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机服务市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8-09-19史文化
史文化
摘要: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加大,农民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日趋合理。与此同时,农机服务市场明显滞后,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关键词:农机服务市场;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17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06.007
0引言
永城市农机服务三个市场主要是:农机销售市场、农机维修市场、农机作业市场。
1农机销售市场情况
目前,永城市农机整机及零配件销售单位有14家;零配件销售单位有82家。以上单位均为民营企业。
农机销售企业承担起我市农机产品供用的重任,为我市农机市场的繁荣、农机化程度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1农机销售市场存在的问题
(1)国补农机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同时期、同地点、同类产品的市场正常销售价格。
(2)销售单位无序、盲目引进。一是引进地域不适应产品。二是两头产品,即刚投放市场,不太成熟的产品及已过淘汰期库存产品或即将进入淘汰期的农机产品。三是假冒伪劣产品。以上产品部分厂方不予退换,导致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
(3)重产品销售,轻三包服务。一是三包零配件的品种不全。二是三包零配件的数量不多。不能满足农忙季节农机三包服务的需要,贻误农时,降低用户收入。三是三包期一过,要么服务不热情,要么漫天要价,使用户增加不合理的负担。
(4)注重经济效益,轻视技术传播。销售方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对农机产品特别是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技术要求、保护性耕作的优点及必要性、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宣传、讲解、培训不够。
1.2对农机销售存在问题的建议
(1)对国补农机价格高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积极要求公示产品的价格构成,让购机者明白消费,根除腐败,摒弃暴利行为,让国家的惠农政策真正落在实处。
(2)要进行新产品地域适应性试验,不适用产品不引進、不销售。对末端淘汰产品销售时应向用户讲明利害;对不太成熟、刚投放市场的农机产品在向用户讲明的同时,必须要求厂方严格履行三包责任。坚决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3)三包是销售工作的延续。为使销售工作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搞好三包工作。做到三包件优质齐全,服务热情,维修合规,收费合理。
(4)农机销售人员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农机产品,特别是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技术规范、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等知识。
2农机维修市场情况
2.1基本情况
2.1.1维修网点情况
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农机维修网点102家,分布在29个乡镇,市区周边28家。三级维修网点101家,二级维修网点一家。
2.1.2维修人员理论水平状况
全市农机维修从业人员312人,高中毕业的76人,初中毕业的182人,小学毕业的54人,具有农机维修证书的296人,持证率达95%。
2.1.3维修设备情况
全市共拥有农机维修设备1537台(件),固定资产达1354万元。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维修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低。一方面,农机维修人员理论水平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技术培训,大多是师傅带徒弟教学方式;不懂规范,不懂作业技术标准;缺乏维修大中型、先进的农机具的经验及技术。另一方面,农机维修季节集中,平时业务很少或无业务,收入极低;维修服务时,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导致大部分年轻人不愿从事该行业,从业人员逐步萎缩。
(2)修理范围狭小,条件简陋,设备老化、缺失。维修范围仍停留在简单的小型农机具内,大部分只能开展焊接、钻孔、简单的换件等服务。无法开展车、铣等维修。更没有先进的检测设备,故障诊断完全凭经验。
(3)农机零配件及维修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农机监管部门无监管经费、无行政执法权、无检测设备,对农机零配件质量的打假,农机维修服务质量的监管难度很大。
2.3对农机维修市场的建议
(1)加强对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拓展服务功能,真正使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养得起人才,留得住人才。
(2)农机维修是农机作业服务健康发展的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机维修工作的重视。可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按一定比例,配套用于改善农机维修条件,添置满足维修大中型农机具的设备,迅速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重点建设一批一定规模的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
(3)加大对农机维修管理的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服务能力,使假冒伪劣零配件无法进入市场。
3农机作业市场的情况
永城市目前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85家,拥有30万元资产的农机大户580家,拥有大中型农机9923台,农机化作业服务收入2.68亿元。
3.1农机作业市场存在的问题
(1)农机具作业效率低,经营成本高。我市农机作业市场的主体,农机合作社拥有的都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然而目前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土地,种植单元小,地块零散;适宜作业服务区农机服务能力相差无几,跨区作业服务半径越来越小。造成农机具利用率较低,经营成本较高。
(2)缺乏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我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都是由原来的农机大户发展而来,其成员以农民为主,文化素质及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已大大地阻碍了农机作业市场的顺利发展。
(3)组织松散,管理不到位,脏乱差现象严重。农机作业服务,整体作业少,单机服务多。劳务纠纷缺乏仲裁,各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对先进的农机技术辐射能力差;合作社区机具摆放凌乱,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
3.2对农机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1)加快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各级政府应从政策及资金方面予以支持。制定土地租赁以及委托管理或是委托作业等对农耕地流转有推动作用的制度。乡级政府应结合本乡实际,发布土地租赁指导价,并对租赁者予以补贴及贷款。充分发挥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作用。
(2)加强培训,提高水平。加强农机合作社社长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及管理能力;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及维护保养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3)加强指导,做好服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对农机合作社的指导与服务,为他们在信息交流、制度建设、技术辐射等方面提供帮助,使合作社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