治理对策[J].交通财会,2013(05):26-29.

[3]昌鸿燕.浅析“小金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云南科技管理,2009,22(03):45-46.

猜你喜欢

小金库治理对策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小金库为何屡查不绝
有多少诱惑假汝而行
“小金库”何以坚硬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