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复杂性的特征及其成因
2018-09-19王汐
【摘 要】 写作复杂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可变性、可控性、可量化性和跨学科性;产生写作复杂性的成因主要是:客体复杂性、主体复杂性、载体复杂性和受体复杂性。
【关键词】 写作复杂性;特征;成因
由于写作在语言、社会、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写作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包括:(1)写作过程研究,如写作心理学、写作模型、写作元认知;(2)写作作品研究,如文本分析、错误分析与对比分析、对比修辞学研究;(3)写作背景研究,如社会构建、个体知识、动机、需求分析;(4)写作教学研究等。然而,写作复杂性研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明确写作复杂性本身,才能对写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更有针对性地将其与写作教学、写作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相结合。本文将从写作复杂性现有相关研究入手,探讨写作复杂性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
一、写作复杂性相关研究
写作复杂性首先体现在书面语复杂性上。从词汇密度方面来看,书面语比口语复杂;从语法复杂性的角度来看,口语比书面语复杂,因为决定复杂性的关键变量并非“书面”或“口头”,而是“意识”。语篇越自然,越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就越可以组成错综复杂的语法形式。[1]书面语以名词词组的复杂性为特征,限定性从句则更多地出现在口语交流中。书面语复杂性源于其多义性,因为名词性结构不能像小句结构那样清楚地表达语义关系。书面语中常常存在语法隐喻,隐喻式中高度压缩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密度增加了语篇的复杂性。
学术论文写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书面语,具有特定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学术论文比口头语言(1)结构更加复杂,因为句子更长、从句更多;(2)表达意思更加明确,因为学术论文具有“非语境”特征,其假设及逻辑关系都明确地编码于文本之中,不依赖情境语境。然而,学术论文更多地使用名词而非动词,学术写作以名词短语的修饰语为特征,所以结构更加紧凑;紧凑结构的语法成分的意义关系并不明确,所以表达的意思也没有详尽结构清晰;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中提取大量有效信息,而对于新手来说却相当困难。[2]除此之外,不少学者就写作复杂性本身展开了定量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为探析写作复杂性的特点及成因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写作复杂性的特征
基于写作复杂性的相关研究,笔者归纳了写作复杂性的四个基本特征:可变性、可控性、可量化性和跨学科性。
1、可变性
曾有学者认为,所有语言及变体都具有相似的复杂性。然而,近年来有学者开始质疑这种语言复杂性的恒定说,认为语言复杂性是一个变量,并分别从不同社团、个体发生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个体三个层面对语言复杂性差异进行探讨,还认为新生语言比古老语言简单,大语言比小语言简单。针对同一语言的复杂性,Maas提出了写作分析的三个层次:抄写实践、识写结构和规范层面。[3]抄写实践是最原始的机械写作行为,人类文明初期的谜语、史诗都属于该范畴,是对先存口头文本的纯粹转录。识写结构层次的写作行为已校准到能够与口语相匹配的程度,在创造意义时不再以与口语形式合作为前提,不再依赖情境语境。规范层面是狭义上的正字学,写作往往并非为了传递信息,而是为了再生书面文化模式。这三个层次反映了写作复杂性的历时轨迹,表明写作复杂性并非恒量,而是随时间、地域、文化等不断演化的变量。
写作复杂性的可变性研究既需要跨语言的共时研究,也需要特定语言的历时研究,因此需要结合语言类型学以及历史学进行深入地调查与探讨。
2、可控性
为了交流的需要,作者可人为地对文本复杂性进行操控。因为从本质上看,写作活动更是一个有意识参与的,受主观意志控制的过程。这种可控性体现在初始手稿或打印稿中的细微之处,包括删除、添加、拼写错误、重写以及停顿思考。[3]书面语篇不依赖环境,是受到高度调控的语篇。更准确地说,作者在一个完全由自己控制的环境中创作。不同作品针对不同读者群,这就要求作者有意识地控制文本复杂性:创作儿童作品要求作家选取相对简单的词汇、句法,以便理解;学术论文则要求作者突显专业知识,词汇语法也相对复杂,从而将绝大多数读者拒之门外。
写作复杂性的可控性是针对口语复杂性的相对不可控性提出的,将书面语复杂性与口头语复杂性相结合进行对比研究,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研究范式,并必然对写作复杂性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3、可量化性
写作复杂性的定量研究涉及两方面:句法复杂性和词汇复杂性。句法复杂性的测量指标包括单位长度和子句密度,词汇复杂性的测量指标包括语义互指性和词语上义性。超具体化、结构阐释和不规则度是度量语言复杂性的三个标准,同样适用于写作复杂性的量化研究。根据这三个标准,Nichols从语音、合成、分类、句法、词汇等方面进行了跨语言量化研究。[4]
虽然词汇复杂性和句法复杂性的相关量化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写作复杂性绝不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语法复杂性还包括语音、语义等方面,[5][6]写作复杂性还涉及心理、思维等内容,这些指标是否也可量化,又如何量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跨学科性
写作复杂性实现了与众学科的共同发展,如心理学与认知科学、文本语言学与语用学、应用语言学与一语、二语教学。写作复杂性的跨学科研究涉及诸多方面,从复杂的情境认知与人们参与通过写作创造意义的具体活动,到广泛的读写教育、产出、接收及分配的社会文化体系。多元读写研究也反映了其跨学科性,涉及语言、视觉、听觉、体式、空间等因素,比传统意义上的纸笔写作更为复杂。朱永生介绍了多元读写能力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多元读写研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和建议,但国内多元读写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7]
写作复杂性的跨学科性要求学科间兼容并蓄、融会贯通。跨学科性并不排斥学科内研究,相反,正是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视角来完成单学科发展不可能达到的深度。如何从其他学科中得到借鉴,并避免和解決跨学科研究可能带来的写作研究重心偏离的问题是写作复杂性跨学科性研究的重点。
三、写作复杂性产生的原因
写作客体、主体、载体和受体是写作活动的四大要素。写作主体和受体涉及写作复杂性的可变性与可控性,写作载体涉及其可量化性,写作客体涉及其跨学科性。这四大要素又一一对应于写作活动的四个阶段,即感知、内孕、外化和接受。因为写作过程是循环往复式的而不是线性的,所以写作复杂性的成因可围绕客体、主体、载体和受体等四个方面加以概括,其关系如图1所示。
1、客体复杂性
写作客体是作者所要描绘的现实世界,泛指一切能够成为写作对象的人、事、景等客观对象。写作客体往往制约、引导着写作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写作的对象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附着在客观事物之上的主观实在。写作的对象需要经过双重转换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产品。第一重转换是从客观实在转换为主观不实在。第二重转换是从主观不实在向客观实在的转换,即把存在于人脑中的意识转化为语言符号,并书写成文本。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写作绝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独立存在。社会学、哲学、历史、认知科学、数学等学科都可作为写作研究的客体,因此展开写作复杂性的跨学科研究十分必要。
2、主体复杂性
写作主体指进入写作状态的人(即作者)。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作者的智慧、情感、心情都会对文本产生影响,所以不同作者所创作的作品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作品也不尽相同。写作主体的复杂性实际上就是作者思维活动的复杂性,即写作心理复杂性。写作心理学属于现代心理学的范畴,其研究对象包括:写作活动各个阶段及特点、作者在每个阶段心理活动的特点、各种外部条件和内在因素对写作活动的影响等。
写作依赖于认知、情感、社会和具体条件的适当结合,是需要社会环境和媒介的交流行为,是需要动机的生成活动,同时也是需要认知和记忆的智力活动,因此写作需要认知发展理论做指导。
3、载体复杂性
写作载体是构成写作行为的、以语言文字有规律的排列来传递信息的组织系统。写作复杂性的可量化性是针对作品(即文本)的量化,因此与写作载体相关。文本是写作的产物,是思想和形式的统一体。文本样式千差万别:应用文体包含广告、计划、总结等;文学文体包含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新闻文体包含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
对于传统的写作活动,写作载体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纸质媒介,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网络作为新的写作载体形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学者分别就网络文学、短信文学、博客写作等展开研究。新的写作载体使写作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进而使写作变得更加复杂。多模态和多元读写方面的研究推动了写作载体研究,进而指导写作教学。
4、受体复杂性
写作受体指写作活动的接受对象(即读者)。读者的种类和层次多种多样,既有源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又有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不同读者的理解力、鉴赏水平、期待视野及评判标准不同,对同一作品的反映也不同。意义不仅源于作品本身,且源于读者的赋予,同一个文本可被不同读者以不同方式阐释,意义也就变得多样和复杂了。
写作受体的差异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写作的目的之一是交际,跨文化交际的复杂性成为写作受体复杂性的深层原因。读者、作者和文本是一个有机整体,研究写作复杂性绝不能单从文本本身出发,而应把三者的复杂关系当作重要的考察方面,并提升至更高的文化层面。
四、结语
写作复杂性是一个新近的研究领域。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写作复杂性的四个基本特征:可变性、可控性、可量化性和跨学科性,以及客体、主体、载体和受体复杂性等四个写作复杂性的成因。未来写作复杂性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上,写作复杂性有待更为全面而深入地探究,通过质化和量化有机结合进一步确定写作复杂性的科学定义,细化写作复杂性的研究范畴。实践上,写作复杂性研究应该为写作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指导写作教学。在广度上,写作复杂性的跨学科研究已成为趋势,其他学科的发展将为写作复杂性研究提供借鉴。在深度上,词汇复杂性与句法复杂性方面的量化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其他指标的量化仍有待探索。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 Comprehending Oral and Written Language[M].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1987.
[2] Biber, D. & B. Gray. Challenging stereotypes about academic writing: Complexity, elaboration, explicitness [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0 (9) 2-20.
[3] Maas, U. Orality versus literacy as adimension of complexity [A]. In G. Sampson, D. Gil,& P. Trudgill (eds.). Language Complexity as an Evolving Variable [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65/170-171.
[4] Nichols, J. Linguistic complexity:a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and survey [A]. In G. Sampson, D. Gil,& P. Trudgill (eds.). Language Complexity as an Evolving Variable [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11-114.
[5] 王汐.语法复杂性研究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6)71-76.
[6] 王汐、杨炳钧.语言复杂性研究述评[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1)22-26.
[7] 朱永生. 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 外语研究, 2008(4)10-14.
【作者简介】
王 汐(1988-),河南开封人,博士,西安外國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英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典籍翻译.