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2018-09-19张口天
张口天
【摘要】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料,发挥传统文化的效能,为其提供文化之源。同时,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确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走好中国道路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径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固有的根本,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实现文化振兴、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根基。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会陷入无根之木的尴尬境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国家、社会与公民三者的有机融合,建构成一个有机体,而这恰恰是汲取传统文化的要义。
深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与民族文脉
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管子》中“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提出富民强国的理念,顾炎武的“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反映了传统的民主理念,而文明包含的方面比较多,比如“四大发明”“京剧”等,“和谐”最显著的是古代倡导的“和合”文化等。
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述了对美好社会的期盼,是从社会层面进行的凝练。其中,“自由”对社会存在的个体来讲,是在思想、行动及言论上不受侵犯,是其获得的生存空间、意志空间,这在庄子《逍遥游》就奠定了自由之基,《礼记·正义》中也表达了对自由的理念。“平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间的态度,比如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表达了追求平等的社会秩序的理念,也奠定了平等的理论之基。再如黄遵宪的《纪事》也明确了追求人人平等的理念。“公正”强调正直无私。不管是《礼记》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还是《荀子·赋篇》中的“公正无私,反见纵横”,都表明公正的重要性。“法治”强调依法治国,韩非子的“一民之轨,莫如法”,《淮南子·氾论训》中明确了“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变”,表明知道依法治国的缘由,就能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强调了社会实施法治的重要性。
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导向,比如不管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还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都展现着熠熠生辉的爱国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最稳定的文化基因,与此同时,敬业也是民族的传统美德,北宋程颐谈到“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而“诚者,天之道也”直接将其作为立身处世之本。《论语》中谈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更是将友善作为人生之乐。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基因,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一脉相承之处,两者是文脉、血脉有机结合在一起。
不断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水平
深化对中华文化的挖掘,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挖掘历史文化的精髓,大力探寻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契合点,系统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智慧、价值观以及道德规范,同时,也要充分挖掘中华文明、革命以及地理中的精华,引导人们持续增强文化自信。当前,中华民族走在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要始终抓住中国文化发展的契机,通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让人们的文化形态更为健康,更加自信昂首屹立东方。当然,在探寻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要做好宣传工作,借助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报纸期刊等媒介,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宣传方式,让人们能近距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是中华传统文化,要通过宣传,教育广大群众认同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传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宣传要充分立足现实,结合社会实际,宣扬社会主义文化,强化舆论在社会中的警示作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系统解读当代文化内涵,既要宣传好正面典型,也要结合群众的生活实际,揭露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建构良好的社会风气。
树立文化担当。文化的形成发展是在持续建设的过程中,是长期积淀的过程。要始终强调对历史、人民负责的理念,肩负起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的重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同时,要自觉担当起示范与引领的重任,将具有当代文化精神的理念全面弘扬起来,要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爱惜历史文化遗产,做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文脉的传承工作,担当起发展和创新的重任,让博物馆中的文物、古籍中的文字等逐渐活跃起来,激发文化新生命力。也要主动承担起文化解读和传播的责任,做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建设,提高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水平,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传统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一道,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对文化的认知既要在思想上进行认同与接受,也要通过实际行动去主动承担文化自信的使命,持续推动文化发展和进步。
用传统节日文化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处理好传承和发展的关系
一般来讲,我国传统节日和祈福、祭祀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春节、端午以及中秋等重大节日,都充分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底蕴,也能更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精神纽带,构筑精神家园。首先,关注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底蕴,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气息,探索传统节日和当代生活的价值。在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推动传统节日的生存与发展,并从时代特点出发,创新文化载体。比如端午临水、中秋赏月等,这些节日文化都是祖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其包含着物候、天文等多方面的知识,应善于将这些文化底蕴,发展创新为现代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认识保护生态、爱护自然的重要价值,达到“天人合一”之境,才能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其次,彰显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功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应做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活动,培育特色鲜明的节日文化,彰显传统哲学智慧与道德伦理。善于从中汲取浪漫的美学观,享受好的气氛,建立科学的伦理观。最后,善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探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政文化、法治文化,逐步构建良好的社会风尚。
要紧密结合新时代的要求,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精神与中国气派。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血脉相连,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的理念,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现古为今用。民族文化能一直传承至今的关键是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惟其如此,才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需要在持续改造、创新中迸发生命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充分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将优秀传统文化主导的价值观和我国现实价值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又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发挥其当代价值。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的关键是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与立足点,回答当前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发展中才能不断保持其生命力。将传统文化转变为现实生活中的话语表达,和时代精神相契合,才能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感染力,发挥其当代价值。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处理好传承和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激发传统文化的内生活力,有利于更好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为上海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①馬金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管窥》,《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
②肖贵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史航(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