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性论摭探
2018-09-19陈胜
陈胜
摘 要: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性本恶,并提出了引导人性由恶变善的方法措施,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今天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重视孩子的成长环境,教育中要关注德育,教育中要有适度的惩戒并树立规则意识。
关键词:荀子;性恶;教育;环境;惩戒
中图分类号:G416;B2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1-0015-01
一、人性论的意义
人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身特性,是一种自然性。荀子在其《性恶》篇中言:“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性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性而已,则悖乱在己。”由此可以看出,荀子认为由于人性之中天生自然无礼义,礼义之具备必待后天学习思虑而得,而无礼义就会导致“悖乱”之恶,所以人性为恶。荀子还进一步指出“好利”“疾恶之心”“耳目声色之欲”等,都是人天生具有的本性,把“恶”等同于人的自然本能,任其发展,社会将会失去仁义礼智的圣人之道,将会缺乏规范秩序而混乱不堪。荀子甚至把人的趋利避害当作恶的一种,这也是后人对其质疑最多的地方。
本文认为荀子提出性恶论并不是为了批判人性贬低人,而是体现了荀子对人性的正视。不可否认,人生来就喜欢美好的东西,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欲望,而要顺利地实现,就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来获取。所以,荀子在《性恶》中还提出了“伪”的学说,“伪”是指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品行和习惯,是后天礼乐教善而形成的修养。“伪”是相对于“性”而言的,认为性之可“化”为“伪”,即由恶变善。恶的自然性达到向善向美,体现在三方面:外在环境、后天的教育以及适度的法治。这体现了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教养的重视,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对仁义礼智的追求,对大爱大美的追求。荀子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著作《劝学篇》中对教育提出了众多的主张,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无不体现了他对教育环境、教育创新、教育积累、教育目的等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荀子为引导人性由恶变善所做的努力,反映了其作为一代儒学大师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荀子在那个时代能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影响力,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同时,荀子所强调的后天环境、教育对改变人性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对今天的教育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重视孩子的成长环境
荀子认为良弓不能自正,良剑不能自锋,个体的进步必然要求环境的同步而动。当下流行一句话:“父母的世界只有眼前的苟且,孩子怎么能有诗和远方的境界。”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启蒙者和引领者,要为孩子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一个喜欢读书、思想丰富的家庭,不会有一个只喜欢玩手机打游戏、思想肤浅的孩子;一个爱好运动、经常走进大自然沐浴阳光的家庭,不会有一个只喜欢宅在家里、躺在床上的孩子;一个能主动帮助老人、扶起孩子的家庭,不会有一个自私、冷漠的孩子;一个拥有乐观心态、积极人生态度的家庭,不会有一个整天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孩子;一个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和睦家庭,不会有一个殴打父母长辈全无教养的孩子。相信一个阳光、幸福、有爱的家庭,必定会在孩子的内心播种下一粒温暖、乐观、善良的种子。
三、教育中要关注德育
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对人的教育,要引导人性的健康成长。苏格拉底曾说:“知识和道德要合二为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善包括真理、正义、勇敢、智慧等美德。德育必须从幼儿开始一直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进而为国学课、思想品德教育课树立牢固的地位。因此,教师应在各门学科中都渗透德育。通过渗透德育,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能冷静、克制、坚强,遇到抱怨和不公时能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和提醒时能心存感恩。同时,学生只有身心健康、品行端正、“三观”正确,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时才能守住自己清明的心灵,不断成长。
四、教育中要有适度的惩戒,树立规则意识
荀子在提到对人的改造时说:“名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惩戒不是目的,是为了规范和预防,以法制的权威去威慑私欲的膨胀。有了对权威的敬畏,校园欺凌、偷盗、打骂老师、吸烟、喝酒等现象就会少很多,大家会看到一个更加自由、和谐、文明的校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帮助他们攀登人生高峰的阶梯。
教师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学无止境,学习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只有“积善而不息”,提高人性之美,才能成为有思想、有品质、有修养的人,成为孩子们合格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王泽春.荀子人性论研究综述[J].邯郸学院学报,2017(06).
[2]王军.性朴、性恶与向善:荀子人性学说的三个层次[J].现代哲学,2016(01).
[3]石洪波,徐庆丰.试论荀子人性论的两重性[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01).
[4]李西林,任俊.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其意义[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