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祛邪”谈止痒
2018-09-19石红乔
石红乔
夏季是高温多雨的季节,很容易出现一些潮湿情况。有些人一到夏天就会出现体内湿热过重、皮肤瘙痒的情况。加上夏季蚊虫增多,怎样应对“痒”,中药能帮忙。
止痒中药有哪些
花 椒 很多人熟知花椒是烹调中常用的芳香佐料,但花椒也是一种止痒的中药。花椒在我国古代各种本草典籍中都有收录,并被归入祛寒类的中药,有温中散寒、燥湿、止痛、止痒的作用。現代研究表明,花椒有杀菌、消毒、止痛、止痒、消肿等作用,对多种细菌,特别是皮肤表面的细菌有很好的抑制功效。因此,临床上常将花椒煮水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脚气及外阴瘙痒等皮肤科疾病。
防 风 可祛风、除湿、解毒,治感冒、呕吐、腹痛、筋骨疼痛、疮疡、湿疹等。《生草药性备要》曰:“止痛,壮筋骨,消风散热,去毒疮,除筋骨疼痛,肾虚人取其头浸酒饮。”“祛风湿,壮筋骨,乌须,明目,洗痔疮,洗疳,去肿。”《陆川本草》中说道:“驱风发表,行气疏滞。治感冒身热,呕吐,腹痛,四肢麻痹,蜂、蝎虫伤。”
木槿皮 可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治肠风泻血、痢疾、脱肛、白带、疥癣、痔疮等。《本草拾遗》曰:“止肠风泻血,痢后热渴,作次服之,令人得睡,并炒用。”《本草纲目》记载:“治赤白带下,肿痛疥癣,洗目令明,润燥活血。”《医林纂要》说:“补肺渗湿,去热,安心神,通利关节。治肺痈,肠痈,衄血,消渴,心烦不眠。”
马齿苋 马齿苋是春季常用来凉拌的小菜,放点酱油、醋和香油拌着吃。马齿苋也具有一定的止痒功效。可以用清水洗净皮肤,拿一小部分马齿苋捣烂抹在痒处。
艾叶油 是菊科植物艾的叶,性温,味辛、苦。入肝、脾、肾经。功能散寒止痛、温经止血。艾叶油有抗过敏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
蚊虫叮咬止痒的方法
1.肥皂涂抹止痒。蚊虫叮咬时,蚊子的口器中会分泌出一种致痒的物质——蚁酸,肥皂的碱性与蚁酸的酸性中和后可迅速消除痛痒。
2.取少量藿香正气水,涂抹于被叮咬处,瘙痒即可减轻或消除。
3.取少许牙膏或碾碎的薄荷敷在被叮咬处,立刻会感到清凉惬意。
4.取1~2片阿司匹林,碾成粉末,用凉水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
5.新鲜马齿苋茎叶可止痒。用茎叶少许,在手里揉搓出水后,涂擦患处,具有止痒消肿效果。
6.切成片的大蒜可止痒。用其在被蚊虫叮咬处反复擦一分钟,有明显的止痛、止痒、消炎作用,即使被咬处已成大包或发炎溃烂也可使用。注意皮肤过敏者应慎用。
常用的外用止痒药
苯佐卡因软膏 有持久止痛、止痒作用,仅供外用。使用2%~5%软膏,每日1~2次涂敷患部。过敏体质者可能会有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
达克罗宁 为软膏剂,外用溶液剂。对皮肤有止痛、止痒及杀菌作用。外用适用于烧伤、擦伤、虫咬伤、痔疮、溃疡、褥疮、痒疹等的止痛、止痒。有家族过敏史者慎用,可能有轻度刺激或刺痛感,可见有荨麻疹、肿胀和水肿等不良反应。
花露水 主要用于杀菌消毒、祛痱止痒等。直接用于患处,储存室温应低于35℃,因温度过高易引起火灾。花露水含有樟脑、桉油等成分,对一些有破溃和渗出的皮肤瘙痒不适合使用,注意酒精过敏者慎用,儿童使用应注意稀释。
皮炎平软膏 长期使用会产生药物依赖。注意真菌引起的瘙痒禁用。
绿药膏 主要含盐酸克林霉素,对于虫咬皮炎效果较好,属于抗生素类药物。注意皮肤敏感或皮肤破溃者慎用。
(作者每周一、五、六上午,周四全天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