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

2018-09-19刘聪聪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应急处置暴力

摘 要 我国社会种种矛盾日益凸显,突发暴力事件频现,且数量呈剧增的趋势。火车站以其人流量大、社会成员复杂、易于制造混乱等自身特点,成为这类事件发生的高频地带。这类事件严重影响到公民的身心健康,扰乱了我们的生活秩序,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社会治安和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因此要妥善处理此类事件,最大程度降低其危害和影响。然而,在现实处置当中,我们的处置方法暴露出诸多漏洞,影响了处理的效率乃至效果。突发性和高度危险性是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的显著特点,急处置机制是处理此类事件的关键。

关键词 突发 暴力 应急处置

作者简介:刘聪聪,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63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197

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加之我国铁路交通系统越来越完善。高效、便捷、准时等一系列有点,火车成为人们出行时的首要选择。正因为如此,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了火车站人流量大、人员复杂、易于得手等特点,把火车站当作他们制造突发暴力事件的首选之地。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突出,近些年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频发,危害之大影响之恶劣,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反思。现阶段我们处理此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还存在一定漏洞,我们有必要并且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备高效的预警应急机制。

一、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综述

我国现阶段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频发,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是指不法分子在火车站及周边,突然实施的不符合法律、道德规范及损害公共财产安全和人民人身安全的行为力量,拥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对火车站严重的潜在威胁,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完善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这类突发事件。

2014年我国曾发生过两起典型的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2014年3月1日云南省昆明市火车站暴力袭击事件;2014年5月6日广东省广州市火车站暴力袭击事件。这两起火车站暴力事件严重影响了火车站正常的运转秩序,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破坏,给乘客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

二、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的特征

昆明火车站事件发生仅仅两个月之后,同样的广州火车站发生了突发暴力事件,造成人员不同程度伤亡。透过事件看本质,通过对昆明、广州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的总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有突发性、暴力性、报复社会性、伤亡性大、影响性大等特征。

这类事件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是一方面,危害更加严重的是它对人们心灵的创伤。事件发生后,伤者身体上的伤害容易恢复,社会秩序也容易恢复,但是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心理阴影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昆明、广州暴力事件已经过去将近四年,但是当人们提到它时,还会心有余悸。这种心灵上的创伤轻者会让人陷入恐慌,重者会让人寝食难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有的甚至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才会缓解。它破坏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健康社会秩序,它往往会破坏我们心理承受力,让社会一度陷入恐慌之中,让社会不能正常运转。

三、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危害之严重,关于针对这类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越来越得到公安、国安、情报部门的重视。完善应急处置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处置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最终实现突发事件负面影响最小,伤亡程度最小,在最快的时间内实现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有序性。虽然应急处置越来越得到我们的重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在处置昆明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时,我们存在各种漏洞就被暴露出来了。

(一)情報工作不到位

很明显我们的情报部门收集情报的及时性、准确性有待进一步完善,情报部门在当今形势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此类突发暴力事件中,我们需要准确及时的情报,来扼制住其发生,从而保障社会民众安全。此次事件暴露出我们的情报工作还有待改进,我们要痛定思痛,化悲愤为力量,努力完善我们的情报工作,给犯罪分子有力地打击,还国民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对社会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面对这类突发事件,我们的民众缺乏基本的自救应对措施。往往哭声、喊声弥漫在整个事件现场,无形中增加了现场的混乱,给营救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发达国家,政府定期会组织民众进行演戏演练,来提高民众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素质。事实表明,经过宣传教育的民众,在应对此类事件时,会表现的更加有条不紊,面对突发事件不至于慌了阵脚。反观昆明火车站,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民众在应对此类案件时还有很大欠缺。政府部门应当负起宣传教育责任,定期组织此类事件演习,提高民众的自救能力。

(三)火车站警力配备不足

据当事者事后回忆,晚上9时左右,暴徒在实施暴力开始前期,根本没有遭到任何阻挠。从火车站广场到售票厅,有多名暴徒持刀随意砍杀无辜群众。也就是说,这些暴徒如虎入羊群,基本上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危险发生后,我们的火车站民警在哪里呢?事件发生前,通过坐火车经历,我初步了解到火车站,通常只有配备2到3名警力,并且他们身上除了防暴叉没有配备任何武器装备。我们很清楚,面对手持长刀的暴徒,防暴叉根本无济于事。另外车站广场没有执勤武警,没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乘坐过火车的不难发现,在昆明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前,除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城市的火车站有武警持枪执勤外,像小城市火车站我们除了可以看到一些安检人员外,根本看不到任何警力。像火车站人群这么密集的地方,配备几名普通民警,根本就不能保证火车站安全。一旦发生群体事件,这么些警力,根本无法控制场面。甚至有些配备枪支的民警,根本多少年就没有打过枪,事件发生后得不到有效控制,给歹徒可乘之机杀害无辜民众。

(四)枪支配备不足

相比起美国三天两头的枪击事件,我国在管控枪支的力度上确实值得称赞。但是中国控枪力度过猛, 警察正常执行公务使用枪支,也受到层层管控。昆明火车站事件发生时,昆明火车站派出所副所长张立元向暴徒喊话:“喂,你们几个来砍我!”我们在称赞其勇敢无畏表达敬佩之情时,是不是更多的应该要反思。反思下来,这未必不是一个笑话,铁路警察都没有配枪!中国警察执勤巡逻全部取消了配枪制度,并且枪支的领取及使用受到重重限制。让警察赤手空拳去应对穷凶极恶、手持尖刀的歹徒,这在未免有点强人所难,警察也是人不是神,他们跟我们一样拥有的只是血肉之躯,他们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面对令人毛骨悚然的白刃也会流血也会倒下。

四、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套完善、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对防控突发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挽回生命财产损失。公安机关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火车站应急处置工作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优化信息情报收集

情报部门优化信息情报收集,广开信息收集渠道。收集情报要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公安部门运用好特情,及时、有效的收集一线信息。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监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犯罪分子也一样,他们会利用网络传递信息,这是我们的网络警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网络情报、信息的收集、甄别、采纳。外勤巡逻民警要保持高度敏感性,对可疑信息及时汇报排查,政府部门现在越来越注重协调配合,所以情报部门之间要做好和友邻单位的信息情报交换工作,扩大信息来源。情报工作的到位,我们不仅可以防患于未然,而且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可以尽可能多避免像昆明火车站此类悲剧的发生。

(二)定期开展火车站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俗话说:“未雨绸缪。”我们有必要,政府机关也有责任和义务,定期在火车站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虽然我们谁都不希望此类事件发生,但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这样当其降临时我们才能更加沉着的面对和应对,最大程度的减少伤亡。同时,我们也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培养民众最基本的自救能力,在公安民警人员到来之前,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健康甚至是周围人的生命健康。

(三)增加警力、警种

火车站这个集货运、客运与一身的特殊场所,其人流量我们可想而知。这里需要足够多的警力来维持并保障其安全,另外通过此前几次突发事件,我们发现单一普通民警力量已经不能满足火车站日益复杂的安全情况。武警、特警、消防等突击力量应布放在每一个火车站点,武警、特警、消防自身性质,决定了,其作战能力强,武器配备精良,在面对突发暴力事件时,能更加有效、快速的进行处置。同时武警、特警、消防的布放也会对犯罪分子形成一种震慑,增强民众的安全感。

不过把握好以上环节只是处理好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的前提,要成功应对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在处理过程中我们还应当秉承一系列原则。由于其突发性、暴力性,在处置过程中我们要遵循效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合法合理性原则等。合法行政是对政府部门的基本要求,在保证合法合理性原则下,保证处置的科学性和效率性。预防是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的最好方法,所以预防性原则也是应对火车站突发暴力事件的重要原则。

火车站作为城市间一种特殊的纽带其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因此一套行之有效的火车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查漏补缺、与时俱进,修改、完善、制定一套适合中国火车站实情的应急处置机制。它可以有效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并可以最大保障地维护火车站正常运行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相信随着火车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的逐步到位,人员、设备、技术以及治理理念的不断提升,火车站安全会越来越有保障。

参考文献:

[1]卢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人民出版社.2005.

[2]公安机关应急处置模式课题组.关于完善我过公安机关应急处置模式的思考.政法学刊.2005.

[3]田依林、杨青.创新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研究;构建和谐社会.行政与法.2007.

[4]刘莉.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

[5]王瑶.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

[6]孙延庆.狱内侦查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

[7]马丽霞.现场勘查.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

[8]余凌云.警察預警与应急机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9]石路.论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预警与防范机制.贵州民族研究.2007,26(1).

[10]吴江.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应急处置暴力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两公婆之间的暴力
暴力云与送子鹳
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应急处置风险防范
基于FCR的城市地下供水管网应急处置系统设计
台风天气配网架空线路防风加固技术和应急处置工作
我国政府应对巨灾风险的应急处置现状问题分析
向暴力宣战
暴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