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集团模式下高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
2018-09-19桂文龙胡新岗刘俊栋
桂文龙 胡新岗 刘俊栋
[摘 要]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总结了学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础,并分析其必要性与可行性,依托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校企联盟)探索实施了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双身份”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双交替”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双模式”运行管理制度和多方参与的“双评价”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实践了体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为我国职业教育全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教集团;高职;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8-0151-03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文件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应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集团化办学[1],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探索,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基础
随着现代学徒制的深入探索与实践,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于2011年率先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全面开展现代学徒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形成了“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的集团化办学新格局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合作办学机制体制,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2014年学院牵头联合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部分中高职院校共同组建了跨地区、跨行业、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的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校企联盟),全体理事单位组成职教集团理事会,理事会涉农职业院校、企业等成员单位现已达114个,有力地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办学,形成了以集团为平台、以理事会为纽带的政行校企合作办学的集团化办学格局。集团在江苏、山东、青海等省份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具备了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基础
学院依托合作企业开创现代学徒制模式,以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2],配备了学校和企业“双导师”, 以规模化养猪场、养禽场的岗位能力分解为主要依据安排教学内容,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3],把学校课堂的专业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和全面素质培养的一种模式。这既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又使社会需求和自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三)建立了“资源共享、对口就业”的教学保障机制
学院围绕江苏现代畜牧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4],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政行校企合力,打造了国内一流的高水平校内外实训基地,完全满足了学生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5];依托合作企业,创建“双师工作站”,组建了52个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促进专兼教师的融合,提升专业教师的科技研发与服务能力,以及企业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建立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库,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共享的教学资源,创造自主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定向自主学习能力[5];通过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以企业文化引领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意识,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合作企业将学生作为准员工定向培养,提前介入员工考察,学生定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对口就业率提高,这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创建了“协议合作、开放教学、规范管理”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
依托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 (校企联盟)理事会,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现代学徒”人才培养协议,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责、权、利,建立校企联席会议制度及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班班级管理制度;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开放实验室、实训中心(室)、实训基地,每个“现代学徒制班”建立“博客”网站, 将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计划、教学课件、企业文化、学生与教师互动等信息上网,随时更新及维护,形成产教融合、校企互通的开放教学模式,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针对企业需求,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及预就业实习校企双重管理体系等,建成远程监控管理网站,邀请第三方、行业企业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相衔接,确保人才培养工作平穩运行。
二、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以培养农牧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农牧类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与吸引力。为此,农牧类高职院校探索与实践现代学徒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试点实施的必要性
1.现代农牧产业链迫切需要技术技能熟练人才
一是现代农牧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大,现代化、智能化、集约化生产迫切需求技术技能熟练的人才;二是涉农院校迫于招生压力,办学离农、去农化日趋严重;三是生源整体下降导致涉农专业招生困难,优质生源难以保障;四是目前社会包括涉农专业学生对农牧行业的认同度低,就业创业质量不高,转岗流失的比例增加。解决生源不稳、专业情感不深及人才流失等问题,迫切需要推行现代学徒制。
2.现代农牧产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完善
现代农牧行业企业生产技术更新快,校内实训条件及资源无法实现与实际生产同步更新,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企业需求,学生技术技能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不够,毕业生缺乏企业文化认同,专业思想不牢固,缺乏为农、爱农、乐农的思想准备,这导致涉农专业毕业生达不到出口畅、就业旺的理想景象。现代学徒制变“学校为主体”为“校企双主体”育人,按照企业需求,“因企施教”,很好地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徒培养过程就是员工的培训过程,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实、技术技能新、工作经验足、职业素养好,能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
(二)试点实施的可行性
1.政策有支持
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企业应积极与农业院校合作,进行学徒制培养农业人才的探索。
2.企业有需求
与学院合作的单位基本上为现代农牧业内龙头企业,他们主动上门联系办班,愿意出学费、派師资、建基地,目前均与学校签订了协议,全程参与招生、助学、实训培养、就业安排。
3.学校有经验
学院具有较强的“政校行企”合作能力,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实训平台,职教理念先进,并具有丰富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已开办了“现代牧业班”、“北农大班”等30个定向培养班;2012年与上海市上海农场合作成立的畜牧兽医专业(规模化生猪生产及猪病防治专门化)“现代学徒制试点班”首批已经毕业,第二批正在实施。
4.学生有发展
一是招生招工一体化,入校即入场(厂),学徒即准员工,就业压力小,能够吸引有志于服务现代畜牧业的学生;二是专业与产业对接,与生产实际接触,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学生“学得进、用得上、留得住、沉得下”。
三、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
为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探索实施了现代学徒制工作,建立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形成了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学校双主体育人的特色现代学徒制,很好地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一)探索实施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在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成立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专业为基础分别成立校企双方参与的各个试点专业工作实施小组,完善学徒培养管理机制,校企双方签订“双主体”育人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分工。学校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基本知识和基础技术技能,企业主要负责培养学徒的企业文化等企业素养、企业经营管理、职业岗位技术技能等,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从而形成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6]。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出台实施办法,每位学徒按约1.5万元/学年进行成本预算,学校与企业按2:1的比例进行成本分担,学校重点负责学生在校培养所需的成本开支,企业重点负责学徒在企业培养所需的成本开支。同时,校企双方协议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7]。
(二)推进“双身份”招生招工一体化
按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要求,明确每个学徒“学院学生”与“企业学徒”的“双身份”。设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报名点,在录取学生入校时,通过学生自愿报名、企业招聘面试办法,组建现代学徒制班,校企双方共同完善学院招生录取与企业用工一体化的“双身份”招生招工制度,推进校企共同制订和实施招生招工方案[8]。规范学院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签订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两份合同(或学徒、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三方协议),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学院学生双重身份(对于年满16周岁未达到18周岁的学徒,须由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签订协议)。学生根据专业方向主动选择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各方权益,校企共同管理学徒。学生进一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基础自愿选择具体岗位进行学习实习,通过每个专业的协议书及《岗位实习手册》等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含完成整个生产流程的全部岗位)、教学内容(能够完成岗位工作的全部技术技能点)、权益保障(含接触关键技术技能权利、享有法定劳动时间及休息休假时间等)等。
(三)完善“双交替”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
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校企共同设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专业具体岗位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8],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选拔条件,创设学徒岗位的学习环境和统筹好教学资源,共同制订“双交替”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技术标准、师傅标准(应为本专业能工巧匠或本岗位技术技能骨干,具有技师以上技术等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备一定的技术改造或技术研发业绩等)、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双交替”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
(四)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教学团队
完善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管理机制。明确导师的职责和待遇,学校导师根据学徒的岗位要求实施教学指导,按学校原有的课时标准的2倍发放补贴;合作企业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企业师傅与学徒采用一对一的办法对学徒进行具体岗位培训与指导,按企业工时标准的2倍发放补贴。同时,学院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在学校原有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及“双师工作站”运行管理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完善、制订双向挂职锻炼、联合技术研发、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政策。
(五)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双模式”运行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学校模式与企业模式相结合的“双模式”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基于工作岗位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学徒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双评价”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加强现代学徒制运行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试点班人才培养质量[8]。制订学徒管理办法,保障学徒权益,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務,保证学徒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学徒的人身安全。
四、结语
随着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入和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高职教育又是一种跨界的教育,它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因此,依托职教集团,建立现代学徒制是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实施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形成了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很好地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我国职业教育全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供了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毛亮.现代学徒制视域下职教集团发展路径探析[J].管理观察,2017(19):107-109.
[2] 李世宗.现代学徒制在服装设计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205-206.
[3] 梁逸更,柯春媛.基于“四双”范式的“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206-208.
[4] 张步彩,袁橙,刘莉,等. 高职产教研融合培养畜牧兽医人才[J]. 中国兽医杂志,2017(2):118-120.
[5] 黄东璋,沈慧,孔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7(94):1-2.
[6] 傅翔,席敏.浅谈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现代学徒制——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J].时代汽车,2016(7):50-51.
[7] 郭继宏,曹美娟.会计电算化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 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2):3-6.
[8] 朱亚平. 现代学徒制实施方式与配套政策设计研究[J]. 现代商业,2017(18):190-191.
[责任编辑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