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及对策

2018-09-19杨海传

教育界·上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对策

杨海传

【摘要】近年来,党和国家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投入,加速农村学校的师资培训,使农村教育发展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但是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农村中学学生的辍学率仍居高不下。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对策

笔者从教的是一所有1000多人的农村中学,几乎每届七年级新生入学到九年级毕业,流失率均达10%左右,而周边乡镇学校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如此高的辍学率,原因是什么?又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呢?我根据当地实际做了分析。

一、农村中学生辍学流失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1.受“读书无用”思想影响。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滋生了“读书无用”思想。同时国家对大专、中专毕业生不再分配工作,这些都让家长们感到送孩子读书前途渺茫,因此他们为了眼前利益,让孩子尽早弃学从商、务工。

2.校园周边环境影响。当前农村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差,社会不法分子半途敲诈学生钱财,勾结在校学生殴打同学等,使学生感到读书不安全;同时街头的游戏厅、网吧业主,受利益驱使,擅自收留学生,导致学生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学校周边的小商贩也随意向学生出售烟、酒等,让学生染上恶习,致使学生迟到、无故缺课、逃课等,造成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一落千丈,从而厌学流失。

3.手機及网络的影响。手机和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初中生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喜欢模仿等特点,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阅读不健康的网页等。这些都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出现早恋、逃课、打架等,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导致厌学、辍学。

(二)家庭原因

1.家庭经济的困扰。有些家庭由于天灾人祸、家庭主要成员病残或生育多子女,造成无力支付孩子读书的基本费用,因此造成子女不能上学或辍学流失。

2.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当前农村仍有部分家长的重男轻女观念没有改变,认为女孩子不需要读太多的书,迟早都要嫁出去,加上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而部分女生的受教育权利被剥夺,造成过早辍学。

3.家庭不和睦的影响。有的学生父母经常吵架,甚至草率离婚,给子女心灵留下阴影,使他们无法安心学习,成绩下降,从而辍学。

4.留守儿童无人照料。不少家长双方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更有甚者寄宿在亲戚家,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过问太少。未成年孩子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思想教育监护,容易形成性格孤僻、纪律散漫、感情脆弱等特点,受不了挫折,稍有不顺便辍学流失。

5.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来学校就是学校的责任,对教师反映的子女在校的不良表现不理不睬,不配合学校教育,致使子女我行我素,学习成绩不理想,随意违反学校纪律。更有甚者经常迟到,无故缺课,逃课,打架斗殴等,一旦受到教师批评就辍学在家,家长也听之由之。

(三)学校原因

1.学校设备设施落后,育人环境相对比较差。家庭经济条件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选择城区的好学校就读,留下的大多是家庭条件差、学习基础差、成才意识差的学生,只要学校严格管理,那些学困生、差生就很容易辍学回家。

2.学校不科学的评价方式影响。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延长教学时间,增加课时量,减少课外活动,学生长期在单调、枯燥的氛围中学习,自身发展的空间、个性得不到发展,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发展到辍学。

3.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低下。当前农村初中的专业教师缺乏,男女教师比例失调。我校自2007年至今所招聘的特岗教师中,男教师所占比例不到20%,况且专业教师少,其他学校也几乎一样。而优秀教师想方设法进城,部分业务水平不高、专业不对口的教师,课堂教学老化,呆板,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老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所抹杀,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另外,由于当地小学不抓教学质量,所以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升入初中后无法适应初中学习,考试成绩不理想便自暴自弃,辍学回家。

4.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对差生关爱程度不够,教育方法不当。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一直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喜爱,在座位的编排、宿舍的安排等方面都得到教师的特殊照顾;而对待后进生,教师要么放任自流,要么批评讽刺,对他们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人格尊严,加剧了学生的辍学心理。

5.学生自身的原因。未成年学生自我监督和调控能力比较差,贪玩,叛逆,无目标,易冲动,加上不少是留守儿童,没人督促监管,所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另外,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的溺爱,很少受过挫折,受到一点打击或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放弃,最终在多重矛盾心理的折磨和影响下选择辍学。

二、应对学生辍学的对策

(一)政府的职责

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落后观念,传递正能量,激发求学欲望。各级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读书的好处以及求学成功典型的例子,向家长传递读书正能量,激发家长送子女求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欲望,从而支持子女读书。

2.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减轻负面影响。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净化社会环境,减少和控制不良的社会环境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政府、公安、物价、工商文化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学校周边非法牟利的个体业主和商贩进行教育或严厉打击,控制学校周边游戏厅、网吧的营业。同时与学校联系,加强校内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整治。

3.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对农村学校政策倾斜,给农村中学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以更多的支持,缩小城乡及地区的校际差异,以保证学校的共同均衡发展。

4.强化政府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建立“控辍”目标管理机制,将其纳入乡(镇)一把手工程和教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把抓好学生辍学工作真正作为考核领导工作的依据之一。

(二)家庭的职责

首先要改变家长“读书无用”的思想,从而使其大力支持孩子读书。其次要加强对“男女平等”的宣传,使家长自觉送女孩入学,有效预防女孩辍学。再次要做好留守儿童的监管与教育,最好留一方家长在家里照顾孩子,加强对孩子的监管,规范孩子的行为,指导孩子学习。

(三)学校的职责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习有困难、思想有问题、行为失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实现依法治辍和以德治辍的有机结合,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实践证明,只要教师一视同仁、平等真诚地对待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就容易形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就能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2.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愿学、乐学。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评价制度。

3.教师要因材施教,加强学困研究;丰富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特长。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喜欢课堂,喜欢学习。同时,学校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特长,使学生对学校、班级和老师产生眷恋感,从而有效防控辍学。

4.关爱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帮护制度。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幫护制度,指定教师帮护对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主动关爱他们,定期跟他们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困难,指导他们学习;也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与父母交流,使学生安心学习。

(四)社会责任

社会要尊师重教,关注教育事业,要发挥社会的监督功能,传递正能量。社会各界人士应积极参与防辍保学,同时大力宣传读书改变生活的例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未成年人向往读书,向往学习。

(五)学生个人

学生首先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国家政策,认识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既是应该享有的权利,又是应该履行的义务。其次要有理想目标,不要被“读书无用”思想所迷惑。学生有了目标,才会有方向,在学习上才会有动力,才会消除厌学心态,增强对学习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不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辍学。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第6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曹友君.贫困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 (14) :250.

[3]吴德刚.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生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
农村初中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对策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