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观念的兴起及其未来发展
2018-09-19俞宇韩丽欣
俞宇 韩丽欣
摘 要 卢梭开辟了现代系统的平等理论,并且随着社会制度的改进和变革,平等观念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了普世性的价值观。本文试图通過探讨平等观念兴起的原因,结合当下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发展,分析平等观念在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平等 自由 科技
作者简介:俞宇,南昌大学;韩丽欣,南昌大学,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120
一、平等的含义
近代的平等观念承认人在根本上是同样重要的,并且要求平等对待。在第一个层面,即肯定普遍的人人平等,认为不同的人在本质上是同等重要的生命(反对生而不平),并且在法律面前拥有平等地位,不同的平等理论几无争议。但是到了第二个层面,即在“什么是平等对待”这个问题上,不同的理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并且成为了现代平等理论争议的焦点。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讨论的平等限于平等的第一个层面,即讨论各种平等理论的共识,而对其争议先搁置不谈。
二、平等观念兴起的原因
第一,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革命使得知识在经济方面的重要性在人类历史上真正开始显现,并且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类所有的不平等归根到底都是由于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中指出随着冶金术与农业的发明,出现了土地的连续占有,进而产生了私有,在私有的土地上,聪明的、灵巧的、强壮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成为了富人,并且得到人们的重视与赞美,等级的差别也随之显现。富人们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不断地使周边的穷人在竞争中丧失私有财产,从而使其沦为奴隶或者成为敌人,富人利用奴隶来对抗敌人,并且使被制服的敌人成为新的奴隶。由此,人类从平等走向不平等,并通过形成社会和实行法律使不平等不断地加深。不过,由此产生的等级制度,以能够占有的现实物质财产为财富的内容。但是,随着科学革命的兴起,无形的知识成为了新的财产。地理学、数学、天文学、化学等等知识都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且这些知识可以通过较为廉价的印刷品被不同阶层的民众获得,因此,即使是底层的民众也可以通过学习知识和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经济地位,进而改变社会地位。此外,由于拥有较高智力的人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阶层,因此,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国家需要注重全民教育,以期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人的智慧。这些准备都为平等价值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第二,承认人人平等的地位,是自由的得以实现的逻辑基础,对自由的珍视将会促进平等观念的传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自由和平等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如何理解自由和平等,不同的思想家都有着自己的解读,但有时候自由与平等是可能冲突的。本文对自由的理解采用伯林消极自由的概念,即强调在私人生活范围内免受他人、国家的干涉。在理解自由概念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自由与平等的冲突出现在“如何实现平等”方面,如国家通过干涉一部分人的财产权进行再分配来促进平等时,自由和平等就出现了矛盾,因此在本文的讨论中,自由与平等并无冲突。根据卢梭和勒鲁的观点,自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天性。勒鲁说“自由,就是有权行动。所以政治的目的首先就是在人类中实现自由。使人自由就是使人生存,……不自由则是不准生存”。卢梭关怀平等的价值,是因为他将平等看做实现自由的手段,实现自由依旧是其最终的目的;我国的著名思想家胡适先生也说过“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而容忍是以平等为前提的:若是不平等,则没有必要容忍,地位高的人支配地位低的人本是理所当然。因此,由于平等对实现自由具有重要意义,平等的价值也将被重视。
第三,承认人人平等对社会发展有实际好处。平等观念能够成为普世性的价值观,不仅仅因为其哲学论证是合理、自洽的,更是因为坚持这个观念能够给社会发展带来利益。以中国为例,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近代化的努力中都有着平等的影子。比如太平天国在教义上就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号召了大量女性加入了这场农民运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五四运动更是具有民众的启蒙性质,广泛地传播了平等独立的思想。而推动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动力,绝不仅仅是出于道德感召,更是因为平等观念的传播有利于救亡图存:只有动员起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国家才有希望。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每一个个人的力量都应得到重视。再以英国妇女的选举权运动为例,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经历半个世纪的努力,部分女性于1918年终于获得了选举权。而推动英国女性平权的最大功臣当属一战。1916年英国实行了普遍征兵制,大量男性去往前线,妇女就业人数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其中交通部门女工的人数增长幅度最大,从1914年的118万增加到1918年的1117万。由于女性在战争中做出的贡献,使女性在公共领域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肯定,终于在二战结束后,女性的权利得到了实现。由此可知,承认人人平等带来的好处,是国家认可平等的直接推动力。
三、对平等观念未来趋势的分析
平等观念伴随着民主化的进程,逐渐在全球各地得到传播和认可,成为了普适性的价值观,也成为了判断一个国家发展好坏的一项重要的标准。然而,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平等观念将会受到冲击。
第一,精英阶层可能会拥有垄断智慧的能力。人类的基因决定了人的生老病死,智力也不例外,随着人类对基因的不断了解,在未来可能会掌握提高人类智力的技术,精英阶层可以通过支付高昂的费用获得智力升级的机会,从而拥有远超常人的智慧。平等观念的产生和兴起以知识在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被发现为前提,在从前,拥有较高智力的人分布在各个不同的阶层,而在将来则可能集中于精英阶层,平常人甚至无法望其项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于1990年正式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并且在2003年绘制出人类基因的图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 《技术评论》指出,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绘制出了两个迄今最完整的人脑基因图谱,为人类解开大脑之谜起了重要作用。随着人类基因密码和生化机制的破译和这些知识的运用,不仅能够解决认知障碍等问题,也可以用于提高常人智力。而一旦较高的智力可以集中于精英阶层,那么普通人则会失去要求平等的重要砝码。
第二,“人拥有自由意志”这个命题,不断地受到科学的挑战。我们对自由的追求都以人拥有自由意志为前提,一旦证明人并没有自由意志,那就谈不上对自由的追求,而为了保障自由的平等自然也将失去意义。神经学家海恩斯在2007年做的一个实验,极大地冲击了人有自由意志这个命题:在实验中,海恩斯给志愿者安上大脑扫描仪,并让他们观看屏幕上随机显示的字母。他告诉参与者可以随时按下左手或右手食指下的按钮。结果发现,有意识地按按钮的决定通常是在做出按按钮这个行为之前约一秒做出的。但是研究小组发现的一种大脑活动模式,似乎能在长达7秒之前预示决定行为的发生。也就是说,早在主体意识到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大脑就已经自己做出了决定。当然,这个实验并未完全证明自由意志一定不存在,哲学家也提出了相应的质疑,比如认为行为过于简单或者认为这个实验只能证明有一些生理因素影响着决定的形成而已。但是无论如何,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成为了一个科学问题,并且在面对现有的科学实验的结果时,不免对其产生怀疑。
第三,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不断进步并将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大规模取代人力。成熟的人工智能将使绝大多数人类失去竞争力,若被人工智能淘汰的人类当真毫无用处则承认其平等地位将不能带来好处。比如,在现代战争中,对人力的要求越来越少。以海湾战争为例,美军利用病毒瘫痪了伊拉克防空系統,造成伊防空指挥中心计算机程序发生错乱,工作失灵,使整个防空系统的预警、指挥、通讯和控制系统瘫痪,不费一兵一卒就使伊拉克遭到了巨大损失。在经济上,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大量的劳动力。计算机科学家一直在编程有好奇心的机器,让计算机自己摸索周边的环境从而进行学习,而且该项技术已经获得了突破。一旦好奇算法广泛运用于人工智能,即使是较为复杂的工作,机器人也可以胜任。甚至在艺术方面,人工智能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纽约布鲁克林工作的音乐人、技术专家艾瑞克·辛格设计了一支名为“奥开斯里特翁琴”的计算机乐队,2010年麦席尼在录音和巡演时用的都是它,而并非真的乐手。柯普也已经设计出了一个名叫“EMI”的音乐模拟器。EMI能谱写出许多足够有说服力的音乐,甚至在与人类的比赛中成功“以假乱真”。2015年11月,《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重磅研究:人工智能终于能像人类一样学习,并通过了图灵测试。人工智能的巨大发展,不能不让我们感到焦虑,若大多数人类的工作可以被取代,那么承认所有人拥有平等地位的需求也将消失。
参考文献:
[1][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林俊宏译.未来简史.中信出版社.2017.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全球通史(第七版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法]卢梭著.李常山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法律出版社.1958.
[4][法]勒鲁著.王允道译.论平等.商务印书馆.1988.
[5]胡适.容忍与自由.出版信息不详.
[6]刘瑛瑛.“从平等到自由”的关联与阻断——卢梭平等思想的理路及其评价.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10(4).
[7]李石.平等理论的谱系——兼论平等与自由的关系.哲学动态.2016(10).
[8]高瑞泉.自西徂东——平等观念史的西来脉络.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9]果壳网.自由意志真的存在吗?.编译自Nature- Neuroscience vs philosophy: Taking aim at free 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