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学习法的实施策略研究
2018-09-19朱永娟
朱永娟
摘 要:唯有丰富学生的动手操作体验,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实践,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应从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发现问题、展开解决问题、组织小结反思等方面,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动手操作学习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动手操作;学习法;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1-0097-01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认为,只有在做中学,做中教,才能真正掌握方法,收获智慧,发展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只有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探索,动手操作、互动交流,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事实,积累活动经验,才能真正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与数学素养。学生在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中动手操作,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与验证等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综合能力,就能有效生成数学智慧,优化数学学习质量。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动手操作兴趣
“动手操作学习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唯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发挥动手操作学习法的效用,促进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和体验。小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较为熟悉。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生活现象,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活学生动手操作兴趣。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中,教师拿来13个苹果,提问:“今天小明家来了3个同学,一共4个孩子,家里有13个苹果,平均分的话,每个孩子能分到多少个呢?”在这个问题中,学生们运用小棒动手操作,边操作边交流,很快发现并不能分完,就提出质疑:“每个孩子3个苹果,还多1个,每个孩子4个苹果,又差3个,并不能像以前一样平均分。”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出课题:“这就是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知识,表示平均分可能有剩余,剩余的数就是余数。”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并进一步展开了对11个、12个、13个、1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孩子的结果的动手操作探究过程。
二、引导发现问题,提供动手操作动力
创设生活情境,激活了学生参与动手操作的兴趣,能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互动交流、操作体验过程中经历学习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基于创设的数学情境,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唯有让学生发现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继续动手操作,解决问题,探索出数学知识,建构系统的知识网络。例如,在“圆锥的体积”的教学中,教师提问:“圆锥和圆柱在体积上有关联吗?”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猜想应该存在关联,于是分小组动手操作,运用装米的方法,倒来倒去,得出需要将圆锥装满2次、3次、2.5次、4次米,才能装满圆柱容器,不同的小组结果不同。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了问题“结果不一致”,各小组之间不能相互说服。最后,在问题的导向下,学生展开进一步的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
三、展开解决问题,参与动手操作实践
在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后,教师需要科学激励、提示和引导,促进学生进一步动手操作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方法,融入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新知识体系建构的发展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教师巧妙激励,促进学生创新思考。例如,在学习了“认识比”后,学生可运用“认识比”的知识,测量和计算大树有多高。但是,学生发现了问题:不同小组得出的大树高度不同。基于这个问题,学生有了进一步参与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动力。为保障动手操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巧妙提示与指导:“小组之间交流一下测量、计算的方法,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同。”在教师的提示下,小组间互动交流、创新思考,发现有的小组测量时用的是人眼到地面的距离,并不是人的身高,在建立比例关系时也没有一一对应。于是,学生进一步展开问题解决的动手操作过程,修正了操作方法后,得出了统一而正确的“大树有多高”的结果,发展了综合能力。
四、组织小结反思,收获动手操作成果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后,教师需要预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小结与反思。小结反思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对动手操作过程中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总结和反思过程,有助于让学生收获知识与方法,并吸收经验,反思和改进。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分大饼”动手操作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将相同的“大饼”分成4份、8份、16份,从中拿出2份、4份、8份。学生发现,每个人都得到了大饼的一半。动手操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动手操作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学生从操作过程、操作方法、操作结果等方面架构知识网络,总结出“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数值不变”。小结反思,有助于学生收获动手操作的成果。
总之,教师通过引入动手操作学习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引思,可以促进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能迸发数学智慧,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拓展动手操作的形式,契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开放的生活环境下参与动手操作实践,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祝浩军.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活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9).
[2]翁红梅.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中的误区及對策[J].江苏教育研究,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