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活动兴趣的培养探研
2018-09-19朱梦姣
朱梦姣
摘 要:兴趣能激发幼儿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为了顺利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在游戏中、实际操作活动中、日常生活中激发幼儿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体验数学的无穷乐趣,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学活动;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1-0071-02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说:幼儿的快乐始于游戏活动,游戏是一种能够主观激发幼儿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造力的有利载体。教师应将幼儿数学教学的目标游戏化,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有趣、生动,使幼儿能在游戏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感知、体验和积累数学知识。例如,《幼儿数学新编》(中班)中的“小鸡划船”是让幼儿在竞赛游戏中,运用几何图形自找不同特征;“娃娃百货商店”是让幼儿通过购物游戏学习分类、排序、量的比较;“熊来了”通过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游戏来让幼儿感知2个~3个不同集合,培养思维敏捷性。教师应根据各种游戏活动的特点,有机地渗透数学教育。同时,教师可以有序地排放形状、大小以及颜色等不同的教学玩具,以便幼儿在玩教学玩具时增强对图案形状、颜色等的认知。
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的偏好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通过扮演各种角色,自然地将现实接触到的事物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相联系。例如,在“贝贝超市”的小游戏中,幼儿负责按照不同类别有序地摆放好物品,明确物品售价、出售数量以及算钱和找零等环节,不仅培养了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浓厚兴趣,而且在活动中使幼儿主动地建构起10以内数的计数和加、减的运算。
可见,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数学教育,能使幼儿玩得开心,学得宽松、积极,有利于调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在幼儿的实际操作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操作活动是幼儿数学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充足的学具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幼儿通过摆弄教具和材料等物体,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获取相应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开展触摸、绘画、拼凑、贴纸、排序、跑动等活动,能够大大提升幼儿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引导幼儿学会自主思考和主动判断事物,发挥自己不同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能力。例如,在比较长、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剪纸条”的操作活动;“搭高竞赛”是一种强调幼儿通过方块乐高或方块积木的层层堆叠活动,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可以学会判断高、矮;“小小设计师”幼儿通过摆摆、粘粘,学习数的正、逆向排序。幼儿通过开展操作活动,能在愉悦的游戏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和理论方法等。所以,兴趣是幼儿不断探索新问题、获取新知识,永远向前的动力源泉。
幼兒教学活动的实现载体多数为幼儿亲身参与DIY操作活动,而教师此时则要注意幼儿操作活动的趣味性,要保证操作材料的趣味性,确保操作材料的可操作性,并在操作活动中使自己的语言指导具有有效性。教师要注意适时向幼儿进行提问,可以先设定一个情境,再提出问题,并积极引导幼儿主动观察、探索,促进他们积极思考,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或方法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称一称”的操作游戏中,教师先拿出较重的苹果和较轻的青椒放在左右两只手上,向幼儿提问哪个轻哪个重。这时,有部分幼儿说:“青椒轻,苹果重,因为青椒是空的,苹果是实心的。”也有部分幼儿认为青椒重。此时,教师不应该马上揭晓答案,而是提出“究竟哪个物体比较重”“体积大的物体就一定重吗”等问题,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主动观察,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学习数学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始终将“给幼儿提供准备好的教学环境”当作主要教育观点,认为教师理应发展为管理者、保护者以及准备者。营造完善的数学氛围,能够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够感同身受,了解数学理论,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班级的数学角中,教师通过设置各种可用于进行数学活动的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和运用,可以让他们在自由、自主的数学角活动中体验数学。教师可在班上专门设置数学区,提供各种废旧材料,如瓶盖、纽扣、积木、牙签、回形针、吸管、废纸盒、印章等,让幼儿自由选择运用。幼儿非常喜欢“数实物”“盖印章”“数卡接龙”“分类”“数图形”“图形接龙”等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提高了数数、分类的能力,且对数学活动产生了兴趣。
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日常生活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幼儿们经常和数学打交道。幼儿们对参观、散步这类活动特别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把他们的多种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例如,散步时,教师可有意识地让幼儿数数花的数量,比较多少;生日活动切蛋糕时,教师可组织幼儿观察蛋糕的形状,讨论如何进行等分。在一般的生活中随机性地进行数学学习,能够使幼儿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乐趣。
教师要通过多样化与弹性的模式对幼儿展开数学教育。例如,集合分类就十分普遍,人群集合涵盖了男女以及老少等子集关系;停车场的车集合,涵盖了不同类型的车;落叶也能够按照种类不同进行分类。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吃饼干时引导幼儿认识图形,时而变成正方形,时而变成“圆形”,还能变成“三角形”;在散步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数路灯以及树木,对比树木的长短;午睡脱衣时,可询问幼儿“脱了几件,身上还剩几件”;在“过生日”的游戏当中,指引幼儿分蛋糕等相关食品,并且将分好的食品与小伙伴共同享用,使幼儿在活动中领悟等分,并且确立具体的关系……在平时的生活情境当中,每时每刻都可以让幼儿学习到逻辑与数学的知识,了解到数学在生活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清楚数学知识在生活当中是紧密相连的,并且富有趣味。
总之,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应用巧妙的教学手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让幼儿能够主动地学习数学,在数学世界当中尽情地遨游,体验数学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李传江,胡晓蓉.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突出情感、兴趣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04).
[2]李传江,胡晓蓉.幼儿数学生活化——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突出情感、兴趣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0(21).
[3]陈婷,仲秀英.彰显数学意识:幼儿数学教学的诉求[J].学前教育研究,2007(03).
[4]卞娟娟.幼儿数学游戏的设计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4(09).
[5]俞建军.幼儿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浙江教育科学,2012(03).
[6]徐有为.浅析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J].当代学前教育,2015(03).
[7]许燕频.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活动的认知特点及指导策略[J].教育探索,2008(11).
[8]谢艳玲,代钦.蒙台梭利幼儿数学教育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