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强化措施

2018-09-19王育梅

财会学习 2018年25期
关键词:强化措施固定资产事业单位

王育梅

摘要: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是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能,与企业目标有所不同。于是,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与之不同的特点。事业单位能够正常展开工作的基础就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也是单位资产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篇文章分析了固定资产方面的问题并且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强化措施

在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运用十分广泛,它占有非常大的全部资产的比重,于是,能否管理好固定资产,可以直接影响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和业务活动的开展,关系到单位的资产保值增值和经济效益。因此,提高固定资产效率,保证固定资产完整,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促进单位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大部分是非营业性资产,不能直接进入营利性的生产经营中。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管理效益的高低并没有直接与事业单位日常绩效进行关联。因此,一些单位和政府忽视了它在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没有认识到应该对它所做的控制和管理,这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管理和使用上有一些漏洞和问题。

(二)缺乏管理体系

目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在管理上,没有合理、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也没有对应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组织结构。再加之事业单位的管理缺乏一定的独立性,让管理人员管理和控制固定资产时,缺乏足够的监督处罚手段和相应的制度依据,如此一来,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形同虚设。

(三)有严重的重购轻管现象

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过分注重“门面建设”,导致相关人员采购物资时,首先想到的是单位领导的“面子”,而不是实际的工作需求,不贴合实际的购买一些先进、昂贵、充门面、华丽的相关物资,却没有足够的控制和管理。还有一些领导在机构改革、升迁调动的时候,担心得罪人,使得一些贵重固定资产变为私人所有,致使国有财产大量流失。还有一些机构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利用特权乱收费,久而久之产生部门小金库,用于各种人情费用。所以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有比较严重的重购轻管规律,导致事业单位不能很好的控制和管理固定资产,使得经常出现固定资产的外流和被大量隨意的调用。

(四)约束机制不够强有力

财务、资产使用部门等各部门的全面合作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要求。但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通常情况下受人为作用影响比较大,往往顾此失彼。各部门追求部门利益,偏好既小又全的固资配置模式。这容易导致重复采购固资致使资产闲置浪费的现象发生。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强调政务多过强调制度建设,造成部门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各自为政,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制度,使固定资产利用率较低。

二、资产管理相应的措施

(一)强化管理意识,规范管理基础

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应该被强化,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素质也应该得到提高,要鼓励相关人员进行自学并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促进对固定资产的规范。要提高关于固定资产的制度的执行性,科学配置固定资产的使用,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处理各项资产的购买与使用及其相关处置,特别要注意一些使用后会降低部分性能的资产,不可以随意报废,而是尽量继续使用。应该坚持定期清查与盘点固定资产,保证账实相符,账卡相符,若存在一些不相符的情况,要及时查清楚原因,并且及时查明负责人的责。应做好大型固定资产的日常保养与维护,适当的延长其使用寿命。尽全力做到用有限的资产创造更佳的效益。

(二)强化预算管控,降低投资风险

固定资产有较大的单位价值,需要大量现金的投入。若投入资产后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就很有可能出现投资风险,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强化控制和管理固定资产的投资。可以进行可行性论证,在充足的情况与信息调查背景下,可以更精确的进行可行性分析,减少甚至避免损失或者浪费。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可以联合资产管理部门认真审核资产的存量,依据经费预算和发展规划,通过充分论证,研究撰写年度方案,从具体情况出发,界定好审批权限,避免出现重复而构建。

(三)固资管理要明确责任人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要明确管理责任,具体到人,防止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踢皮球”。建立两级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管理责任人的教育。要划定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全面提高固定资产采购、核算、处置等领域的管理成效。涉及到社会公共财产的,还要加强社会监督与媒体监督。

(四)提高固定资产标准,完善会计报表制度

为防止有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采取非法手段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事业单位有必要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理工作,摸清家底,确保账实相符,人、物对应。在资产清查中需要注意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及经济效应,减少重复清查,确保清查不遗漏、不重复。建议对大多数固定资产进行直接定位,比如阶梯教室算是固定资产,教室里的桌子椅子不计入固定资产核算。待经济体制完善时再进行修正,并明确提高固定资产标准。对于价值较高、构成较为复杂的固定资产,将标准上传网络,并及时更新。另外,可以按照企业会计报表编制规则编制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同时要增强会计报表的透明性,将账本置于阳光下,让老百姓能看懂,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并强化审计工作。

(五)建立制度体系,完善内控制度

建立好具体的管理制度是固定资产的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但有利于增强资产使用效率,也有利于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有效促进单位履行好服务与公共管理职能。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起有效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处置以及定期清查制度,完善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投资等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应考虑制度的可执行性,保证其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完成促进资产管理固定的效果。另外,管理制度体系的保障制度应该进一步被完善,可以创立相关业绩考核制度,赏罚分明。同时,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应该得到加强,固定并完善固定资产相关采购流程,促使资产购置与使用的完善。

(六)提高使用效益,降低维护成本

事业单位利用固定资产时,要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综合考虑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估算固定资产价值,还要进行有效划分,分为有效、低效和无效分类,并按照这些分类制定相关处置方案和使用方法。对于无效资产,要依据报废手续进行清理,对于低效资产,要对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效能,对于要依靠调剂部门才能使用的资产,要及时进行调剂,以提高其使用效率。可以由制定负责人负责,从而提升资产性能。

(七)加强会计两大职能的牵制作用

正如上文所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多龙并管”的局面,现实中存在监管缺失越位现象。通过利用会计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的牵制作用,可以通过会计处理真实反映单位经济业务,并依据单位的实际经济效益进行核算,形成核算与监督并行的机制,切实提高约束力。

三、结语

强化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单位资金使用。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和加强党风廉政的开展。所以,在固定资产方面,事业单位应该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促进管理方法和模式创新,进而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和水平提高,促进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子懂.浅析大屯公司固定资产购置管理及改进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

[2]魏青艳,李利琴.浅谈供电企业固定资产零星购置项目的全过程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5.

[3]张国勇.以搬迁收入购置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如何税前扣除[J].纳税,2015.

[4]孔转转.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分期付款购置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5.

猜你喜欢

强化措施固定资产事业单位
浅谈基层水务经济统计工作的强化措施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措施探讨
对强化油田会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新时期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