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才的教育功能

2018-09-19郭欣齐丹

人民论坛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创新人才传统文化

郭欣 齐丹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重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寻求传统文化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发挥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才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创新人才 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从黄帝时期至今已经延续几千年,文化底蕴丰厚,经久不衰。传统文化不是文化的简单积累和堆砌,而是指经过实践检验的、历经多年仍然存在的、有着重要价值的文化。创新人才指的是能够产生新创造、新思想或者新发明的人才。创新人才不仅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创新素质,而且也是能够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传统文化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培养创新人才并不是彼此孤立的,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而沿袭下来的,在此过程中不断变革与发展,并最终沉淀下来。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过程,因此,传统文化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并且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创新强国为目标。中国目前正在实现现代教育的转型,促进教育模式由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向创造性教育转变。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因此更需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而传承至今,是现代教育的直接内容资源。教育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具有筛选、传播、改造与创新传统文化的功能。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对于协调个体与社会的行为有着重要作用,为人们指明行动的方向,使之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念。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更加紧密,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一些国家会通过文化传播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也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更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发挥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才的教育功能,树立传统文化自豪感,挖掘传统文化精髓。新的历史时期,文化教育的首要职能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创新人才的教育中。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传统文化能够内化为个体的意识和思想,进而通过个体的行动展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因子,这种创造性也正是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滋养创新人才的成长,为创新人才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入手,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育人机制的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正积极倡导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但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足。因此,我们更加需要不断进行实践研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的育人机制,从根本上充分凸显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首先,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需要转变,不断促进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作用。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而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发展。构建传统文化的育人机制,需要秉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全面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潜能,尤其是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中科学性、思想性的统一。另外,构建传统文化的育人机制,还需要秉持创造性的理念,充分挖掘人才的创造性,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在学校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引导受教育者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的习惯。

其次,传统文化育人机制的构建,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并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不断注入创新精神。为了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性,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培养。教育者必须能够充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核心魅力,提高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者还需要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这也符合传统文化创造性的本质要求。教育者并不是“填鸭式”地向受教育者灌输传统文化知识,而是能够实现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传统文化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文化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会给受教育者带来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可以在潜意识里给受教育者带来极大的感染力。

再次,传统文化育人机制的构建还需要选择合理的教育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如何选择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们面对的难题之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需要结合创新人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古至今,凡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杰出人物,绝大多数都具有无私奉献的崇高道德和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理想、道德等教育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宝贵教育资源,为创新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选择合理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还需要为创新人才品格的塑造服务。塑造良好的品格,是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驱动力,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品格层面的反映,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传统文化中关于品格塑造的内容相当丰富,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育人机制的构建,还需要与创新人才的思维意识相互协调。思维意识是创新人才对现实世界内容在精神层面的反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责任、变通、思辨等价值理念对创新人才思维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凸显创新思维能力的思维意识可以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内容相融合。这不仅能够发挥传统文化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功能,而且也是传统文化指导社会实践的必然诉求。

最后,传统文化育人机制的构建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担当,也是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迫切任务。在教育不断扩招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也会受到影响,具体来看,受教育者普遍存在着创新精神缺失、创新意识淡薄、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这种现象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初衷是背离的。究其原因,主要缘于教育环境中没有形成重视受教育者创新素质培养的良好氛围,同时教育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得不够全面,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育人功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在教育环境中营造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开拓创新等良好的氛围。

中国目前正在实现现代教育的转型,促进教育模式由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向创造性教育转变。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因此更需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更加需要不断进行实践研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的育人机制,从根本上凸显创新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作者均为长春理工大学副教授 )

【注:本文系2016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培养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6B212)阶段性成果】

【參考文献】

①盛海英、杨雪薇:《从批判继承到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继承理念的创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②高有宏:《文化软实力提升四策》,《人民论坛》,2018年第4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史航(见习)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创新人才传统文化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